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嬰,郭輝,張麗華,白琳,張羽,洪佳偉
(渤海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生姜特色小菜的加工技術研究
李燦嬰,郭輝,張麗華*,白琳,張羽,洪佳偉
(渤海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以生姜、川椒、豬瘦肉、香菇為主要原料,開發(fā)一種具有保健、開胃功能的即食小菜。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工藝配方:姜∶川椒為2∶1,姜∶豬瘦肉為3∶1,姜∶香菇為3∶1。此產(chǎn)品風味獨特,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姜、香菇的有效成分,是一種集營養(yǎng)、美味于一體的具有一定風味的特色即食小菜。
生姜;香菇;即食小菜
姜,又名生姜,為多年生草本,其形狀不規(guī)則。生姜除含有大量淀粉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姜辣素、揮發(fā)油。其中,揮發(fā)油中含有6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由于這些成分的存在,生姜可作為發(fā)汗劑、預防風邪、治療咳嗽等。同時,生姜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jīng)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huán),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解熱的作用[1,2]。
香菇又名冬菇,屬于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傘菌目、側耳科、香菇屬,是藥食兩用的真菌之一,其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礦物質、B族維生素等,具有補肝脾、健脾胃、益氣血、益智安神、美容養(yǎng)顏等功效,尤其是香菇中所含有的香菇多糖,是一種宿主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具有抗腫瘤、病毒、刺激干擾素形成的作用。
以生姜為主料,輔以香菇、川椒、豬瘦肉等原料,調(diào)配以食鹽、醬油、白糖、香辛料等其他調(diào)味料開發(fā)一種開胃小菜,該小菜香味獨特、口感良好,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生姜和香菇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這不僅提高了生姜、香菇的經(jīng)濟價值和使用價值,也為生姜產(chǎn)品的開發(fā)提供了一條新途徑。本實驗在為百姓帶來健康美味食品的同時,也填補了生姜深加工市場的空白,已經(jīng)過科學合理的加工制造出生姜深加工的新產(chǎn)品,并將為生姜種植者帶來更加客觀的經(jīng)濟利益。
1.1 實驗材料
實驗中所用醬油、食鹽、香菇、豬瘦肉、味精、白糖、花椒、植物油、川椒等均為市購,生姜為老姜。
1.2 儀器設備
FA2004電子天平 上海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K-S22電熱恒溫水浴鍋 上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KQS-200DA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C21-SK805電磁爐 杭州九陽生活電器有限公司;HJ-5組織粉碎機 金壇市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 工藝流程
原料(姜、香菇、川椒、豬瘦肉等)挑選→去皮(姜)、清洗→食鹽腌制(姜)→切丁→超聲波脫鹽、脫辣(姜)→脫水→調(diào)配→灌裝、殺菌→成品。
1.4 操作要點[3,4]
1.4.1 生姜丁的制備
挑選無病斑、無機械傷的新鮮生姜,將生姜清洗、去皮,置于壇內(nèi),一層生姜一層食鹽,裝好后再倒入一些飽和食鹽水,使姜的各個部位全部浸入食鹽水中,以避免與空氣接觸,防止腐爛,頂部以重物壓實,每天翻倒1次,便于散熱,使姜腌制得的更加均勻,20天后成熟,備用。
將上述制得的姜,切成5 mm長的姜丁,將姜丁放入超聲波清洗器中,超聲30 min后,撈出,瀝干水分;在40~45 ℃干燥箱中干燥4 h,?;鹄鋮s后,在55 ℃下烘烤10 h后,?;鹄鋮s后,在65 ℃溫度下烘烤2~4 h,當姜丁的含水量在15%~18%時,取出備用;超聲波的作用除脫鹽外,一方面可以清除生姜的異味,另一方面還可以使生姜嫩化,增加適口性。
1.4.2 香菇丁的制備
挑選形狀完整、菌柄短粗鮮嫩的香菇為原料,去掉香菇柄后,放入1%的食鹽水中,浸泡10 min后用清水洗凈,切成5 mm長的香菇?。粚⑾愎蕉∮?60 ℃熱油中炸制金黃色撈出,備用。
1.4.3 肉丁的制備
將新鮮的豬脊肉洗凈,切成5 mm長的肉丁后,煸熟并調(diào)味,備用。
1.4.4 椒丁的制備
將川椒洗凈、干燥、去籽,切成5 mm長的椒丁,備用。
1.4.5 熱油準備
將植物油置于鍋中燒熱,將花椒于熱油中炸出香味,撈出花椒,熱油備用。
1.4.6 生姜開胃小菜的制作
將上述制備的原料按重量份數(shù)計,姜丁30~35份、香菇丁10~15份、肉丁10~15份、花椒1~2份、醬油2~3份、味精0.5~1份、白糖3~5份、椒丁15~20份、食鹽6~10份混合,取備用的熱油10~15份澆入,混勻,趁熱裝入已消毒的四旋玻璃瓶中,按瓶體積的90%裝入,移入蒸汽排汽箱常壓排氣15~20 min,當中心溫度達到85 ℃時,密封瓶蓋,再于115 ℃殺菌20 min后,冷卻,即得生姜開胃小菜。
2.1 超聲波脫辣時間的確定
因生姜本身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辣味,所以需要進行脫辣處理,經(jīng)食鹽初腌的生姜鹽味較重,也需要進行脫鹽,為了取得最佳效果,將稱重后的生姜片進行加水量、脫辣脫鹽時間的對比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脫辣條件對脫辣效果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pungency removal condition on pungency removal effec
注:“+”表示辣味強弱,“+”越多,表示辣味越強。
