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捷
(無錫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
標準化病人培訓及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繆 捷
(無錫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
目的 探討將標準化病人培訓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2015年五年制高職校護理??粕械膬蓚€班級學生學生88名,分為2組,對照組(44名)、觀察組(44名),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標準化病人培訓教學方法,對比2組教學效果。結果 觀察組職業(yè)態(tài)度測量量表評分、期末考試卷面分數(sh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臨床各方面能力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標準化病人培訓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可促進該課程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內科護理學;教學;標準化病人
在內科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及關鍵問題為:使用何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尤其是在開展臨床教學實踐階段,能夠使護生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促進護生對內科多發(fā)病、常見病的識別能力以及診斷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在《內科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有效教學方式的應用,加強內科學教學改革,使該學科教學有效性得到不斷提高[2]。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將護生標準化病人(SSP)培訓方式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及效果,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按照抽簽法,抽取本校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學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各班人數(shù)均為44人。按照班級將學生范圍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共44人,性別:男生6名,女性38名;年齡:19~21歲,平均(20±0.4)歲。觀察組共44人,性別:男生5名,女性39名;年齡:19~21歲,平均(20±0.6)歲。兩個班[1]級學生性別、年齡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學生第一學年期末平均成績比較也無顯著性(P>0.05)[2]。
1.2 方法
本次實施的是實驗性研究,開展研究之前,征得學校相關部門的同意,同時征得相關教師、學生的同意,并獲得他們的配合。
1.2.1 制定《SSP內科護理學實踐手冊》、編寫SSP劇本
以相關文獻[3]作為參照,編寫《SSP內科護理學實踐手冊》(簡稱《手冊》),該手冊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大部分:一個部分為對護理體檢涉及的各個步驟過程以及評分標準進行詳細描述,內容主要包含問診內容及評分技巧、體格檢查內容及評分技巧,共60分;一個部分為對護生實施的護理診斷、措施相應評分標準進行詳細描述,分數(shù)為40分。SSP劇本來自內科臨床治療中的常見病典型病例,研究者通過收集這些病例,以SSP培訓要求作為根據,為護生展現(xiàn)病人癥狀、體征等,并通過語言來對病人的病情進行描述。
1.2.2 實施培訓
整個培訓分3階段實施,第1個階段為理論學習: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熟記并掌握相關病史體格檢查、詢問的項目以及相應內容;第2個階段為病情模擬:實施初步病人演示,模擬病人相關體征、癥狀;第3個階段為綜合演示:將病人的相應表情、情緒加入,將病人標準化體征、癥狀與臨床上常見病人的表述、配合相互融合,形成逼真、生動的SSP演示。
1.2.3 SSP考核
開始實施實驗之前,先行統(tǒng)一的SSP考核??己朔椒ǎ河少Y深教師來扮演護生,對SSP行問診、護理體檢,由研究者以《手冊》作為參照,對教師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1.2.4 實踐教學
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教學法開展《內科護理學》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對病例進行分析。在課堂上向護生展示典型病例書面資料,將護生分為幾個小組,組織其展開討論,讓護生書寫并提交病例報告,由教師對報告進行評分,評分結果即為護生實踐課得分。
觀察組應用SSP教學法,即先實施SSP教學,然后再讓學生在SSP模擬的逼真臨床病例中完成考核。SSP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通過何種方式能夠更好地結合《內科護理學》相關知識與《健康評估》相關技能,對內科臨床治療中所面對患者實施問診和重點體檢。然后行SSP考核:護生先閱讀一份該SSP病例簡介,并稍微做些相關準備,然后開始與SSP交談,完成疾病重點問診,行護理體檢,同時通過該兩個步驟完成病史資料的收集,并制訂護理計劃。由教師和SSP以《手冊》作為參照,二者同時實施評分,將二者評分的平均分視為該護生實踐課得分。
1.3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應用到的工具為護士職業(yè)態(tài)度測量量表[4],該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量表共由30條態(tài)度語項目組成,所有項目均表示護士職業(yè)態(tài)度。各項目分值不同。受試者以自身實際情況作為根據,從30條項目中選出最能夠真實、準確反映自身態(tài)度傾向、思想觀點的7~9條項目,相加所選項目分數(shù),在將這個分數(shù)除以所選項目數(shù),所得分數(shù)為最后得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越積極。
1.4 效果評估
①在實踐教學實施前、后,均讓2組護生填寫護士職業(yè)態(tài)度測量量表,對比2組護生最后分數(shù)。本次研究在實驗前、后均共發(fā)放調查問卷表88份,均收回88份,且均為有效問卷表,問卷表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②開展《內科護理學》期末考試,對比考試卷面成績。③以客觀結構化考試模式作為參照,對2組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臨床處置能力、溝通能力、臨床綜合能力幾項指標進行統(tǒng)一考核,各項指標最高分均為1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生能力越高。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0.0作為工具,對數(shù)據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標準差(±s)表示,對比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對比行x2檢驗。組間差異比較有顯著以P<0.05表示。
2.1 兩組護士職業(yè)態(tài)度測量量表評分比較
實驗前,2組護生護士職業(yè)態(tài)度測量量表評分所得分數(shù)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觀察組護生平均評分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2組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表1 2組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注:與實驗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n 實驗前(分) 實驗后(分)對照組 44 6.13±0.53 6.25±0.26觀察組 44 6.16±0.49 7.35±0.19abt 2.539 5.855 P 0.274 0.000
2.2 組間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比較
