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發(fā) 熊青云 喻風琴 王蘇影 程春明
摘要[目的]篩選適合贛撫平原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的再生稻品種。[方法]比較分析供試的11個品種頭季、再生季生育期、植株形態(tài)、產量及其構成。[結果]和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6號、準兩優(yōu)608、晶兩優(yōu)華占是適合贛撫平原再生稻生產應用的品種;和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608早熟性好,易實現高產穩(wěn)產。[結論]建議和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608作為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的首選品種。
關鍵詞贛撫平原;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再生稻;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3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7)17-0023-03
Abstract[Objective]To screen ratooning ric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ratooning ricerape in Ganfu Plain.[Method]To compare and analyze growth period,plant morphology,yield and its component of 11 varieties at the first and rebirth season.[Result]The ratooning rice varieties such as Heliangyou 1,Y Liangyou6,Zhunliangyou 608 and Jingliangyouhuazhan were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Ganfu Plain.Heliangyou 1 and Zhunliangyou 608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maturity,easy to achieve high yield and stable production.[Conclusion]It suggests that Heliangyou 1 and Zhunliangyou 608 can be selected as preferred varietis for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ratooning ricerape.
Key wordsGanfu Plain;The planting pattern of ratooning ricerape;Ratooning rice;Variety;Screen
基金項目江西現代農業(yè)科研協同創(chuàng)新專項(JXXTCX2015003-004)。
作者簡介劉宗發(fā)(1964—),男,江西南昌人,高級農藝師,從事作物栽培與農技推廣工作。*通訊作者,研究員,博士,從事作物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2017-03-17
再生稻是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頭季水稻收割后稻樁上休眠芽萌發(fā)生長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省工、省種、省肥、省藥、省秧田等優(yōu)點;再生稻米質好,食味佳,為銷路好的、不打或少打農藥的綠色食品。實踐證明,再生稻種植是我國南方稻區(qū)一季稻熱量有余而種植雙季稻熱量又不足的地區(qū),或雙季稻區(qū)只種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收入的措施之一[1-4]。目前,我國種植水稻面積約為1 333.33萬hm2,其中有333.33 萬hm2的地區(qū)適合推廣再生稻[5]。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許多地區(qū)正在大力研究、示范、試驗推廣再生稻栽培技術,再生稻發(fā)展勢頭強勁。
再生稻產量受多種因素制約,研究、推廣部門為了提高再生稻產量,圍繞再生稻品種、施肥、水分管理、頭季稻留樁高度、減少機收壓迫等開展了大量研究、總結[1-12]。再生稻品種是制約再生稻產量的決定因素。隨著育種技術進步,揚花結實耐高溫、再生能力強、高產、優(yōu)質、適宜不同生態(tài)條件型的品種不斷推出。贛撫平原稻作區(qū)發(fā)展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中,再生稻栽培頭季稻揚花期多處于高溫環(huán)境,再生季稻揚花期易受寒露風影響,常導致結實率低,不能高產穩(wěn)產,加上該區(qū)域此生產模式光溫資源有限,季節(jié)緊張,因此篩選適合該地區(qū)生態(tài)條件、適合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再生能力強、高產穩(wěn)產的再生稻品種十分必要和迫切。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及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6年在江西省進賢縣溫家圳進行,供試土壤pH 5.89,有機質含量40.19 g/kg,全氮含量2.5 g/kg,堿解氮含量170.65 g/kg,有效磷含量20.49 g/kg,速效鉀含量88.46 g/kg。供試11個品種分別為準兩優(yōu)608(CK)、晶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6號、和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5867、天優(yōu)華占、隆兩優(yōu)534、隆兩優(yōu)1813、深兩優(yōu)9310、深兩優(yōu)865、谷神1號(兩優(yōu)289)。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各小區(qū)面積為21 m2。強氯精浸種消毒,于4月8日播種育秧,4月27日施基肥:45%(15-15-15)復合肥600 kg/hm2;4月29日人工移栽,移栽規(guī)格16.67 cm×23.33 cm, 5月6日施分蘗肥:尿素150 kg/hm2;6月22日施穗肥:尿素75 kg/hm2、鉀肥150 kg/hm2;7月30日施促芽肥:尿素150 kg/hm2。頭季稻于成熟期及時人工收割,留樁高度40 cm左右,實收測產。頭季稻收后復淺水,8月22日結合深水灌溉,施尿素150 kg/hm2、鉀肥45 kg/hm2作提苗、穗肥。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其他管理同大田生產。
1.3測定指標及方法
記載水稻各生育期和植株形態(tài)。成熟期各小區(qū)實測產量,收割前每個小區(qū)調查20蔸有效穗,按平均數法取10蔸作為考種樣,分別考查單位面積有效穗、總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
