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亮相】
前 進(題目只用一個詞語,缺乏文采和高度)
◎韓章熙
歲月流淌,劃過歷史的天空,一個個偉大的靈魂穿越時空向我們走來,他們娓娓講述前進的內涵:前進是一種昂揚的心態(tài),前進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前進是催人奮進的號角。(有意識地領起全文,但“前進”的三點內涵缺乏層次,不具統(tǒng)一性。)
秉筆直書寫春秋,愛憎分明,唯見天地間傲骨。(語言凝練,但“愛憎分明”和“傲骨”不能等同于在苦難中前進,用詞不夠準確,且沒有點明二者和“永不言棄”之間的關系。)李陵事件讓漢武帝龍顏震怒,朝堂百官無人敢言,只有他毅然站出,直言申辯觸怒龍顏被壓天牢。身受腐刑這對他來說可謂是奇恥大辱,在那漆黑牢獄里,他想用死來洗刷恥辱。(這屬于“前進”的背景,不必展開。)突地,一道閃電劃過,震耳的雷聲將他驚醒他猛然醒悟:自己不能死,因為還有大愿在等待著實現(xiàn),(是什么讓他在苦難中前行,才是重點,卻只用“一道閃電”含糊帶過。)他用手中的筆留給后世一段公正的歷史,他于黑暗中前進,在苦難中前進,終成“史家之絕唱”。
車轔轔,馬蕭蕭,旌旗遮蔽了無邊的天月,兵戈如林,重兵壓境,你卻面色冷靜。官渡一戰(zhàn),以少勝多,你答拜袁軍。登臨碣石揮鞭賦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蹦阈南堤煜陆y(tǒng)一,知名之年卻仍舊戎馬倥傯,即便前方的道路再崎嶇,依然身著戰(zhàn)袍前進。(讓讀者迷失在華麗的辭藻中,是鎮(zhèn)定,是才華,是不忘初心,還是無畏?它們是如何體現(xiàn)了“前進”的怎樣的內涵?)
一場大病無情奪去了她說話的權利,失聰也讓她無法與常人交流,就這樣,聾啞成為了她青春的羈絆,可她卻從未放棄追夢的腳步,多少次的失敗就會有多少次跌倒后的爬起,前進、前進、前進,這是她心中堅定的信念。終于,在汗水與眼淚的揮灑后,她站上了春晚的舞臺,華麗的舞姿,輕快的腳步,雖然花開沒有聲音,但它依舊驚艷,她就是邰麗華。(是什么讓她沖破羈絆戰(zhàn)勝了命運?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
先天性的運動神經(jīng)細胞疾病剝奪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權利,但是他提出的宇宙論影響了整個世界?;艚穑粋€僅靠著幾根能動的手指和兩只可以活動的眼睛,不斷前進,最終改變了人生,(重點不是疾病和他本身的殘疾,應該是他前進的具體表現(xiàn)和他能夠在如此境況下前進所體現(xiàn)出的人性的光輝。)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價值。對于海倫·凱勒來說,命運的天秤從未偏向她這一側。在那個無邊黑暗、寂靜無聲的世界里,海倫從未放棄過對知識、對外面有聲有色世界的渴求。自從她領略了自然之神奇,她的心中就永遠充斥著一個聲音:我要向命運挑戰(zhàn),我絕不妥協(xié)。她的前進精神、她的貢獻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聾啞人。(海倫·凱勒和霍金之所以放在一起,是有共性還是有所不同?可以整合。)
“前進,前進,前進進”它是我們民族昂揚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它是振奮人心的號角聲,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向前拼搏。讓我們吹響這聲號角,讓中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吧!(能回扣總結,但口號不如哲理的分析更有震撼力。)
【診斷分析】
本文有堆砌辭藻的毛病,開頭尚能領起全文,切合主題,明確中心,但主體部分的材料顯然沒有考慮到運用材料的意義。在材料敘述過程中,沒有圍繞核心“前進”展開,對人物“前進”之前的背景敘述過多,屬于無效成分,可以刪去。針對材料的評價沒有扣準“永不言棄的精神”,重語言的華麗,忽視了論據(jù)的論證力度,論據(jù)華而不實。
從結構上來看,首段“他們娓娓講述前進的內涵”領起了全文,但首段的“前進是一種昂揚的心態(tài),前進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前進是催人奮進的號角”并沒有起到領起分論點的作用,主體部分的并列并沒有從不同的角度對“前進的內涵”做比較完整的闡釋,且每一部分并沒有比較明確的中心句。語言優(yōu)美但沒有靈魂,注重了形式的完整,忽視了思路內涵的統(tǒng)一。
【升格策略】
要讓文章有清晰的思路,可以采用并列式,但各個部分應該能對“前進的內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釋,辯證統(tǒng)一;也可采用遞進式,展開層層深入的分析,挖掘出“前進”的內涵和意義。
考場上作文要檢測的,本質上還是兩樣東西:一是思維的水平,二是表達能力。因此,考生必須有正常的理性、邏輯和思維。
