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華
[摘要] 目的 觀察健康教育路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開展效果。方法 該次選取該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將其按照隨機抽取的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健康教育路徑),對照組20例(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知識掌握度。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出院1個月(6.85±1.24)mmol/L、出院6個月(6.58±0.61)mmol/L、出院12個月(6.35±0.55)mmol/L]、餐后2 h血糖[出院1個月(8.29±1.38)mmol/L、出院6個月(8.67±1.68)mmol/L、出院12個月(8.94±1.93)mmol/L]、糖化血紅蛋白[出院1個月(6.27±1.05)%、出院6個月(6.84±1.07)%、出院12個月(7.09±1.52)%]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度95.00%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明顯處于優(yōu)勢(P<0.05)。 結(jié)論 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度、掌握度,幫助其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從而穩(wěn)定血糖水平。
[關(guān)鍵詞] 健康教育路徑;糖尿??;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32-02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并且會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在臨床上可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血糖的平穩(wěn)[1-2];該院為了觀察健康教育路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開展效果,將收治的患者分為兩組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選取該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將其按照隨機抽取的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健康教育路徑),對照組20例(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男性糖尿病患者∶女性患者=10∶10;年齡59~84(71.62±8.34)歲;其中空腹血糖(8.36±1.55)mmol/L、餐后2 h血糖(12.13±3.53)mmol/L、糖化血紅蛋白(8.42±2.43)%。對照組:男性糖尿病患者∶女性患者=11∶9;年齡60~85(71.66±8.38)歲;其中空腹血糖(8.37±1.56)mmol/L、餐后2 h血糖(12.14±3.54)mmol/L、糖化血紅蛋白(8.43±2.44)%。4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同意參見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分別在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的健康指導(dǎo),如用藥指導(dǎo),運動指導(dǎo),病情觀察等。
1.2.2 觀察組 給予健康教育路徑,具體如下:①第1天:責任護士對患者介紹醫(yī)院、醫(yī)生以及科室環(huán)境,對患者進行初步病情評估,從而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知識、護理內(nèi)容以及治療目的,并將路徑表格掛于患者床頭。②第2~3天:對患者講解糖尿病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以及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度,并教會患者如何計算每日熱卡供應(yīng)量。③第4~5天:告知患者藥物治療的目的、意義以及重要性,并重點講解胰島素治療的相關(guān)知識,對患者的錯誤觀念進行糾正,并指導(dǎo)患者進行運動治療以及運動中的注意事項,選擇散步、慢跑、健康操等運動方式。④第6~7天:對患者進行自我保健、并發(fā)癥指導(dǎo);每天對患者的足部進行檢查,查看患者是否出現(xiàn)紅腫、皸裂、水皰、擠壓傷以及足趾變形等現(xiàn)象,一旦出現(xiàn)以上情況應(yīng)立即告知醫(yī)生,給予重視,并對其進行處理。⑤出院前1 d:告知患者出院后若是出現(xiàn)足部皮膚瘙癢、發(fā)涼、感覺遲鈍、紅腫以及破損難愈等情況,應(yīng)立即回院就診;根據(jù)路徑目標和護理要求,對患者進行逐一詢問,若患者未達到目標,應(yīng)給予強化教育;指導(dǎo)患者出院后隨身攜帶餅干、糖果等食物,以免發(fā)生低血糖現(xiàn)象,并在衣服口袋放置寫有姓名、住址、電話號碼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卡片,以免出現(xiàn)意外,路人能及時對其進行救治;囑咐患者定期進行血糖、尿糖測量,并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進行有效運動,從而達到預(yù)期的目的。⑥出院當天:向患者和家屬再次交代注意事項,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勿隨意停藥、換藥、增加藥量,并讓家屬進行監(jiān)督,定期回院復(fù)診。
1.3 觀察指標
對2組糖尿病患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知識掌握度進行觀察和評價。糖尿病知識掌握:采用該院自制的糖尿病知識問卷調(diào)查表,分數(shù)范圍0~100分,完全掌握80分以上,基本掌握60分以上,不掌握60分以下;掌握度=(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單組例數(shù)(20例)×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糖尿病知識掌握度)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
觀察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一種終身性疾病,同時也是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較大的影響,目前無根治方案,需進行終身治療,從而穩(wěn)定血糖、血尿水平[3-4];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保健知識以及技術(shù)的宣傳,從而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積極參與治療,促進治療效果,從而使得患者的血糖保持平穩(wěn),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5-6];隨著我國醫(yī)學的進步,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理念已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具有隨意性大和不規(guī)范等缺點,在臨床上逐漸被健康教育路徑代替,它可以使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為患者進行糖尿病、藥物以及胰島素治療等知識講解,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度,使其更好的掌握疾病、用藥、飲食以及預(yù)防措施等,同時還能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提高其控制血糖水平[7]。
該研究結(jié)果中,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出院1個月(6.85±1.24)mmol/L、出院6個月(6.58±0.61)mmol/L、出院12個月(6.35±0.55)mmol/L]、餐后2 h血糖[出院1個月(8.29±1.38)mmol/L、出院6個月(8.67±1.68)mmol/L、出院12個月(8.94±1.93)mmol/L]、糖化血紅蛋白[出院1個月(6.27±1.05)%、出院6個月(6.84±1.07)%、出院12個月7.09±1.52)%]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度95.00%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明顯處于優(yōu)勢(P<0.05);由此可以說明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度、掌握度,幫助其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從而穩(wěn)定血糖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陽優(yōu). 圖文式健康教育路徑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1):45-46.
[2] 林娟,林麗娜,江平湖,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教育模式的效果評價[J]. 海峽藥學,2016, 28(9):216-218.
[3] 劉冬花. 糖尿病社區(q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應(yīng)用效果評價[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2):173-174.
[4] 彭淑華, 朱肖, 王晶.PDCA管理結(jié)合健康教育路徑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5, 25(17):186-187.
[5] 李志娟.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臨床路徑的應(yīng)用效果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16,14(6):118-119.
[6] 李志娟.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臨床路徑的應(yīng)用效果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16, 14(6):118-119.
[7] 王晨英.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應(yīng)用于糖尿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14(8):237-238.
(收稿日期: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