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國兵
2017年5月8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正式實施。“國家支持在學校開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寫入“總則”,也寫入“職責”。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前行,是筆者所在的江蘇省南通市韜奮小學的“紅會”工作傳統(tǒng)、拓展工作新視界的指導思想。學校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了多種措施,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宗旨:長線育人的特色傳承
立德樹人是學校各部門工作的永恒主題,紅十字青少年工作也不例外。圍繞這個主題,把各種工作協(xié)調(diào)起來,有效、高效地培育祖國的花朵,猶如栽培一茬又一茬的莊稼,需要整體規(guī)劃,有機滲透。
韜奮小學是全國寫字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書法教育特色學校。翰墨傳承文化,特色孕育人生,良好的書法特色氛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了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我們通過書寫紅十字口號、標語等來大力宣揚紅十字精神。每學期,學校都舉辦“甲骨杯”校園書法大賽,書寫素材包含了人道、博愛、奉獻等內(nèi)容,紅十字青少年工作觸及到“提高素養(yǎng)、裨益心靈、陶冶情操”的書法教育內(nèi)涵,是長線化育人的“植入式”手段。
在書寫紅十字宣傳口號、標語的過程中,進一步去領(lǐng)悟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紅十字精神的深入人心;在“紅十字”書法作品的專題展覽賞析中,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放大紅十字的魅力;在書法老師評述單幅“紅十字”書法作品的話語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懷受到激發(fā)。走進韜小校園,走廊墻壁上懸掛著學生一幅幅優(yōu)美的“紅十字”主題書法作品,宣傳櫥窗里陳列著稚氣未脫的硬筆書法習作,每個教室還專門開辟“書法角”。那一幅幅筆飛墨舞的作品,潛移默化學生的身心,一種“紅十字”文化撲面而來。
活動:童年印記的紅色標識
紅十字“自救、自護”主題宣傳“日”“周”“月”,短暫的行政性行動,日益凸顯的少年兒童校園安全情境,需要我們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存在的問題。
人們努力把校園變成“保險箱”“戒嚴區(qū)”。我們不否認這些措施的有效性,保證兒童的人身安全,每一位校園人義不容辭。而擔負這種責任的行動,就是通過有效的“自護、自救”訓練,減少“嬰兒級”小學生。我們嘗試在學?!按笳n間”開通8分鐘專屬“紅十字自護”訓練時段,在體育老師的組織下,開展“打鴨子”“閃流星”“全翻滾”等自護型趣味化模擬訓練,培養(yǎng)學生穿越、騰挪、跳跨等躲閃的動作技巧,特別是動作的靈敏度,以及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
這個專屬時段,活動內(nèi)容針對性強,凸顯“避險自護”。在獵獵紅十字旗下,這項活動得到大家的喜愛,紅十字標簽也深深植入了師生的心田。盡管學校眾多活動內(nèi)容、教育形式均需要“加塞”安排,但是我們相信這段時光肯定是童年難忘的“紅十字”記憶。
公約:小目標式的“三定一包”
傳統(tǒng)的“三定一包”在當下際遇新的實施瓶頸。敬老院的老人們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和應(yīng)有盡有的物質(zhì)保障,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我們感覺與其長久間隔地和特定的老人們接觸,不如倡導兒童從家庭生活做起。
倡導“人人可為、力所能及”微公益理念 “愛”,不應(yīng)只在已有的模式上循環(huán)。傳統(tǒng)的“三定一包”畢竟有條件限制,而獻愛心應(yīng)該是隨時隨地,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的,尤其是新時代物質(zhì)條件普遍優(yōu)越的情況下。
啟動新“三定一包”模式 我們倡導和家人約定“三定一包”公約,并舉行簡單的家庭儀式,做到把“愛”隨時獻給身邊的人,這一模式得到了家長輿論的熱情支持。
勤于記錄點點滴滴“愛”的痕跡 不拘形式地隨時記錄,定期交流匯報,作為評選“優(yōu)秀紅十字青少年”的必備條件之一。我們每學期的評選方法采取“看記錄”“丟豆子”的方法,根據(jù)參評對象的“三定一包”記錄本,通過“丟豆子”的方式投票。生動而富有兒童情趣的樣式,創(chuàng)新了表彰、展示“優(yōu)秀紅十字青少年”的途徑,反響積極。
實踐:價值砝碼的持久疊加
學校紅十字活動,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實踐活動。有一部分活動是需要周而復始,反復開展的。我們對于這部分活動一方面固定其主題,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其方式,以求活動價值的最大收益。
新會員入會儀式化 主持人宣讀新會員名單后,老會員細心地為新會員佩戴徽章。見證這項活動的,有時是全體師生,活動程序中還有代表發(fā)言、知識講座等。
“紅十字”相關(guān)演練及知識講座、培訓常態(tài)化 經(jīng)常聯(lián)合相關(guān)部門進行安全用藥宣傳;消防教官定期來校進行消防知識宣傳講座;鎮(zhèn)派出所警官時常給師生來一場生動的法制知識講座;消防、減災(zāi)避險演練是學校紅十字會每學期不可或缺的模擬實境實踐。
“手牽手”獻愛心活動一呼百應(yīng) 我們經(jīng)常努力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人間的真情,用奉獻的行動拯救寶貴的生命,向急需援助的小伙伴伸出援助之手。
義務(wù)獻血刷新愛與奉獻的記錄 每一年,學校紅十字會通過宣傳、組織自愿報名,總有十多名教師參加義務(wù)獻血活動。我們把他們獻血的場景制作成圖片展,在校園宣揚他們的事跡,引起全體師生的嘖嘖稱贊。
教育無小事。我們所謀劃和實踐的這些“微事例”,都是日常工作中實實在在發(fā)生著的紅十字青少年工作,也契合了新紅會法關(guān)于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路徑。韜奮小學的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高度好評,被評為南通市學校紅十字會規(guī)范化管理達標單位、通州區(qū)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示范學校,多次獲得區(qū)紅十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紅十字知識競賽組織獎等榮譽。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韜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