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
[摘 要]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班主任與學生一次成功的談話可以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煥發(fā)其青春熱情;而一次失敗的談話則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甚至出現“頂撞”現象。從把握時機、創(chuàng)設情境、尊重學生、方式技巧等方面介紹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幾點建議。
[關 鍵 詞] 班主任;談話方式;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268-01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代詩圣杜甫的《春夜喜雨》,人們耳熟能詳。這些歌詠春雨的絕妙詩句,若是運用在德育工作上,尤其是班主任與學生的談話藝術上,也是頗為恰當的。
一、把握時機,有的放矢
春雨“知時節(jié)”才稱得上“好”,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時機把握得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矛盾剛剛顯現,問題還沒成型時;首次犯錯誤,心有悔恨時;遇上麻煩事,需要援手時;腦筋跑進死胡同,容易產生過激行為時。這些都是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絕佳時機。但當學生受到重大挫折時,由于其年齡較小、閱歷較淺、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等特點,談話則宜早不宜晚。
俗語說得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擺在眼前的大好時機,千萬浪費不得。因而班主任的談話要有的放矢,認真“備課”。特別是在職業(yè)學校,學生大多基礎較差,老師的耳提面命已是司空見慣。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矛盾產生的原因,掌握他們的心理活動之后,班主任再與之進行談話,才能掌握談話的主動權,有針對性地達成談話的目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選擇場所
環(huán)境不同,氣氛有別,人的心境也隨之變化。若人處于煩躁、激動、憤怒的情緒狀態(tài)中,是聽不進什么勸告與批評的。只有心平氣和的時候,人們才能理智地思考問題,接受勸告和批評。若要盡快平復學生的情緒,班主任就要學會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辦公室是班主任常會選擇的談話場所,但辦公室內老師較多,面對眾多熟悉的老師,本就處在激動情緒中的學生,在面子上就先放不下來,更難以“服軟”。再者,出于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學生隱私的保護,選擇專門的談話室較為合適。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寧靜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也有利于舒緩暴躁、抑郁的情緒。校園里的涼亭、花園,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綠色掩映的草坪,吹著習習涼風,清醒一下頭腦;在私密安全的談話室,先放一段和諧悠揚的樂曲,冷靜一會兒。在讓學生平靜的同時,班主任正好趁機細致觀察學生的神情動作,好好琢磨這次談話的方式。當然,具體的情境、場所應該視談話內容而定,切忌在眾目睽睽的課堂和學生的家中進行。
三、平等待人,維護尊嚴
談話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它是以語言點燃人的心靈火花的高超藝術。教師若不是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而是采用居高臨下、一味斥責學生的方式,那談話就不能稱之為談話,而成“訓話”了。只有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敘述,理解學生的情緒,本著“為你好”而不是“讓你好看”的態(tài)度,與學生談話、溝通,學生才能講真話、講實話。師生才能融洽地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育家愛默生曾經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時也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尊重需要得到滿足時,當個人的品質、能力和成就得到別人的認可時,個人就會體驗到生活的價值,感覺自己和他人一樣重要,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重要。而這種滿足感、成就感,職校生是最缺少的。因此,在師生的談話過程中,教師不妨大度一些,親切一些,可以用表揚代替批評,或用稱贊來作為批評的開場白。如,“小明,你很聰明,數學不錯,珠算也比人家打得勤,但是你怎么在英語上不多花些工夫呢?”在肯定學生優(yōu)點的基礎上,指出錯誤,讓他們看清自身優(yōu)劣,爭取揚長避短。
四、方式多樣,注重技巧
剛當班主任的時候,就有老班主任告訴我:“談話要注意自己的對象,點明問題也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比魧W生性情豪爽,談話可以開門見山,直陳主題;若學生自尊心強,較為敏感,則宜委婉含蓄。適當運用幽默語言,功效也不錯。有次課上,一男生特活躍,總是發(fā)出聲音干擾別人。課后我就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很感謝你幫我活躍課堂氣氛,但你也不能搶了我的風頭?。 彼咔拥氐拖履X袋,以后的課堂表現截然不同。
談話,除了口頭交流,輔以適當的書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我就曾和一學生在白紙上用筆談了一個多鐘頭。這是因為該學生個性倔強,較為自閉,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后就堅決不開口說話。無奈之下,筆談的方法卻意外奏效了。
談話的切入口不妨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談起,比如體育、明星、校園生活等,雖然是些瑣事,但絕不是無聊,而是為了尋找思想溝通的渠道,幫助學生打開封閉的心靈。此外,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時的姿勢、神態(tài)、語氣也是需要時刻注意的。
總而言之,談話作為班主任的一項基本功,它成功的關鍵就是抓住學生的心,抓住學生關注和不能正確理解對待的、需要我們給予幫助的地方。讓我們用心去溫暖和引導學生,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