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湖
民盟的締造者和領導者張瀾先生,一生跨越數(shù)個時代。無論是早期的四川“父母官”,還是解放后的國家領導人,終生踐行“人不可以不自愛,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強,而斷不可以自欺”(“四勉一戒”)的座右銘,愛人如己,清廉務實,被老百姓譽為“川北圣人”“布衣省長”,毛主席稱贊他是“天下之大老?!?/p>
“四勉一戒”,對內(nèi)重視自身修為,對外強調(diào)自強不息,涵蓋修身做人、用權律己、務實創(chuàng)業(yè)等多個方面,言簡意賅卻意蘊深遠,體現(xiàn)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立德立世的準則,自尊自強的標桿,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的今天,讀來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剛正不阿的人格美。人格,本質(zhì)是對自己的認知與塑造。人格高尚,公信力、感召力就強,否則,即便手握權柄,群眾也會虛與委蛇,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任順慶府官立學堂教務長時,張瀾精簡接待禮儀。領導到校視察,也僅在客廳備茶款待。隨從一律不得進入校園,以保障校園正常秩序。對為自己打抱不平的學生,他心平氣和地教誨道:“評價人物,須當心安理達,恰如其分。不可涉于刻薄謾罵,更不可墮于庸俗?!睂κ虑榈呐袛嗍冀K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來決定自己的立場,從不人云亦云,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應有的人格操守。
清廉為官的權力觀。權力用來“為民”還是“謀私”是檢驗一名干部境界高低與格局大小的試金石。民國初年,張瀾任川北宣慰使,應酬從不用公費開支,欠了一身債,離職時還是老母親賣掉了僅有的八畝薄田才償清債務。當時南充軍閥石青陽曾派人喬裝暗訪其家,但見“環(huán)堵蕭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無可竊物”。因嘆曰:“川北圣人之譽,名不虛傳也?!毕壬谒拇◤恼四?,改革吏治,興辦教育,造福一方,始終兩袖清風,贏得了各族人民敬重。一襲布衣長衫從家鄉(xiāng)穿到上海,直到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相關部門派人專門送去中山裝和新大衣,他也舍不得穿,壓在箱底長期保存,逝后還給了國家。
淳樸敦厚的好家風。好家風是一所學校,既對家庭成員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又能調(diào)節(jié)歷練人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情操。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子孫賢,禍端少。主政四川期間,張瀾經(jīng)手大量資金,卻從不“伸手”,一家人在鄉(xiāng)下過著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配備的專車,他除因公使用,家人從來不用。女兒希望父親向有關部門打招呼,為工作安排提供便利,得到的也是“四勉一戒”的教育和引導。在其示范帶動下,子孫們都繼承了自立自強的家風傳統(tǒng),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不同領域里有所建樹,為國奉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