對照組護生《內科護理學》期末考試平均卷面成績?yōu)椋?7.73±8.36)分,觀察組平均分為(72.30±7.51)分,觀察組分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顯著性(P<0.05)。
2.3 組間護生各方面能力考核結果比較
觀察組護生在健康教育能力、溝通能力、臨床處置能力、臨床綜合能力幾個方面能力考核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生臨床能力評估比較(±s)
表2 2組護生臨床能力評估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觀察組(44人)臨床處置能力指標 對照組(44人)護理決策 5.14±1.53 5.76±1.22a技能操作 6.32±1.74 6.97±1.43a危急狀況反應處理能力 5.86±1.58 6.27±1.27a溝通能力態(tài)度 6.88±1.86 7.35±1.39a交流技巧 6.54±1.27 7.29±1.53a獲得病人健康資料的能力 7.00±1.28 7.96±1.18a健康教育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7.34±1.36 7.96±1.63a教育內容組織能力 6.90±1.31 7.39±1.52a教育方法設計能力 6.92±1.86 7.38±1.18a臨床綜合能力 6.21± 7.42±1.42a
標準化病人(SP)指的是經過訓練,旨在逼真、恒定演示、復制真實臨床情況的人,能夠應用于職業(yè)態(tài)度培養(yǎng)、臨床技能教學、評估等諸多方面[5]。目前,多數(shù)護理院校均選用安排臨床醫(yī)院見習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但教學效果均不太理想。原因為部分院校的護生人數(shù)過多,臨床見習病源往往不足,同時,目前患者拒絕實習護士護理的問題越來越突顯,使護生在見習過程中未能真正參與實踐,其專業(yè)技能無法得到鍛煉和提高。而SP的應用剛好可以解決上述問題。SP為真人,其可扮演臨床治療中常見某種疾病的患者,護生可通過對SP實施問診、制訂護理計劃等來完成見習[6]。應用SP能夠使每位護生均能接觸“病人”,又可用統(tǒng)一的指標對各護生進行評價,這可大大提高護生見習評價的公平性[7-8]。
與公開招募的SP相比,SSP存在其獨特優(yōu)勢:①SSP直接由醫(yī)學知識扎實的護生來當,在培訓過程中,能夠使護生能夠真切體驗患者病情及癥狀,進而使其能夠更好掌握相關病種的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同時,該種培訓所用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所需投入的資金也相對較少;②SSP直接選擇本校中的優(yōu)秀護生來充當,能夠確保教學培訓課如期順利開展,同時,SSP和護生為同學關系,可有效避免護生產生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培訓效果;此外,在接受培訓過程中,護生還能夠對SSP訓練以及指導等提出質疑,及時向教師反饋自身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而使教學方案能夠得到有效優(yōu)化,使存在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③充當SSP的人也是護生,在教學培訓過程中,該部分護生為了能夠更加逼真、準確的扮演好患者,其會更加及時主動、認真地去學習相關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該部分護生的能夠學到更多知識,其專業(yè)知識及技能均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換位思考,使這些護生能夠體會病人的真實感受,因此,有SSP經歷的護生,其護理技能、服務意識會更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觀察組教學過程中應用SSP后,該組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書面考試成績、相關護理能力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合理應用標準化病人培訓,可促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專業(yè)知識及技能。
參考文獻
[1] 張冬紅,王劍英,張朝輝,等.案例教學法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7,15(01):650-651.
[2] 劉少鵬,鄧璐璐.學生標準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擬人聯(lián)合應用于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的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 08(02):88-89.
[3] 朱 平,吳廣霞,郭秀珍,等.教師標準化病人在內科護理學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11(21):207-208.
[4] 賀 蓉.模擬病房及標準化病人在內科護理學實驗課中的教學效果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15(22):118-119.
[5] 王萍麗,郭小蘭,盧丹丹,等.標準化病人考核在成人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及評價[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16(06):407-408.
[6] 麻春杰,董秋梅,張亞軍,等.標準化病人在中醫(yī)內科臨床技能實訓和考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07(01): 73-74.
[7] 李金秋,許小明.標準化病人在“精神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的質性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1(03):507-508.
[8] 劉俊彥,呂學軍,李玉英,等.標準化病人選擇、培訓與應用探索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02(02):54-55.
本文編輯:王雨辰
Standardized patient training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MIAO Jie
(Wuxi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Jiangsu Wuxi 214028,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ed patient training applied in medical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teaching.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5 two class five year system high vocational nursing college students in a total of 88 students as of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44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4).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tandardized patient training,the teach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ccupational attitude measurement scale score,final exam paper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ll aspects of nursing ca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o apply standardized patient training to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Medical Nursing;Teaching;Standardized Patient
R473.5
A
ISSN.2095-8242.2017.32.6317.03
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教育分會全國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內科研究會2015年課題(課題編號: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