2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參試品種頭季稻始穗期在7月15日之前抽穗的品種有天優(yōu)華占、CK、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1813,始穗期以天優(yōu)華占、CK較早,分別為7月9日、7月11日,其他品種始穗期在7月16日—7月22日,齊穗期較始穗期相應晚2~4 d;成熟期在8月15日及之前的品種有CK、天優(yōu)華占、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1813、兩優(yōu)289,天優(yōu)華占、CK成熟較早,均為8月12日,其他品種成熟期在8月16日—8月20日。再生稻始穗期在9月10日之前的品種有CK,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534、兩優(yōu)289、深兩優(yōu)865、Y兩優(yōu)5867,以CK最早,和兩優(yōu)1號次之;各品種再生季整體上均能安全齊穗。頭季稻全生育期以天優(yōu)華占、CK最短,均為134 d,隆兩優(yōu)534,Y兩優(yōu)5867、深兩優(yōu)865生育期在140 d以上,其他品種在137 d左右;再生稻生育期以天優(yōu)華占、隆兩優(yōu)534、Y兩優(yōu)5867、CK最短,均為56 d,深兩優(yōu)9310、隆兩優(yōu)1813、兩優(yōu)289較長,在60 d以上,其他品種均在58 d。
2.2植株形態(tài)
從表2可以看出,CK株高為105.2 cm,低于CK的品種有和兩優(yōu)1號、晶兩優(yōu)華占、深兩優(yōu)9310、隆兩優(yōu)534、天優(yōu)華占,兩優(yōu)289最高(112.4 cm),其他品種相近;CK、隆兩優(yōu)1813株型前中期整湊,后期松散適度,其他品種株型緊湊或較緊湊;頭季稻抗倒能力除天優(yōu)華占外,均表現強,分蘗力除CK中等外,均表現強。CK再生能力強,快發(fā)性最好,天優(yōu)華占快發(fā)性、再生力最差,其他組合表現一般。
2.3產量及其構成
由表3可以看出,頭季稻晶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6號、深兩優(yōu)9310、和兩優(yōu)1號產量分別為9 219.4、9 133.8、8 965.0、8 835.0 kg/hm2,分別居供試品種第1、2、3、4位,較CK(8 763.8 kg/hm2,居第5位)增產顯著,其中晶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6號、深兩優(yōu)9310較CK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其他品種均較CK減產達極顯著水平。再生稻產量以和兩優(yōu)1號最高,為5 489.3 kg/hm2,較CK(4 614.1 kg/hm2,居第2位)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其他品種均較CK減產達極顯著水平。兩季總產和兩優(yōu)1號居第1位,為14 324.3 kg/hm2,Y兩優(yōu)6號居第2位,為13 592.6 kg/hm2,均較CK(為13 377.9 kg/hm2,居第3位)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其他品種分別較CK減產達極顯著水平。從頭季稻結實率看,兩優(yōu)289、隆兩優(yōu)1813結實率偏低,其他品種在76.4%~84.4%;從再生稻結實率看,供試品種結實均表現較好,以Y兩優(yōu)6號、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534結實率高,在81.7%以上,兩優(yōu)289、隆兩優(yōu)1813、兩優(yōu)5867、天優(yōu)華占偏低,其他品種在75.9%~79.8%。
3小結與討論
從熟期看,天優(yōu)華占、準兩優(yōu)608頭季和晚季始穗早,全生育期短。對植株性狀比較分析表明,和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6號、晶兩優(yōu)華占、深兩優(yōu)9310、隆兩優(yōu)534、兩優(yōu)289、Y兩優(yōu)5867、深兩優(yōu)865頭季稻分蘗能力強、莖稈粗壯、抗倒能力強;再生快發(fā)能力準兩優(yōu)608最強,和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6號也表現較好;2016年7月15日后高溫天氣頻發(fā),頭季稻兩優(yōu)289、隆兩優(yōu)1813結實率偏低,可能是受高溫天氣影響;2017年再生季光溫資源良好,各供試品種再生季均能安全齊穗,且結實率較好。
產量結果分析表明,頭季稻晶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6號、深兩優(yōu)9310、和兩優(yōu)1號產量分別為9 219.4、9 133.8、8 965.0、8 835.0 kg/hm2,分別居供試品種第1、2、3、4位,較CK增產顯著;兩季總產和兩優(yōu)1號居第1位,為14 324.3 kg/hm2,Y兩優(yōu)6號居第2位,為13 592.6 kg/hm2,均較CK增產達極顯著水平;CK頭季產量偏低,再生季產量高,晶兩優(yōu)華占頭季產量高,再生季產量偏低。
綜合分析表明,和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6號、準兩優(yōu)608、晶兩優(yōu)華占產量高、再生快發(fā)能力強,抗倒性強,可作為贛撫平原再生稻推廣應用品種,其中和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608早熟性好,易實現高產穩(wěn)產,考慮到贛撫平原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光溫資源條件限制,熟制時間銜接緊張,建議和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608作為再生稻-油菜種植模式的首選品種。
參考文獻
[1] 徐富賢,熊洪,張林,等.再生稻產量形成特點與關鍵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5,48(9):1702-1717.
[2] 周奧,何可佳,李曉剛.湖南地區(qū)再生稻品種篩選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15):1-5.
[3] 彭崑生.大力發(fā)展再生稻 再創(chuàng)農業(yè)新優(yōu)勢[J].農村發(fā)展論叢,2002 (12): 4-7.
[4] 劉國華,鄧化冰,陳立云,等.中稻頭季稻與再生稻的品質比較研究[J].雜交水稻,2002,17(1):45-47.
[5] 王蘇影,吳志青,徐慧芳,等.直播-再生稻的品種篩選初探[J].作物研究,2015,29(5):472-474.
[6] 楊開渠.再生水稻研究[J].農業(yè)學報,1958(2):107-133.
[7] 周紅英.再生稻輕簡化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生理機制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
[8] 熊洪,方文,譚震波.雜交中稻不同時期收割對頭季稻和再生稻產量的影響[J].雜交水稻,1990(3):8-10.
[9] 蔣廷杰,易鎮(zhèn)邪,屠乃美.留樁高度對培矮 64S/E32 再生特性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4):359-363.
[10] 李義珍,黃育明,陳子聰,等.再生稻豐產技術研究[J].福建農業(yè)學報,1991,6(1):1-12.
[11] 馮惟珠,徐茂,季春梅,等.施氮肥時期對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研究,2000,21(3):16-21.
[12] 吳登,徐世宏,游建華.雜交中稻-再生稻兩季高產栽培[J].廣西農業(yè)科學,199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