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洪麗
[摘要] 目的 對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接受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 方法 對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該院的300例小兒糖尿病患兒進行研究分析,將患者分成AB兩組,A組使用護理干預,B組使用普通護理,均有150例患兒,對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 A組患者家屬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90.67%,B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82.67%(P<0.05)。 結論 護理干預對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較突出,臨床中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高,值得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3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Methods 3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50 cases in each,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mmon nursing,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group A and in the group B was respectively 90.67% and 82.67%(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is outstanding,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children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hildren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Effect
目前生活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有很對的兒童出現(xiàn)了肥胖癥狀;并且,該情況越來越嚴重,臨床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根據(jù)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兒的數(shù)量大約是1.4億,該疾病在5~6歲患兒和10~14歲患兒中發(fā)生率比較高[1],患兒發(fā)病后,約有一半的患兒不能夠獲得及時的治療,因此而引起了疼痛和麻木癥狀,嚴重患者會殘疾,對患兒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研究顯示[2],合理的護理能夠改善患兒的預后,此次該院就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來該院就診的300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依護理不同分為A組(護理干預)和B組(普通護理),每組有150例。A組中,男性患兒76例,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50.67%,女性患兒74例,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49.33%,年齡最大的患兒為14歲,年齡最小的患兒為4歲,平均值為(8.7±1.97)歲。有38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麻木的臨床癥狀,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25.30%;有62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發(fā)熱的臨床癥狀,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41.30%;有24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尿流不暢的臨床癥狀,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16.10%;有26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便秘的臨床癥狀,占A組患兒的比例為17.30%。B組中,男性患兒75例,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50.00%,女性患兒75例,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50.00%,年齡最大的患兒為15歲,年齡最小的患兒為4歲,平均值為(8.8±1.15)歲。有39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麻木的臨床癥狀,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26.00%;有60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發(fā)熱的臨床癥狀,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40.00%;有27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尿流不暢的臨床癥狀,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18.00%;有24例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伴隨便秘的臨床癥狀,占B組患兒的比例為16.10%。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臨床癥狀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B組使用了常規(guī)護理。A組除了B組的護理內容還增加了以下的護理措施:①為患兒提供良好的治療氛圍?;純喊l(fā)病后,需要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能夠在室內張貼一些動畫圖片,擺放益智玩具,讓患兒的注意力能轉移,對緩解患兒的緊張和恐懼感具有非常大的幫助[3]。對患兒四肢皮膚狀態(tài)和臨床癥狀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比如體表溫度、體表顏色、血液循環(huán)等指標,對患兒的發(fā)熱情況進行關注,第一時間確定是什么類型的發(fā)熱,如果患兒存在不適感,家屬要及時的和醫(yī)生進行聯(lián)系,提供對癥治療;②對患兒提供心理護理。當患兒身體不適的時候,會哭鬧,護理人員要對其提供安撫,和他們溝通交流,轉移注意力,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來他們放松,告訴他們積極治療能夠盡快的恢復健康,和小伙伴重新玩耍,護理工作者要拉近和患兒的距離,和他們做朋友[4];③對患兒提供飲食護理。結合患兒的年齡和發(fā)育情況,為他們提供定制食譜,讓他們的飲食中增加纖維和維生素食物,能夠對患兒的血糖控制提供幫助,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可以緩解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展,此外,指導患兒少食多餐,按時按量,控制患兒鹽分的攝入,每天攝入鹽分低于2 300 mg,不要攝入高糖食物;④對患兒提供血糖動態(tài)監(jiān)控。對患兒的身體情況進行了解,對患者的血糖指標進行控制,預防低血糖導致的并發(fā)癥[5];⑤提供運動指導。結合患兒的情況制定運動計劃,活動適度,由少到多,保持身心愉快,切忌活動過度引起并發(fā)癥,加重病情;⑥患兒出院后,和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保持聯(lián)系,叮囑他們按時為患兒使用藥物控制血糖,叮囑生活注意事項,定期隨訪,獲取他們的建議。
1.3 滿意度評價
此次的滿意度評價依據(jù)時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比較滿意,低于70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和滿意納入滿意范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患者家屬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90.67%,B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82.67%(P<0.05)。
3 討論
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是目前對小兒健康危害非常大的一類疾病,隨著現(xiàn)在人的生活不健康習慣不斷增加,不管是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還是復發(fā)率均有所提升,對患兒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6]?;純喊l(fā)病后,約有一半的患兒不能夠獲得及時的治療,因此而引起了疼痛和麻木癥狀,嚴重患者會殘疾,對患兒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對于該種情況,醫(yī)療工作者應該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治療的時候,小兒患者會因為身體病痛和治療的恐懼而焦慮,情緒比較失常,治療配合度比較低,對治療效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7-8]。因此,對患兒提供治療的時候,應該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對患兒的疾病進行控制,關注患兒的心理焦慮情況,提供訓練指導[9]。護理干預因此而產生,使用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對患兒的疾病情況進行了解,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和治療,緩解患兒的焦慮和恐懼感,讓患者能夠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目前,臨床中對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提供會的時候,護理干預措施使用比較多,醫(yī)護工作者對患兒的身體情況能夠及時掌握,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了患兒的內心焦慮和恐懼,第一時間解決了患兒的身心問題,為臨床治療掃清了阻礙,因此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效果,患兒的身體健康能夠盡快的恢復。
在此次研究中,A組患者家屬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90.67%,B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是82.67%(P<0.05)。說明,護理干預對于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幫助,護理效果突出。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兒的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廣使用,能夠獲得較高的患者家屬滿意度,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龍秀紅.健康教育聯(lián)合強化行為管理在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4,18(5):36-38.
[2] 袁麗紅.小兒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83.
[3] 蔡球飛.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2,26(12):96-97.
[4] 邢建紅.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5(15):135-136.
[5] 韓翠翠. 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8):132-133.
[6] 蟻淳. 觀察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熱硬化治療冠狀動脈硬化癥的療效觀察[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
[7] 劉偉偉. 4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 2013(8):108-110.
[8] 謝董悅, 何春麗.足部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5):336-337.
[9] 蔣海燕. 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治療期間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3):5-6.
(收稿日期: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