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
呼蘭河城里的人愛吃豆腐,他們有多愛豆腐的味道?讓我們讀一讀《呼蘭河傳》中的一個片段。
晚飯時節(jié),吃了小蔥蘸大醬就已經(jīng)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塊豆腐,那真是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費兩碗苞米大云豆粥的。一吃就吃多了,那是很自然的,豆腐加上點辣椒油,再拌上點大醬,那是多么可口的東西;用筷子觸了一點點豆腐,就能夠吃下去半碗飯,再到豆腐上去觸了一下,一碗飯就完了。因為豆腐而多吃兩碗飯,并不算吃得多,沒有吃過的人,不能夠曉得其中的滋味的。
所以賣豆腐的人來了,男女老幼,全都?xì)g迎。打開門來,笑盈盈的,雖然不說什么,但是彼此有一種融洽的感情,默默生了起來。
似乎賣豆腐的在說:“我的豆腐真好!”
似乎買豆腐的回答:“你的豆腐果然不錯?!?/p>
買不起豆腐的人對那賣豆腐的,就非常地羨慕,一聽了那從街口越招呼越近的聲音就特別地感到誘惑,假若能吃一塊豆腐可不錯,切上一點青辣椒,拌上一點小蔥子。
但是天天這樣想,天天就沒有買成,賣豆腐的一來,就把這等人白白地引誘一場。于是那被誘惑的人,仍然逗不起決心,就多吃幾口辣椒,辣得滿頭是汗。他想假若一個人開了一個豆腐房可不錯,那就可以自由隨便地吃豆腐了。
果然,他的兒子長到五歲的時候,問他:“你長大了干什么?”
五歲的孩子說:“開豆腐房。”
這顯然要繼承他父親未遂的志愿。
關(guān)于豆腐這美妙的一盤菜的愛好,竟還有甚于此的,竟有想要傾家蕩產(chǎn)的。傳說上,有這樣的一個家長,他下了決心,他說:“不過了,買一塊豆腐吃去!”這“不過了”三個字,用舊的語言來翻譯,就是毀家紓難的意思;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我破產(chǎ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