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萬英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大綱》對學生的德育目標規(guī)定是:形成堅毅、不怕困難、敢于創(chuàng)新的品格,對不良影響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和抵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和建立的時期,如果缺乏正確有效的引導,他們會因為缺乏社會經(jīng)驗極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形成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取向。
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在德育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即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思想。作為中職語文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對文本教材中的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和認知,還要注重其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將德育思想有效滲透于語文教學中,使學生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還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人格情操。
一、研讀文本,品析詞句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通過文字的描寫和情感的表述,體現(xiàn)了一定的思想價值,旨在向讀者傳遞其所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價值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單純地將向?qū)W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nèi)容中的知識點為唯一的教學任務,還應深入研究文本,與學生一起對文本中的詞語和語句進行品味和賞析,讓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的揣摩,對蘊含在其中的作者思想情感進行細細品味和體悟,從而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和領悟文本內(nèi)容傳達的意蘊,實現(xiàn)與文本作者的對話,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和啟迪。
以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為例,這篇課文通過呈現(xiàn)一位普通勞動婦女勤勞困苦的一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它是學生對敘事性散文進行深入了解的有效載體,也是對學生情感進行洗禮的絕佳素材。所以,在對這篇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我設計了重點研習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熟讀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
1.“母親生在農(nóng)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這一點事實卻極重要,因為假若我沒有這樣的一位母親,我以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個折扣了?!贝司湓捠亲髡咴跀⑹瞿赣H家世,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讀完全文,你們有沒有被這位母親的行為所感動?結(jié)合文中的例子,請你們與同學討論,總結(jié)出母親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思考這對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3.“對一切人和事物取和平的態(tài)度?!薄坝幸欢ǖ淖谥寂c基本的法則?!薄安荒艹^自己劃好的界限?!边@是作者對母親“軟而硬”個性的描寫,你認為母親這種個性給作者的一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4.第13段結(jié)尾處:“今天淚又遮迷了我的雙眼……可是慈母不會再侯盼我了,她已入了土。”以及14~17自然段的描寫,你認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談談你的感受。
5.作者在描寫自己堅強的母親時,寫到母親在面對自己子女時曾留下了四滴眼淚,請在文中找出母親為子女留下的四滴眼淚,并談談這些眼淚表現(xiàn)了母親對自己子女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6.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影響所在是什么?
通過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對問題進行思考,能讓學生通過對作者筆下塑造出的偉大母親形象,領悟到作者對母親的感恩、思念、熱愛和崇敬之情,從而促使學生對自身進行反省,想到母親對自己的無私呵護和關愛,進而感恩、孝敬母親。
二、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nèi)容包羅萬象,既有思辨性較強的理性內(nèi)容,也有形象性較強的感性內(nèi)容,而形象性較強的感性內(nèi)容所占比例較大。對于這類文本內(nèi)容,我們可運用一定手段,如視頻、音樂、圖畫、語言等媒體,來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渲染出濃厚的德育教學氣氛。如此,學生能快速地入情入境,對文本表達的情感進行深刻體會和領悟。而且因為方法較之以前變得精彩生動、形象有趣,能夠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研讀投入,表現(xiàn)出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以《我的空中樓閣》這篇課文為例,一上課,我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二泉映月》作為背景音樂,同時示范朗讀前三段,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b讀技巧指導,從而使學生明確朗讀基調(diào),并且快速進入情境。我通過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樂和呈現(xiàn)遠離塵世喧囂、體現(xiàn)大自然美麗與清新的“空中樓閣”圖片,使學生在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掌握和理解的基礎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有效的引導,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懷,體會到了作者對獨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從而使學生懂得在喧囂浮華的現(xiàn)代社會,要學會保持一份心靈的寧靜。
三、開展活動,促進體驗
課堂是教師向?qū)W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要陣地,是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一件長期浩大的工程,僅僅依靠在課堂上的教育活動是難以達到理想的德育成效的。而且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也不可能整節(jié)課都用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的熏陶和浸透。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施展德育教育時可以將課內(nèi)外活動結(jié)合起來,即將德育教育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如積極開展?jié)B透德育思想的課外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情感參與體驗,使學生不僅僅掌握表面的德育理論知識,還能具有轉(zhuǎn)化為實踐的能力,真正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人格情操。
例如,在學習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課文后,我們可為學生推薦一些與其主題相近的課外閱讀材料,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與地壇》《行走阿炳》等。在學生閱讀完這些閱讀材料后,開展“讀后談論會“活動,即讓學生對自己閱讀完這些材料后的感悟和想法進行闡述,從而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對主人公與殘疾做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深刻領會,體會到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和殷切的希望,從而學會在日后的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能堅強不摧、從容應對。
又如,在學習了《感受親情》這一單元之后,可為學生布置以“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任務:通過利用網(wǎng)絡技術查閱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的由來;對關于母愛父愛的感人故事進行了解,并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親身感受或所見所聞事例進行收集;開展一星期的感恩活動,每日寫感恩活動體驗;制作愛心卡片,卡片上寫出最想對父母說的心里話。通過這些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讓班里每位學生都體會到母愛和父愛的偉大,從而學會理解、尊重、孝敬父母,感受親情之間的溫馨,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總而言之,作為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對文本教材中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感知,還要將德育思想有效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使學生不僅僅擁有豐厚和淵博的學識,還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人格情操。
作者單位:廣東省興寧市技工學校(5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