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君書法集評
陸明君的書法史研究具有扎實的功底,他在吉林大學古籍所師從叢文俊先生,受到了系統(tǒng)的治學訓練。其專著《簠齋研究》,在資料的收集挖掘、對陳介祺學術貢獻的概括評價、對金石學等相關知識的了解運用等方面,都顯示出成熟的手法和寬闊的視野。近年來,他又把精力集中在對魏晉南北朝碑別字的專題研究上,在趙之謙、羅振玉的基礎上將這一課題推向更加細致和深入,而且超越了具體應用現(xiàn)象,從文字學和文化背景上進行分析闡述,使這一問題更具有學術價值。陸明君用自己的治學方法和路子證明,沉潛和堅持是一個從事學術研究者必備的素質(zhì)和心理準備。
—劉恒(中國文聯(lián)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
古人論畫謂“氣韻非師”,好的學者書法也是如此,以文氣為高,由積學而臻妙,非可與雕蟲弄技者道。明君兄是書法家中的學者、學者中的書法家,他的書法是學養(yǎng)情懷的自然流露,兼碑帖之長而自成一種清雅、簡古、蕭散的個人面目,于當代中青年書家中,足稱一時之選。
陸明君 朱敦儒《好事近》 34×41cm 紙本 2017年釋文: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jié)?;钣嬀G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其一。漁父長身來,只共釣竿相識。隨意轉(zhuǎn)船回棹,似飛空無跡。蘆花開落任浮生,長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風雨,都不曾聽得。其二。朱敦儒《好事近》二首。明君。鈐?。宏懨骶ò祝?乙未作(朱) 自牧(朱)
—曾翔(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
篆刻研究所所長)
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書家,無疑是當代書壇最活躍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書家適逢當代書法發(fā)展的契機,并從探索走向成熟,主宰了當代書法的大半江山。而這個群體的代表性書家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伴隨著困惑與苦惱,能否繼續(xù)發(fā)展,躍上一個新高度,則是關鍵所在。而制約他們的核心問題并不是源自書法本體的技術層面,而是修養(yǎng)與心態(tài)。從這個切入點來考慮,這個群體中最具發(fā)展后勁的,應是有著扎實創(chuàng)作基礎又具有全面修養(yǎng)者。而陸明君以其創(chuàng)作和研究上的雙棲成果,成為了這個群體中的典型個例?!瓫]有文化修養(yǎng)的書法家只能是一個寫字匠。而陸明君的文化根基打得很厚實,其知識結(jié)構不僅在書法方面,在歷史文獻、金石學、文字學、美術學等方面均有涉獵,這從其論文與著作中足可見證。而陸明君又并不是那種掉書袋類型者,他是極有才情的,所以既長于考證類文章,又能從心于當代書畫批評。也正是他的諸多兼容,才有了不凡的創(chuàng)作能力。而最難得的是,其有虛曠的心胸,不驕不躁,淡然于名利,既能靜篤于學術,又能放浪游心于筆墨中,體現(xiàn)了學人的求真風骨與藝術家的爛漫情懷。在當代書法充斥浮躁之風、文化品性嚴重缺失、后勁不足的背景下,我們從陸明君這里看到了希望,因為他代表了當代一批受過系統(tǒng)專業(yè)及學術訓練的中青年書法精英,已開始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并展示出強勁的發(fā)展勢頭。
—楊鎖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陸明君在書法上的造詣是多方面的。不僅在學術研究中成果豐厚,具有自身的研究領域與特色,在碑別字及金石學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與獨到的見解,而且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突出的才能,其各體兼工,風格雅正,并具有個性與新意。其對古代經(jīng)典作品的深度挖掘、技法的純正與豐富、作品的書卷氣與人文內(nèi)涵等方面,都顯示出其不懈的努力。并以理論為導向,在把握、塑造書法的格調(diào)上,體現(xiàn)出獨具的見地與思考。
—呂金成(《印學研究》主編)■
責任編輯:韓少玄
陸明君 前賢論書句 34×34cm 紙本 2017年
陸明君 蘇東坡詩 34×34cm 紙本 2017年
陸明君 歸去來辭 34×100cm 紙本 2014年款識:晉陶淵明《歸去來辭》,陸明君書。鈐印:陸氏(朱) 明君之鉨(白)
陸明君 節(jié)錄《滕王閣序》 34×100cm 紙本 2014年款識:節(jié)錄《滕王閣序》,陸明君。鈐印:陸氏(朱) 明君之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