在高考議論文的寫作中,考生的思想深度和思辨能力首先體現(xiàn)在通過思考分析講清楚某個問題。要能理性地表達個性思考,展示出自己的思維水平和表達能力,要有兩點意識:一是整體意識。全文緊緊圍繞核心觀點展開,文題之間、首尾之間、段段之間、句句之間都要注意彼此的照應和邏輯,這樣才能使文章渾然天成。定義也好,內涵也罷,表述務必深入透徹。不要超高度概括,含糊其辭,可以采用加定語和狀語等修飾語的方式,用具體內涵代替空洞定義和評價,自圓其說,自成一體。二是詳略意識。有利于表達核心觀點的材料,要不惜筆墨,可以采用因果分析、追問、類比、對比等方法深入挖掘;至于那些游離于自己核心觀點之外的內容,要懂得割舍,不能留戀于辭藻,以辭害意。
【升格作文】
勇往直前 人生無頂峰
◎韓章熙
屈原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币粋€人無論成功與否,無論學問深淺,都不該滿足于現(xiàn)狀,沉溺于憂傷,或沉迷于自我的贊嘆。只有前進才是生命的主旋律。前進對于我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詞語,更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否定、不斷重建、不斷超越的過程,勇往直前,人生無頂峰。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有勇敢地邁出這最難的第一步,才會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才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世界。面對冰冷復雜的金屬儀器和全身癱瘓的雙重考驗,霍金開始時是茫然無措的;被無聲的黑暗世界所囚困的海倫·凱勒,就連簡單的讀寫也成了她遙不可及的夢。但是他們最終都擊敗了命運,屹立在了人生的最高峰,是因為他們擁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并敢于邁出第一步??绯鲞@一步,霍金解開了浩瀚宇宙間關系的謎團,造福于人類;跨出這一步,海倫·凱勒感知到了生命賦予的強大求知欲,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價值。
但在邁出這一步之后,多數(shù)人的耐心會在有限的嘗試和反復實踐后消失殆盡,旋即又步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老路中去,生命的潛能也便在這輪回與循環(huán)中消耗殆盡。唯有如司馬遷十幾年跋山涉水,嘔心瀝血,用手中的筆書寫黑暗的不公,只為留給后人一段公正的歷史。他在黑暗中不斷前進,在侮辱與苦難中勇往直前,終成“史家之絕唱”。這前行之路充滿著痛苦、無助與寂寞,所以說“天道酬勤恒者勝”。前進之路誠然痛苦,堅持下去才會成為絕崖之上的絢爛之花。
拼搏之后必有回報,可是那微不足道的成就往往會蒙住我們的雙眼。在品嘗到鮮花和榮譽的甘甜后,不復回頭,漸漸地就會像那偏離軌道的飛船,離終點越來越遠。而志向遠大的人,只會把這短暫的喜悅作為中途的驛站,待稍作調整后便會重新上路,奔向更遠的地方。無論是李云迪亦或是朱婷,他們都曾有過輝煌的時刻,但是攀上高峰的兩人又選擇了兩條截然相反的路:一個稍稍滿足就將目光轉向了別處,一個繼續(xù)前行奔赴更遠的戰(zhàn)場。他們最終的結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人生就是一個前進的過程,有句話說得好:“既然來到這個世上,何不痛快走一遭?!敝挥袉⒊蹋赂业剡~出第一步,才有機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選擇堅持,才能取得輝煌成績;只有勇往直前、繼續(xù)攀登,生命的潛能才會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只有這樣,待到回首來時路時,我們才會對當初拼搏過的自己說:“謝謝!”
【升格小結】
升格后的文章,論據(jù)分析透徹,論證層層深入。首段指出“不滿足”“不沉溺”“不沉迷”整體上領起了主體部分的三個片段,且指出前進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否定、不斷重建、不斷超越的過程,勇往直前,人生無頂峰”,內涵把握準確、深刻。主體部分采用了遞進式的結構,能夠從勇敢邁出第一步,到不沉溺于嘗試的失敗和苦痛,不沉迷于成績和自我滿足,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一氣呵成。使用論據(jù)時,既有霍金、海倫·凱勒事例的整合,又有司馬遷單個事例的縱向剖析,還有李云迪、朱婷正反的對比,保證了論證的多維角度和深刻性。
文章的整體語言用詞比較考究,開頭和結尾屈原和史鐵生及“天道酬勤”名言的引用都恰到好處,緊扣話題,“偏離軌道的飛船、驛站”等比喻及整句的運用形象,凝練生動的語言使文章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