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基礎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田守偉
疏排樁土釘組合支護是通過在邊坡、基坑巖土體中按一定間距豎向設置鋼筋混凝土樁(錨拉或懸臂),樁間采用土釘?shù)囊环N組合支護方法。疏排樁土釘支護結合了樁體抗滑能力強與土釘施工速度快、地層適應性強、經(jīng)濟的優(yōu)點,避免了單純采用密排樁造價高、工期長而純土釘支護變形大、抗滑能力較低的局限性,剛柔結合,揚長避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邊坡產(chǎn)生位移時,支護樁間不同位置的土體位移量不同。由于有樁的約束,樁后和附近的巖土體位移較??;樁間的土體受樁的約束小,位移會比較大,為了保證這部分土體穩(wěn)定,在樁間采用土釘支護。
一些學者在研究抗滑樁時考慮了樁間土的土拱作用。但由于未深入研究土拱軸向應力的精確表達式及土拱破裂的條件,尚未得到滿意的計算方法。
(1)土體中土允許存在有不一樣的變形或者相對位移。
(2)土體形成土拱必須有拱底部支撐才能形成。
邊坡土體在剩余下滑力作用下產(chǎn)生位移并將下滑力傳遞給支護樁,樁通過錨桿及樁嵌固段來保持穩(wěn)定。樁在土體剩余下滑力作用下也會產(chǎn)生撓曲變形,但由于有錨桿錨拉及嵌固段的作用,而且其剛度比較大,可以作為樁間土拱的穩(wěn)定拱腳。樁后的土體在樁的約束作用下,位移較??;而樁間土體受到的約束小,位移會比較大,因此這兩部分土體間存在相對位移。
拱前土體不承受剩余下滑力,樁間土釘支護僅承受拱前土體所產(chǎn)生的土壓力。
拱腳的形式可以分為三類(圖1):(1)正面接觸為支承力的拱腳;(2)土體與樁的側面摩擦力,以摩擦力的形式為拱腳;(3)由前面兩者共同作用作為拱腳。
(a) 拱腳形式1
圖1 不同類型的拱腳
樁側面與土體間的摩擦力相對于正面支承力小,本文采用以樁正面提供支承力的土拱拱腳,如圖1(a)。
在均布剩余下滑力作用下,相鄰兩樁間土拱為拋物線柱殼,可按平面問題分析。土拱的形狀如圖3。
圖2 拱形
(1)樁的剛度無限大,土體與樁緊密挨在一起。
(2)拱內土質是一樣的。
(3)土拱里的土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計。
圖3 土拱的受力分析
圖4 土拱尺寸
(4)樁間土拱后的土體對樁的作用力以均勻荷載的形式分布在土拱上。
如圖4建立坐標系,拱的合理拱軸線是拋物線,且其對稱于拱的中心軸,其方程為:
取拱的一半進行受力分析。
可列出靜力平衡方程:
解方程得
過點
解得:
即:
解得
由式(2)知,
解得,
由于土拱的存在,拱前土體不受剩余下滑力影響,其對土拱的作用力可以近似看作為零。
土拱的底部的沿軸線中心方向的應力為:
把計算式(3)、(4)、(8)代入式(9)得:
(1)從現(xiàn)場試驗結果說明,疏排樁土釘支護中,樁間能形成土拱。樁的剛度較大,在錨桿拉力的作用下,可以成為土拱的可靠拱腳支承。邊坡土體剩余下滑力由土拱傳遞至樁,通過樁錨支護體系保持穩(wěn)定。樁間拱前土體不承受剩余下滑力,可采用土釘支護。
(2)在均布剩余下滑力作用下,樁間土拱為等厚度拋物線柱殼,厚度為:
土拱內只有軸力沒有彎矩和剪力,處于單向受壓狀態(tài)。
(3)按土拱拱腳極限平衡狀態(tài)推導出土拱的拱高,明確土釘支護的范圍、荷載及作用在支護樁上的荷載,用于支護體系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