由表1可知,超聲時間越長,加水量越多,脫辣效果越好。
2.2 食鹽含量的確定
為使產(chǎn)品具有獨特風味,以其他原料為限量,以不同的食鹽含量為變量,進行實驗設計,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含鹽量的產(chǎn)品感官評價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salt content
由表2可知,食鹽含量在3%時,產(chǎn)品最好。
2.3 香菇用量的確定
在食鹽的量確定后,以食鹽含量為定量,以香菇為變量,進行實驗設計,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香菇用量的產(chǎn)品感官評價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mushroom content
由表3可知,在姜丁與香菇的重量比為3∶1時,產(chǎn)品最佳。
2.4 豬肉丁用量的確定
以食鹽和香菇的用量為定量,以豬肉丁為變量,進行實驗設計,結果見表4。
表4 豬肉丁不同用量的產(chǎn)品感官評價Table 4 Sensory evaluation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diced pork content
由表4可知,姜與豬肉丁的重量比為3∶1時,產(chǎn)品質量最佳。
以食鹽、豬肉丁的用量為定量,以川椒的用量為變量,進行實驗設計,結果見表5。
表5 川椒不同用量的產(chǎn)品感官評價Table 5 Sensory evaluation of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Pericarpium zanthoxyli content
由表5可知,姜與川椒的重量比為2∶1時,產(chǎn)品質量最佳。
2.5 生姜即食小菜制作的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
姜與香菇的重量比、姜與豬肉丁的重量比、姜與川椒的重量比,是影響產(chǎn)品質量的主要因素,為了選擇最佳實驗條件,應用L9(34)正交試驗以感官品質(色澤、口感、質地)為評價指標進行優(yōu)選,結果見表6。
表6 L9(34)正交試驗結果Table 6 Result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L9(34)
由表6可知,A2B2C1為最佳組合,三者最佳比例為姜丁∶香菇為3∶1;姜∶豬瘦肉為3∶1;姜∶川椒為2∶1。
生姜即食小菜按照以上試驗得出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食鹽含量為3%,該產(chǎn)品既保留了生姜的原有營養(yǎng)成分,又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拓展開發(fā)出生姜即食小菜的一條新的途徑[8]。
[1]張素華,欒建文.糖醋生姜軟罐頭的研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0,21(3):52-53.
[2]鄭建仙.功能性食品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沈國華,劉大群,何圣米,等.蔥蒜姜軟管膏體復配調(diào)味品的加工工藝研究[J].中國調(diào)味品,2007(7):52-56.
[4]李昌文.原味蒜蓉、生姜復合調(diào)味品的研制[J].中國調(diào)味品,2006(9):30-31.
[5]榮瑞芬.生姜、洋蔥、大蒜功能特性及其開發(fā)利用[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7(3):87-89.
[6]崔東波.牛蒡香菇保健肉醬的研制[J].中國調(diào)味品,2014,39(10):106-108.
[7]李玲.香菇可樂加工工藝及營養(yǎng)分析[J].食品科技,2005(3):79-80.
[8]崔東波.香菇黑木耳保健牛肉醬的研制[J].中國調(diào)味品,2013,38(11):33-35.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pecial Ginger Pickle
LI Can-ying, GUO Hui, ZHANG LI-hua*, BAI Lin, ZHANG Yu, HONG Jia-wei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China)
Fresh ginger,Pericarpiumzanthoxyli,pork lean, mushroom are used as main materials to exploit a instant pickle with health care and appetizing functions. The optimal technology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show that the ratio of fresh ginger toPericarpiumzanthoxyliis 2∶1, the ratio of fresh ginger to pork lean is 3∶1, the ratio of fresh ginger to mushroom is 3∶1. The instant pickle has special flavour and retains the effective constituents of fresh ginger and mushroom maximally, which is a special instant pickle with nutrition, delicacy and certain flavour.
fresh ginger; mushroom; instant pickle
2017-02-14 *通訊作者
李燦嬰(1981-),女,甘肅天水人,助理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果蔬采后生物學與技術;
張麗華(1965-),女,遼寧錦州人,教授級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檢測。
TS255.36
A
10.3969/j.issn.1000-9973.2017.08.016
1000-9973(2017)08-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