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梅
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各種形式。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要求系統(tǒng)化。中學生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好的閱讀技能,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不僅要充分發(fā)揮挖掘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的潛力,而且要注意提高閱讀技能和消除閱讀技能和障礙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方法探討能力培養(yǎng)
在我們從事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知道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伴喿x理解的準確率低,閱讀速度進程慢”,其主要根源在于他們沒有掌握相應的閱讀技能,不了解獲取文章信息的有效方法,不具備應有的應試技巧。閱讀不是―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活動,需要多種閱讀技巧的相互配合;閱讀也是一個判斷、推理、歸納、總結的過程。因此,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技巧是成功的關鍵。
一、導讀是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的指導。
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涉及到天文地理、歷史人物、環(huán)境保護、自然災害、工作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體育衛(wèi)生、人權、政治等各個領域。體裁有記敘、書信、日記、小品、戲劇、傳記、詩歌、說明文等。教師在導讀過程中,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不同內(nèi)容和不同體裁,適當?shù)刂v解一些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獲取信息的興趣和欲望。在導讀方面也運用電教媒體的多樣性、趣味性、藝術性、直觀性,通過“聽――想――說”或“看――想――說”的方式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引導學生自覺參與、主動嘗試,并巧妙運用靈活、多樣化的導入方法引入新課,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
二、掠讀是由閱讀目的所決定的。
在進行掠讀時,學生不需要詳盡地理解所讀材料,只是了解閱讀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學生快速瀏覽全篇,領會主旨或抓住主要內(nèi)容。學生可以跳過細節(jié),跳過不重要的思想和例子。掠讀是一個人可能達到的最快的閱讀速度。例如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想在五分鐘內(nèi)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或者想在考試前幾分鐘內(nèi)將要考的內(nèi)容再復習一遍,都可以用掠讀的方法。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練習時,教師先安排幾分鐘讓學生進行掠讀,然后用課前設計的十個主要信息的正誤判斷題,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做出正誤判斷,用以檢查學生略讀的理解程度。掠讀通??梢酝ㄟ^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1)抓住段落特點。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各個段落組成的,而每個段落都是題綱的要點,只要抓住題綱的要點,也就抓住了整個段落的意思,才能迅速地獲取閱讀信息。(2)抓主題句。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主題句是表達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個段落中關鍵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題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段落的綱。教師可讓學生找出每段的主題句,進行歸納總結,增加學生理解的深度。
三、檢索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掠讀是學生從閱讀材料中獲得大意,其目的是了解閱讀內(nèi)容的概要。檢索讀是從閱讀材料中尋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掠讀是學生事先對閱讀材料一無所知,而檢索讀則是在對閱讀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進行了檢索讀時要求學生在五分鐘內(nèi)找到有關信息,即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然后請學生個別回答。檢索讀可應用于閱讀教學之后而進行的練習,檢索讀的步驟如下:(1)學生要時刻清楚地記著自己要尋找的特定信息。(2)學生應迅速沿著文章自上而下掃視,時刻期待所找信息從未讀部分顯現(xiàn)出來。(3)若找到信息,應該仔細看一看,證實所找信息是否確實。在檢索讀時,心中帶著問題,看一看文中是不是有問題的答案。
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特別是在掠讀或檢索讀時,如果遇到不懂的詞或句子,手頭又沒有辭典的情況下,怎么辦?這時學生可利用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這叫猜在詞閱讀。要培養(yǎng)學生高效的閱讀能力就要學會利用生詞的上下文去尋找猜詞懂意的線索。后文的閱讀往往能澄清整段的意思,對整段意思的理解又反過來為理解生詞提供了整體背景,使學生的猜測有了可尋的線索。
掃清語言障礙是細讀的首要任務,在經(jīng)歷了前面的掠讀和檢索讀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大意和思想有了整體的理解,但是對于一些句子和單詞的意思,也就是細節(jié),還不是很清楚,這時教師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即細讀。
四、教師先順課文講解,讓學生理解生詞詞義和結構表達的意義。
這部分的指導常常是語言點的講解和句子表達的語法意義。教師可對語言點進行對比、區(qū)別和舉例,對句子的結構進行了語法分析和判斷。這樣做可以掃清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語言障礙。然而,在上精讀課時,教師單純的語法講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整個課堂教學氣氛過于死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的積極性未能調(diào)動起來。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讓學生理解語言的意義、段落及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對篇章結構及更深層次意義的理解。教師在細讀過程中,應設計一些具有推理性、概括性、評價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培養(yǎng),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推理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圖表,進行階段訓練。在圖表中把課文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分析、總結和概括,并揭示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使學生能夠深入到課文的內(nèi)部結構中理解課文,理解作者意圖,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都是在大量閱讀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的。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各種形式。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要求系統(tǒng)化。中學生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好的閱讀技能,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不僅要充分發(fā)揮挖掘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的潛力,而且要注意提高閱讀技能和消除閱讀技能和障礙。只有熟練掌握英語閱讀技能的學生才能高效率地閱讀。這樣的閱讀活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動機,滿足他們學習英語的成就感,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