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文
劉桂花被選進花鼓劇團前,團長正為找不到適合的演員而著急。團長一眼見到劉桂花,感覺她像極了王美蓉。團長迫不及待地跟劉桂花講戲,講《站花墻》,然后讓她試唱“風吹楊柳條條線,雨灑桃花朵朵鮮”。雖然調(diào)唱準了,但沒有韻味,團長望著劉桂花說,你要是能入戲就好了。
什么是入戲?只上過小學的劉桂花不懂入戲,接過話問團長。
這入戲嘛,打個比方說,你不是劉桂花,而是王美蓉。團長打住話,想了想,試著問,你在農(nóng)村可有未婚夫?
劉桂花臉一下紅到脖子根,抿著嘴,搖了搖頭。團長輕松一笑,說,那就好,你把楊玉春當作你未婚夫,試想想,他因為落難來投靠你家,你父親不但不認,反而將他趕出去,他無依無靠,只得出家做了道童,你知曉這些委曲后會是一種什么心情?
團長的開導果然奏效,劉桂花再試唱“春風不入珠簾里,美容何日轉(zhuǎn)笑顏”時,一顰一蹙,神韻就出來了。團長一高興,拍手道,可以排戲了。
更出乎團長意料的是,劉桂花一見扮演楊玉春的李新華,一臉羞澀,滿眼含情,鑼兒鼓兒還沒有響,她的魂就入到戲里去了。
王美蓉站在花墻內(nèi)側(cè),與隔著花墻的落魄公子楊玉春,先是互訴衷腸,繼而饋贈定情之物──
“忙在胸前摸一把,素珠落在手中存。此物不是無價寶,聊表玉春一片心?!?/p>
“忙將頭上摸一把,取下金釵一點紅。金釵紅,金釵紅,金釵上面兩條龍,一條好比楊公子,一條好比王美蓉,相公帶回收藏好,見它如見王美蓉……”
劉桂花不僅把程式化的招式演得中規(guī)中矩,而且把一個大家閨秀的端莊嫵媚,對愛情的大膽追求演繹得淋漓盡致。戲里該有的,她表演出來了,戲里沒有的,她以自身的獨到感悟也表現(xiàn)出來了。
《站花墻》一下演火了,市劇團一連好多天場場爆滿。劉桂花與李新華脫穎而出,很快成了花鼓劇團的臺柱子。
觀眾們看著戲里眉目傳情的劉桂花與李新華,感嘆著說,真是天生的一對。第二年春天,他們把戲里美好的結(jié)局演繹成了現(xiàn)實。
結(jié)成了夫妻的劉桂花與李新華仍以扮演王美蓉與楊玉春為主,在甜蜜的愛情里,他們相繼有了一對兒女。
忽一日,團里要排練新戲《秦香蓮》,毫無疑問,秦香蓮和陳世美要由他們夫婦來扮演。
誰知,劉桂花根本入不了戲,她的眉眼間傳達出的只有情,沒有半點對忘恩負義的陳世美的怨憤和決絕。團長將戲叫停,對她說,你還沒有從《站花墻》里走出來,他不是楊玉春而是陳世美了,是狠心拋棄你和一對兒女的薄情郎……
不,他不是陳世美,永遠都不是!劉桂花聽不進團長的開導。
團長無奈,只能另找別的演員替換劉桂花??蓜⒐鸹ㄕ覉F長,讓他把李新華也換下來,她不能接受丈夫演陳世美的事實。
這回不要說團長不會同意,就是李新華也不會退出,事業(yè)正如日中天的他,對塑造新角色的熱情,蓋過了對妻子的包容,他義無反顧地做起了皇家的駙馬爺。
戲里,李新華成功地扮演了陳世美;戲外,他和劉桂花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婚一離,劉桂花自然連王美蓉也不肯演了。團長看在她曾有功于劇團的份上,讓她做劇務(wù)。而此時,正趕上市政府組織文化下鄉(xiāng)活動,花鼓劇團因一時拿不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劇目,只好帶著《秦香蓮》劇組送戲下鄉(xiāng)。
這天晚上,已是劇團送戲下鄉(xiāng)的尾聲了,誰承想當帷幕就要開啟的當口上,演秦香蓮的演員因連日勞累,低血糖突發(fā),被緊急送了醫(yī)院。這主角無人可以替代,換別的劇目人又不齊備,怎么辦?團長急得抓耳撓腮。
幕后從容走出一個人來,對團長說,開演吧,我來!是許久沒有演戲的劉桂花。
團長感激地對救場的劉桂花一笑,隨即大聲宣布,趕緊撤換布景,演《站花墻》。
海報都貼出去了,還能換?秦香蓮,我演。春哥和冬妹,我的倆孩子演!團長聽了,驚訝得連氣都出不來。
最后一場《秦香蓮》大獲成功,轟動了十里八鄉(xiāng)上百個村子。
選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