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
許多好學生是教師評價的結(jié)果。記得高林生教授說過這樣兩句話讓我受益匪淺。一句是:教師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讓孩子們每天都能戴著“高帽子”回家。另一句是:學生喜歡一門課程,原因是喜歡教這門課程的老師??此坪唵蔚膬删湓?,對我的影響很大,改變了我的教學觀念,教學風格。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學生:翁詡博洋,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二年級時我接手這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工作,在頭兩個星期的語文課上,他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回答問題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可是好景不長,接下去就不斷地讓我領略了他上課惹人生氣的本事: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他也許連五分鐘都不在聽講,課堂上每每要求完成的練習他總是懶得動手,或者就是等人家都完成的時候他才剛剛準備開始,有時一節(jié)課甚至連書都不翻開,前后說話,擾亂課堂紀律,隨時屁股沒落過板凳,不是雙腿跪在板凳上,就是一只腿墊在屁股下,每次布置的各項語文作業(yè)他也從來不會自己主動做,必須拉他在身邊看著他他才會不得不做,做的時候還滿臉怨氣的樣子,嘴上還不停的嘀咕著。在班級中與同學間發(fā)生的矛盾總是找別人的原因,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責任。這樣一個滿是劣跡的孩子,真是有著讓人抓狂的本領,也難怪教過他的老師會用一些極端的語言去評價他:神經(jīng),毛病,差勁……漸漸地,我也開始克制不住自己,開始了對他的批評。
可是,批評對他明顯沒有任何作用,帶來的只是他變本加厲地不厭倦上課,厭倦寫作業(yè)。為了讓他學點知識,我只能每天一有時間就盯著他,逼著他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作業(yè),他也只是被逼著才不得不做的作業(yè),自己根本不愿意做。這樣的日子他累我也累。我看著他上課依然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感覺失敗又無奈。
我開始找原因,找問題的關鍵所在:所有教過他的老師都對他沒有一點好的評價,總是不斷地批評再批評,這樣會造成什么后果呢?會不會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呢?如果對他換一種評價,會不會讓他產(chǎn)生一點上進心呢?于是,我開始改變自己,每天努力地找哪怕是一點點小事去夸他:今天翁詡博洋同學上課坐的比昨天端正了;今天翁詡博洋拿練習本做作業(yè)的速度比昨天快多了;剛才我看見翁詡博洋同學借橡皮給同桌,主動幫助同學了;這個問題翁詡博洋回答得真好;今天的課堂作業(yè)翁詡博洋同學做的比某某都快……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開始有了一點些微小的改變:上課聽的時間相對多了點,當堂的練習也做得快一些了,課后作業(yè)肯主動做一部分了。于是,我在班級同學面前使勁地夸獎他:翁詡博洋同學進步越來越大了,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翁詡博洋了……
一步步走來,我覺得從尊重學生出發(fā),靜靜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發(fā)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把肯定、贊賞及時傳遞給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產(chǎn)生快樂的內(nèi)心體驗,增強自信心,推動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同時關注自己的評價語言,做到在評價時不敷衍了事,語言不單一平庸,從多方面、多角度,細微處觀察后再去評價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正面引導下健康成長,我相信,在老師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作者單位:陜西省嵐皋縣城關小學 72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