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明
(北京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第二院區(qū),北京 101100)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調(diào)查及相關因素的研究
張小明
(北京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第二院區(qū),北京 101100)
目的 了解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變化,探討其相關因素。方法 應用自我導向?qū)W習評定量表及自設問卷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后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高于實習前(P<0.01),實習前學習資源、學習動機、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與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實習后小組學習、實習經(jīng)歷、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臨床小講課與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結論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適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導向?qū)W習。
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
自我導向?qū)W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是指學習者在不論有無外力的幫助下,主動判斷自身學習需要、制訂學習目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zhí)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的過程[1]。為了適應護理學發(fā)展的需要,及時掌握最新的護理知識,學生不僅需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新的學習觀念,更重要的是獲得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各種能力,特別是自我導向?qū)W習的能力[2]。我們調(diào)查了1所護理院校高職學生臨床實習前后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及相關因素,從而為護理教育者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措施培養(yǎng)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提供依據(jù),現(xiàn)介紹如下。
1.1 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所護理院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級高職護理學生(高中起點)共195名為研究對象,全部為女生,平均年齡(19.51±3.25)歲。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工具 采用現(xiàn)場填寫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問卷包括兩部分:(1)自設的護理學生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學生的性別、年齡、年級、學習資源、學習動機、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小組學習、實習經(jīng)歷、病史采集、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臨床小講課。(2)自我導向?qū)W習評定量表(SRSSDL):由Williamson教授研制,為自評量表,包括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每個維度12個條目,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分為總是、經(jīng)常、有時、很少、從不,分別計5~1分。所有條目均為正向計分,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學習的想法和感受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答案。量表的總分為5個維度所有條目得分總和,范圍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越強[3]。
1.2.2 調(diào)查方法 于2015年6月—7月學生入院進行臨床實習前,以班級為單位,遵照自愿參加調(diào)查的原則現(xiàn)場填寫問卷,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95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于2016年6月—7月在醫(yī)院實習后,以相同的班級為單位,遵照自愿參加調(diào)查的原則現(xiàn)場填寫問卷,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95份,收回有效問卷19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學生的一般資料采用百分比、平均分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相關性分析。
2.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情況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見表1。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執(zhí)行較好(總是、經(jīng)常)的前6個條目見表2。
表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s,分)
表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s,分)
維度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總分t P 2實習前40.17±4.02 37.74±3.55 42.16±4.78 38.13±5.62 44.82±5.16 03.02±20.232實習后43.29±6.23 40.21±3.09 46.57±5.12 41.26±5.79 48.83±6.20 19.76±22.76 3.27 3.73 4.07 3.61 5.07 17.33<0.01<0.01<0.01<0.01<0.01<0.01
表2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后自我導向?qū)W習執(zhí)行較好的前6個條目
2.2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在實習前,以護理學生一般資料的11個方面為自變量,以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學習資源、學習動機、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見表3。
表3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3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前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s,分)
因素學習資源人數(shù)r P少0.732<0.01學習動機一般豐富不明確較明確很明確0.819<0.01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 無有21 113 61 23 124 48 83 112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188.12±21.33 201.29±22.67 215.68±19.84 180.17±26.34 205.73±21.19 214.52±20.83 190.15±23.23 210.46±24.810.653 <0.01
2.3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在實習后,以護理學生一般資料的11個方面為自變量,以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小組學習、實習經(jīng)歷、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臨床小講課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見表4。
表4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4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單因素分析(±s,分)
因素小組學習人數(shù)r P從不偶爾經(jīng)常0 0.774<0.01實習經(jīng)歷0.478 <0.01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無有從不0.627<0.01臨床小講課偶爾經(jīng)常從不偶爾經(jīng)常13 182 0 195 0 133 62 11 167 17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199.38±23.29 225.79±19.74 -219.76±22.76 -203.58±27.43 212.63±21.73 197.13±18.79 207.60±26.41 210.47±23.46 0.817<0.01
3.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分析
3.1.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前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實習前具有一定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適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導向?qū)W習。5個維度中,人際關系技能得分最高,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意識到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通過與他人的有效交流,分享學習信息、完成學習任務。
3.1.2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通過臨床實習,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5個維度的得分和總分較臨床實習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這可能因為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通過臨床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參與對病人的整體護理,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意識、規(guī)范了學生的學習行為、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評價、鍛煉了學生的人際關系技能。同時,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病人的病情瞬息萬變,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向帶教教師和同學求助,以便更好地護理病人,解除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實習后,參加小組討論的人數(shù)比例明顯增多,這可能與臨床護理工作特色有關,當在臨床中遇到疑難病例時,一般采取由帶教教師組織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提出該病例可能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完成對病人的整體護理。
3.2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相關因素分析
3.2.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前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相關因素分析(1)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前學習資源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學習資源豐富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較高,所以教師在護理教學中應通過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及有利于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的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4]。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資源獲取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提出問題,采用PBL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培養(yǎng)學生獲取學習資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學習動機越明確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越強。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在護理教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幫助學生形成學習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可以使學生直接面對問題并認識到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責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4],提高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3)表3顯示,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有自我導向?qū)W習經(jīng)歷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更強。在護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導向?qū)W習意識,從而幫助學生盡快提高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
3.2.2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臨床實習后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相關因素分析(1)本研究結果顯示,小組學習是提高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的策略,其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經(jīng)常參加小組學習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更強。這表明小組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5]。(2)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經(jīng)歷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有實習經(jīng)歷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更強,這可能與在實習過程中有著豐富的病例資源有關。在參與臨床護理的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護理理論知識水平及操作水平[6]。(3)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是否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總分呈正相關(P<0.01),即經(jīng)常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更強。健康教育能力是護士在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以學生為主體對病人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采用多媒體和床邊教育相結合的形式,旨在增強健康教育的效果,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培養(yǎng)臨床實用型護理人才[7]。(4)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小講課與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呈正相關(P<0.01),即經(jīng)常參與臨床小講課的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更強。帶教教師在臨床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資料,這些資料以病例分析討論的形式被用于臨床小講課中,極大地豐富了臨床教學資源。在臨床小講課中,帶教教師以臨床問題為討論的核心,綜合運用提問式、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病例分析討論,不僅深化了學生對臨床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在病例分析討論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起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作用。采用臨床小講課的教學方式,注重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8]。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適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導向?qū)W習。在臨床實習中,教師可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提高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幫助其更好地適應臨床護理的需要,早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
[1]Cheng SF,Kuo CL,Lin KC,et al.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testing of a self—rating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lf——directed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Stud,2010,47(9):1152-1158.
[2]蔣冬花,吳艷平,肖亮,等.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與臨床溝通能力的相關性[J].護理研究,2013,27(12):3885-3886.
[3]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導向?qū)W習評定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1-1213.
[4]沈王琴,胡雁,史亞琴,等.護理專業(yè)本科學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32-135.
[5]張傳霞.小組學習法在高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20):62-63.
[6]彭清英.學生實習期間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實用護理雜志,2001(8):58-59.
[7]張雅麗,汪小冬,蔡俊萍.護理本科實習生對病人實施個體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2,26(1):107-109.
[8]徐瓊,鄧文娟,凌均桑.臨床小講課對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作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9,29(6):106-107.
G526.5
B
1671-1246(2017)16-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