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戴利
一想到動物界的多彩多姿,人們腦中會立刻浮現出色彩繽紛的動物畫卷:鸚鵡的七彩羽毛或者熱帶魚的華麗鱗片。哺乳動物的體色往往比其他的動物種類來得低調,但有些卻是鮮明的黑白色。
高度對比的黑白圖案有何作用?這種顏色設計的功能并不很清楚。斑馬身上條紋究竟意義何在,此問題已困擾科學界超過一世紀之久。
為了解開謎團,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野生生物學家提姆·卡羅花費十多年時間研究坦桑尼亞的斑馬,為了找到正確答案,他排除了一種又一種理論──條紋無法為斑馬保持涼爽,條紋也不是用來躲避掠食者。2013年,在非洲大草原上,卡羅放置了一些捕蠅器,把它們用斑馬皮覆蓋起來,同時將另外一些捕蠅器用牛羚皮覆蓋,以進行比較。他發(fā)現,蒼蠅似乎不喜歡落在條紋上面。進一步研究之后,他得出的結論是:條紋能幫助斑馬免于受到病媒蠅的傷害。
黑白體色或許不像華麗鱗片一樣吸引眾人目光──但對于長了這種皮毛的哺乳動物來說卻大有好處。
對于熊貓體色的最新見解,來自對其身體各部位的分別研究。黑色耳朵意味著兇猛,而清晰的黑眼圈則有助于辨認個體。熊貓軀干的白色能在雪地上起到保護色的作用,黑色四肢能助它躲藏在樹林中,這是因為它們以竹為生的飲食習慣而衍生出的折衷辦法。竹子無法為熊貓?zhí)峁┒咚璧淖銐蛑荆运鼈兊迷谘┑乩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