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功
(福建省上杭縣茶地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364222)
上杭縣地處福建西南部、閩西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丘陵起伏,溝壑交錯,地形多樣,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年均氣溫19.8℃,干濕季節(jié)分明。以黃、紅壤土為主,適合種植各類柚子,其中蜜柚為上杭縣名優(yōu)果樹之一,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但蜜柚種植管理中存在果園基礎設施薄弱、管理粗放等問題。根據(jù)當?shù)孛坭稚a實踐,總結其高產栽培技術,為提升蜜柚種植水平提供參考。
選擇酸性土壤、土層深厚、肥沃的地塊種植,且地塊坡度低于20度,以東南、南向或者東向走向為佳,同時要求道路、排灌、蓄水等附屬設施配套完善。
一般以2-4月春梢萌芽前栽植為宜。株行距5 m×5 m或4 m×6 m,折合每667 m2種植30株左右。
定植前挖1 m見方的大穴,底層放稻草10 kg后撒石灰0.3 kg,回填表土,踏緊稻草后將農家肥60 kg和土充分拌和,培成高出地面30~40 cm的土堆。將蜜柚根沾濃稠黃泥漿后種植于土堆的中間,壓實土層,使根系舒展同時與土層密切接觸。定植后整理好窩盤,做成中間低外圍高,以利灌足定根水,最后覆蓋稻草。定植后半個月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直至成活。
為改善種植生態(tài)條件,全園套種綠肥或實行自然生草栽培,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降低土壤溫度,減少暴雨對表層土壤的沖刷,提高柚園土壤肥力。
每年中耕3~5次,中耕時結合除草,于每年的9-12月在種植穴外挖條溝,分層壓埋土雜肥、雜草、石灰等,以改善土壤酸、粘、結等不良理化性狀,為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通氣、保水、保肥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
當年生幼樹,于3-8月每月施肥1次。第2年后在春、夏、秋梢的梢前梢后各施肥1次,做到“勤施薄施、少量多次”。投產樹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2、3月進行,株施腐熟人糞尿25 kg、尿素0.5 kg,以促梢生長;第2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株施腐熟人糞尿25 kg,噴施1%過磷酸鈣浸出液,以穩(wěn)果實;第3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人糞尿50 kg、硫酸鉀復合肥0.5 kg,以促果實膨大;第4次在果實采摘后,施尿素0.5 kg、硫酸鉀0.2 kg、腐熟人糞尿50 kg,以恢復樹勢。
蜜柚樹常年翠綠,生長量大,掛果期長,結果量大,對水分的要求高。特別是在果實生長盛期對水分最為敏感,而上杭縣蜜柚掛果期剛好是夏、秋兩季,天氣干旱少雨,需進行適時灌溉,偶爾有雷陣雨和臺風雨,要盡快排水。
因地制宜,因樹修剪,促抑得當,促使樹體通風透光、立體結果。
培養(yǎng)矮化自然開心樹形。種植當年定干高30~50 cm,培養(yǎng)3、4個主枝,并依各次梢的生長特點科學控梢。
幼樹:輕剪為主。選定類中央的延長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長枝,對其進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調節(jié)各主枝之間生長平衡。除對過密枝群作適當疏刪外,內膛枝和樹冠中下部較弱的枝梢一般應保留。
結果樹:春梢是主要結果母枝,其次是秋梢。因此,生長季節(jié)要抹除夏梢有利于保果,抑制冬梢減少養(yǎng)分消耗。為保證有足夠的養(yǎng)分供應,要適當抑制春梢生長,即疏去樹冠頂部生長過旺的春梢,使養(yǎng)分供應相對集中,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修剪一般以冬季修剪為主,先疏除枯枝、病蟲枝、交叉重疊枝及晚秋梢。樹冠內部的無葉枝、下垂枝都是良好的結果母枝,在修剪時掌握“頂上重、四周輕、外沿重、內膛輕”的原則。盡量保留樹冠內膛枝條,疏刪頂部和外圍的密集枝,使樹冠內部通風透光,對長勢衰弱的要回縮修剪,疏去過多的無葉枝、衰弱枝,促生健壯春梢,復壯樹勢。
蜜柚病蟲害較多,常見的有螨類、蚧類、潛葉蛾類、炭疽病等。防治上應根據(jù)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用物理、生物防治為主,結合噴藥防治:①農業(yè)防治,結合冬季清園噴施石硫合劑,減少越冬病源。②生物防治,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每棵樹上掛1盒捕食螨,以螨治螨。③物理防治,7月下旬開始,每6700 m2果園裝1盞頻振式殺蟲燈,燈下置一大盆水,添加少量柴油,誘殺吸果夜蛾、卷葉蛾等成蟲。④化學防治,一是盡量多用土農藥防治,如用石硫合劑防治螨類,洗潔精300倍液加敵百蟲800倍液防治粉虱;二是多用復合型農藥,如用77%可得粉劑、80%大生M-45粉劑防治真菌性病;三是應用高效、低毒、低殘農藥,如吡蟲啉粉劑、撲虱靈粉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