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旄節(jié)付雄才,百越南溟統(tǒng)外臺(tái)。
身在絳紗傳六藝,腰懸青綬亞三臺(tái)。
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
聞道楚氛猶未滅,終須旌旆掃云雷。
鏈接
唐宋時(shí)期,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shí)間處于“一口通商”局面,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的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清朝時(shí),中國與南洋和波斯灣地區(qū)有6條定期航線,都集中在廣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條航線叫“廣州通海夷道”。沿著這條航道,無數(shù)“南海一號(hào)”“哥德堡號(hào)”以廣州為起點(diǎn),蜿蜒浩蕩一路前行,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東非和歐洲,途經(jīng)100多個(gè)國家和地區(qū)。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為珠江的“大舶參天”和“萬舶爭先”壯觀貿(mào)易景象賦詩:“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