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黑柳徹子
在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筆下,有一座有趣的巴學園,那兒的校長要求孩子吃到“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終于,小豆豆盼望已久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午飯時間開始了。要說這“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先生要求的盒飯的菜肴。一般來說,學校對學生們的盒飯有所要求時,會這樣對家長說,“請注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偏食的習慣”,或是“請注意營養(yǎng)的全面和均衡”之類,但是巴學園的校長先生只是這樣拜托家長們:
“請讓他們帶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p>
山的味道……比如說蔬菜啦,肉啦(當然,肉并不是在山上得到的,但是大致區(qū)分一下的話,牛啊豬啊雞啊都是生長在陸地上的,就歸入“山的味道”里面)。海的味道則是魚啦,紅燒海味什么的??傊?,盒飯的菜里一定要有海里和山上出產的東西。小豆豆的媽媽非常敬佩校長先生,她覺得“能夠把想要說的話,如此簡練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成年人,除了校長先生之外,沒有第二個了”。而且,盡管準備盒飯的時候,要把山里和海里出產的食物分開來考慮,但媽媽一點兒也沒表現(xiàn)出嫌麻煩,真是很奇怪。校長先生還說,盡管要有海里和山上出產的東西,但千萬“不要太勉強”“不要太奢侈”,山味用“紅燒牛蒡絲和煎雞蛋”,海味用“鰹魚”就可以了。還有更簡單的海味和山味的例子,那就是“紫菜和梅子干”。
正像小豆豆第一次見到而且非常羨慕的那樣,孩子們在午飯時間里,興奮地盼著校長先生來看自己的飯盒,問:
“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都有了嗎?”
真是讓人開心。而且孩子們自己也可以學到什么是海里的東西,什么是山上的東西,經常會有令人吃驚的發(fā)現(xiàn)。
但是,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有的媽媽一時很忙,做這做那應付不過來,孩子的盒飯里只有海味或者只有山味。這時候怎么辦呢?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因為,在過來看盒飯的校長先生身后,跟著校長夫人,夫人系著白色圍裙,兩只手里各拿著一個鍋。每當校長先生看到沒有帶夠菜的孩子,就說:
“海!”
于是校長夫人就從放海味的鍋里,取出兩個煮的魚丸子,放在飯盒蓋上。如果先生說的是:
“山!”
夫人就會從另一個放山味的鍋里,取出一塊煮山芋。
就這樣,沒有一個孩子說“討厭吃煮魚丸”之類的話,也沒有一個孩子會有“誰的菜很高級,誰的菜總是很寒酸”這樣的想法。只要盒飯具備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這兩樣,孩子們就非常高興,笑著鬧著,吵吵嚷嚷的。
小豆豆好不容易明白了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不禁有些擔心起來:“媽媽今天早晨匆匆忙忙做出來的盒飯,會不會有什么問題呢?”但是,一打開盒飯蓋子,小豆豆差點“哇——”的一聲叫出來。因為,這實在是一個絕妙的盒飯,漂亮得讓人目瞪口呆!黃色的煎雞蛋,綠色的豌豆,茶色的魚松,還有炒得松松的粉紅色的鱈魚子,五顏六色的,看上去像花圃一樣漂亮。
校長先生看了一下小豆豆的盒飯,贊嘆說:
“真漂亮啊。”
小豆豆非常開心,說:
“媽媽可會做菜啦?!?/p>
校長先生說了聲“是嗎”,指著茶色的魚松問:
“這是海里的東西,還是山上的?”
小豆豆盯著魚松,“是什么呢?”要是從顏色看,好像是山上的,因為是土一樣的顏色嘛。可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回答道:
“我不太清楚?!?/p>
校長先生轉過身,大聲地問孩子們:
“魚松是海里的,還是山上的?”
孩子們想了一下,然后“山上的”和“海里的”聲音響成一片,卻沒有一個一致的意見。等大家的叫聲停下來,校長先生說:
“好了嗎?魚松是海里的呀?!?/p>
“為什么?”
一個胖胖的男孩問。校長先生站到桌子圍成的大圓圈中間,解釋說:
“魚松呢,是把魚刺從魚肉里挑出來,把魚肉切得細細的,然后炒一炒,才做出來的?!?/p>
“噢——”
大家發(fā)出敬佩的聲音,這時候有人說:
“老師,我想看看小豆豆的魚松,可以嗎?”
校長先生說:
“可以啊?!?/p>
于是,學校里的孩子們,全都陸陸續(xù)續(xù)地站起來,過來看小豆豆的魚松。有的孩子本來就知道魚松,也吃過,但是由于剛才的這一番話,又對魚松發(fā)生了興趣;也有的孩子想看看自己家的魚松和小豆豆的,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樣。來看魚松的孩子們中,有的還聞一聞味道,小豆豆有點擔心:魚松會不會被鼻子呼出來的氣吹跑了?
小豆豆的第一次午飯時間,雖然有點兒緊張,但非常高興。思考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也很有趣,還知道了魚松是魚做的,而且媽媽把“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盒飯準備得這么好?!耙磺卸甲屓烁吲d!”小豆豆這么想著,覺得非常開心。而且,還有另外一件開心的事,那就是,媽媽做的盒飯,味道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