C=CBNweekly P=Oliver Pabst
中國的戶外服飾及用品產業(yè)正呈現(xiàn)出上升的勢頭,很多知名的品牌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并提早開始布局。作為后來者,瑞士戶外品牌猛犸象卻不認為自己已經遲到。猛犸象集團CEO Oliver Pabst認為,“我們可以向那些率先進入中國的品牌學習,尤其2020年冬奧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先觀察和傾聽這個市場,然后再采取行動?!?/p>
C:相比于其他戶外服飾及用品品牌,猛犸象進入中國比較晚,而且面臨的競爭比較激烈,你如何看待?
P:我最近跟京東的CEO劉強東吃午飯,他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他提到中國的戶外服飾及用品市場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發(fā)展非常迅速。劉強東看好戶外服飾及用品市場的潛力,也愿意用京東的平臺幫助猛犸象,實現(xiàn)共贏。中國政府在戶外生態(tài)方面的投資力度非常大,猛犸象也追加了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我從2016年9月1日開始擔任公司CEO,2017年1月1日公司設立了亞太區(qū)辦公室,然后花了4到5個月的時間擴大了中國區(qū)團隊,把生意的重心放在亞洲區(qū)的中國市場。我們進入中國市場有點兒晚,但不是特別晚,尤其是2020年的冬奧會對中國市場日后的勃發(fā)將起到持續(xù)推進作用。從公司管理層面來說,進入一個市場需要時間,需要合適的人和團隊去做這個事情,可能會晚一些,但這是根據(jù)我們自己的時間和節(jié)奏作出的選擇。猛犸象也可以向率先進入中國市場的其他品牌適度學習,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我們不會特意向它們看齊,猛犸象有155年的歷史,有自己成功的經驗,而且時間也證明我們有成功的舉措,我們想發(fā)掘出猛犸象自己的市場策略。雖然我們在中國市場還非常年輕,但還是想找到自己的方 式。
C:作為市場中的后來者,公司品牌的營銷和市場策略是怎樣的?
P:支撐我們品牌的有三大支柱,首先是我們的歷史和遺產,第二我們是瑞士的設計和技術,第三,是產品的性能—我們所有的產品是為高山消費場景設計的,適用于高山環(huán)境,是對生命的承諾和保障。不管在哪個國家、哪個市場,品牌都依靠這三大支柱。從銷售層面,在中國,我們有京東、天貓等線上電商渠道,和一系列線下渠道。線下的零售店鋪對我們而言除了銷售的功能和角色,更多是把產品和品牌在高山的使用體驗分享給客戶。舉例來說,猛犸象為了增強用戶對產品的體驗,在1981年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登山學校,今年已經確定跟經銷商三夫戶外合作,共同送第一批中國客人去瑞士登山、參觀猛犸象的總部,這是讓消費者切實體驗高山和猛犸象產品的渠道?,F(xiàn)在,顧客的品牌忠誠度的確在下降,但是另一個方面,顧客的品牌意識在提升。顧客會更了解一個品牌是做什么的、它擅長做什么。猛犸象的登山學校也會把體驗帶給消費者,其他品牌比如North Face、始祖鳥、Patagonia等,它們都沒有自己的登山學校,這是我們品牌非常獨特的方面。我們相信當消費者跟著我們攀登上了山峰,他們的忠誠度將有很大提升,對這個品牌的了解也會非常深刻。這就是我們說的,更好的產品,更好的創(chuàng)新,更好地跟市場說故事,會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C:作為歷史悠久的品牌,可能會面臨推陳出新比較緩慢的問題,猛犸象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一問題?
P: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像Gucci、LV,這些品牌也有悠久的歷史,它們每年在產品更新?lián)Q代上有很大投入,猛犸象也每年花費很多預算去創(chuàng)作新的產品。比如我們在16年前發(fā)明了全球第一款軟殼衣,這種服裝可以滿足高山攀登的需求,腋下有拉鏈,出汗多的時候可以迅速排汗。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軟殼衣既有一定的功能性,又能滿足城市穿著。像吳彥祖在電影《竊聽風云》里就穿過,另外我們最高端的產品系列首次發(fā)布是在1995年,到2017年秋冬已經是第五代了,一直是我們銷售最好的collection,也是我們延續(xù)的經典。其實,品牌不知道保留經典款式對不對,好與不好都需要消費者來給出答案。(采訪: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