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晉
直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道斯被戰(zhàn)友們毆打的場面。不還手,不吭聲,他的臉上傷痕累累,卻轉(zhuǎn)身對中士說:“我沒事?!蔽液軈拹耗切┗蛲榛虺靶Φ浪沟娜说哪抗猓业难劬芡?,我想為他辯解,說出事實真相!我不希望道斯只是紅著眼睛平靜地凝視著中士說:“我沒事,我會繼續(xù)留在軍隊。”縱有無數(shù)委屈與痛苦,縱有千言萬語要傾訴,最后都化為這句令人傷心的話。
被人欺負或受委屈時,我會極力爭辯。我無法像道斯那樣為了堅持自己的信念而委屈自己,我甚至無法體會他內(nèi)心的掙扎。如果可以忍受,是否每次傷心難過都可以一笑而過,都可以像道斯那樣若無其事地說出“我沒事”?
他就是那么善良,寧愿自己默默承受,因為他具有堅定的信仰和一顆堅強的心。
他善良,他與眾不同。若不是從小就生活在充滿家暴與怨恨的家庭里,每次打罵都強烈沖擊著他幼小的心靈,讓他對人性之善充滿深深的渴望,他怎會有如此執(zhí)著的信仰?所有人都說他是懦夫,可我不這樣認為,他的內(nèi)心總有兩個靈魂在斗爭,就像人J陛的善與惡。他拒絕武器,不愿殺戮,他希望戰(zhàn)場上的所有人都能活下來。善良的光輝照耀著他的靈魂,他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堅定著自己的信念。他毫不畏懼,在槍林彈雨中冷靜地尋找傷員,他的眼里沒有戰(zhàn)場,只有應得的善意和幫助,智慧與信仰支撐著他一步步完成任務,兌現(xiàn)諾言。具有這樣堅定的信念,才會有這樣勇敢的心。
幼時的道斯在游戲中誤傷了哥哥,父親與母親的反應截然不同。我能感受到道斯望著墻上圖片時深深的悔意,試想,如果那時他父親的鞭子真的打在他的身上,估計我們也見不到后來那個勇敢救助傷員的英雄了,惱怒的父親只會收獲一個叛逆和內(nèi)心充滿仇.恨的兒子。真正的善能引導善,我很敬佩那位母親的智慧:她能感受到孩子內(nèi)心的懺悔,不僅安慰孩子,還告訴他對待生命的正確態(tài)度。在強烈的感染下,語言成為強大的武器,可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也可以讓人的精神力量更強大。
談到父親的家暴時,母親回答:他不是憎恨我們,許多時候他是憎恨自己。八九歲的孩子雖不懂這些話的內(nèi)涵,卻在內(nèi)心埋下了“理解與善意”的種子。熟睡時被戰(zhàn)友群毆,他卻回報戰(zhàn)友以理解與善意。這也是為什么他寧愿自己承受一切的原因吧。
在法庭上,道斯面對法官真誠訴說自己的信仰:“現(xiàn)實世界已經(jīng)支離破碎,我只是想努力拼湊一些自己的完整,難道這也有錯嗎?”這些話令法官動容。軍隊要求服從與執(zhí)行,違抗命令是無法接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能理解上司為何一定要讓道斯離開,也理解上司的決絕。的確,軍隊中有許多信仰上帝的教徒,為什么只有你不肯拿槍?實際上,道斯的價值觀與信仰并非僅來源于宗教教義,更多的來源于家庭教育與母親的愛。他支離破碎的世界更多來自家庭體驗,來自溫柔善良的母親和帶著心靈創(chuàng)傷的父親,“一戰(zhàn)”的疼痛已深深嵌入這個家庭里,揮之不去,讓幸福支離破碎。
人不是生來就為善或為惡,成長中的各種體驗造就了人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愿意花費多少時間了解自己呢?專心做一件事情、專心愛一個人都是一場修行。忍受寂寞孤獨的時光,隱忍各種不被理解的折磨與苦難,正如道斯的信仰。專心愛一個人需要做很多事,專心做一件事需要愛許多人。
信仰、倫理、人性,這些抽象的東西,在道斯的大愛下顯而易見。他讓我懂得:堅守信仰的背后,是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
教師點評
影片一開始吸引我們的便是道斯被毆打的片斷,小作者飽含深情的敘述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對于一個少年來說,通過一部電影來討論戰(zhàn)爭對人性、家庭對人的心靈世界的影響的難度是很大的。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首先被電影中的人物遭遇深深吸引、感動,因為內(nèi)心受到震撼而引發(fā)對電影主題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一定不是空洞的無病呻吟。
觀影是一種體驗,思考是一種成長。對我們來說,明白“堅守信仰的背后,是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的價值已經(jīng)遠遠大于電影本身帶給我們的感官享受。
(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