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芳 撰文/攝影
多肉植物成澳洲華人社交新媒介 我的墨爾本“多肉之旅”
◎吳燕芳 撰文/攝影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洲大陸的國家,這里廣袤的國土和多樣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出很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蠢萌”動植物。其中,澳洲多肉植物以其體型大、品種多、品相佳而稱雄多肉界,讓世界各地的肉友們心向往之,欲一睹為快。筆者多次前往墨爾本參觀多肉大棚,與當(dāng)?shù)亍叭庥选苯涣?,深度體驗了一把澳洲多肉之旅。
筆者妹妹家在墨爾本,這是她家的多肉小苑,第一盆就是分享自女兒同學(xué)家的東云。
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它接納了世界上超過140個國家的移民。它的首都是堪培拉,但近一半的國民卻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這兩大城市。筆者的妹妹一家住在墨爾本,近幾年,筆者曾多次前往探親,逗留的時間都不短,相對一般走馬觀花的出境游,筆者更像是對“墨村”(當(dāng)?shù)厝A人對墨爾本的昵稱)進行了幾次深度探訪。作為多肉植物“重度中毒癥患者”,探親期間,筆者目光更多聚焦于“土澳”(當(dāng)?shù)厝A人對澳大利亞的昵稱)的花花草草,幾乎逛遍了當(dāng)?shù)啬懿榈降闹嗳獯笈锖突ㄆ?。雖然不敢說對墨村的多肉植物了如指掌,但看過了墨村諸多肉肉,也算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了吧。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莖、葉3種營養(yǎng)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具備儲水功能的,干旱時能使植物暫時脫離外部水分供應(yīng)而獨立生存,多生長在沙漠環(huán)境中。據(jù)粗略統(tǒng)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1萬多種,在分類上隸屬100多個科,常見的有仙人掌科、番杏科、景天科等。近年來,因外形可愛、易種,在中國城鎮(zhèn)居民中興起一股種植多肉潮。愛好者們互稱對方為“肉友”,新人迷上多肉不停購買被戲謔為“掉入肉坑”。從氣候而言,我國云貴地區(qū)特別適合多肉植物生長,被稱為中國多肉植物的開掛區(qū)。有些驢友在全世界旅行時,也逐漸關(guān)注當(dāng)?shù)囟嗳庵参铮诰W(wǎng)上專門曬出特色品種。
墨村猶如土澳的多肉開掛區(qū)。墨爾本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潮濕,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降水平均,早晚溫差大,日光充裕,多肉不管地栽還是盆養(yǎng),都長得肥美圓潤,色彩鮮艷透徹。就像國內(nèi)的肉友垂涎云貴高原開掛區(qū)的美肉一樣,悉尼和布里斯班的肉友就對墨爾本肉友能養(yǎng)出極致狀態(tài)的美肉羨慕忌妒恨。
墨爾本恐龍主題大棚“花園世界”更像一個小型植物園,連原產(chǎn)蘇門答臘熱帶雨林的詭異巨型花卉尸香魔竽,都能有幸在此見到。
其實,呼之為“土澳”完全沒有歧視澳大利亞之意,很多留學(xué)生和移民,溝通時喜歡自嘲,把高度現(xiàn)代化的墨爾本稱為墨村,旅游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布里斯本還被稱為布村。“土澳”一稱更多地透露出對澳洲美麗自然風(fēng)光的褒獎,國人看過諸多城市化進程中美景不復(fù)的例子,回頭想想,能“土”出魄力和高度來,是多么難能可貴。
墨爾本斯普林威爾區(qū)有一個恐龍主題大棚“花園世界”(Garden World),喜歡多肉并在多肉論壇稍有涉足的人,就極有可能知道這個大棚。去了墨爾本的肉友,大都會帶著朝圣者的心態(tài)前往,希望一睹芳容。第一次參觀的人,則會秒變成一個拍肉狂魔拍個不停?;▓@世界像一個小型植物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品種相當(dāng)多。不夸張地說,但凡是喜歡植物、喜歡在家里折騰種點東西的人,到那里都不會敗興而歸。
大棚里有我們常見的景天科多肉植物,如景天屬、擬石蓮花屬、蓮花掌屬、銀波錦屬和長生草屬等;有仙人掌科,如仙人掌屬和仙人球?qū)伲挥蟹涌?,如活色生香的生石花;有蘆薈科,如蘆薈屬和十二卷屬;還有少見的碩大的龜甲龍。
如果你除了喜歡以上那些常見多肉,還喜歡一些冷門多肉,那就更得上那兒瞧瞧了,空氣鳳梨、沙漠玫瑰和食蟲草的種類也是多而全。如果你恰巧是個品種控,簡直會抓狂,因為那里只能看不能買,就算買了也輕易帶不回國,海關(guān)查驗時過不了關(guān)。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大棚的一角,有相當(dāng)大一塊地被布置成中國園林風(fēng)格,用來展示中國盆景。畢竟墨爾本是除悉尼以外華人最大的聚居地,雖然異地而居,但很多華人的審美習(xí)慣是不會改變的,仍然喜歡符合中國傳統(tǒng)審美的盆景。因此就有了買賣。棚里還兼賣花器、玉石、貝殼和貝殼藝術(shù)品,逛的人很多,買的人也不少。
用大罐子吸引人的墨爾本“大POT”花圃
筆者妹妹家這棵造型漂亮、狀態(tài)極佳的冰莓瀑布,曾在多肉論壇上激起無數(shù)人贊嘆。
外甥女同學(xué)家的肉肉就這樣在地上恣意生長著,左下角有紅色葉片的就是令我們垂涎欲滴的東云。
“大POT”花圃種植的多肉植物“法師”因溫差大,變色明顯,包成花苞狀,形態(tài)誘人。
除了多肉大棚,花園世界的另一半?yún)^(qū)域可稱之為花園、菜園、果園的集合體。該區(qū)域一半是半露天,一半是全露天,可以在半露天區(qū)看到各種瓜果蔬菜的種苗、育苗盆培育的綠植花卉,買回去直接下地種或者換大盆就可以。全露天處擺放的大多是喬木或灌木,喬木如桔子、蘋果、櫻桃、山楂和玉蘭花樹,灌木如藍莓等。
要想細細地把花園世界全部逛下來,半天還稍顯倉促。
在離花園世界幾分鐘車程的地方,有一個叫“Pots Galore”的花圃,我們一般稱之為“大Pot”。它不像恐龍大棚那樣,擁有齊全的廣義多肉品種,它主營的多肉品種是受眾最廣的景天科;它也不像恐龍大棚那樣,很多東西是非賣品(稍有年頭的植株都貼有“僅供展示”標(biāo)簽),這里展示的盆裁包括造景盆栽都可出售,不過價格一般都比買單株要翻好幾倍。大Pot的特色從它的名字就可以讀懂一半,Pot是陶盆、大罐子之意,那里一大半地方是摞成堆的大大小小的陶盆,且以大陶盆居多。所賣多肉以景天科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狹義上的多肉,如擬石蓮花屬、景天屬、蓮花掌屬、厚葉草屬、風(fēng)車草屬等8種常見屬。
大Pot的肉肉狀態(tài)比同時期的恐龍大棚要出彩,因為恐龍大棚是封閉式大棚,大Pot只有頂棚,四面無遮擋,因此肉肉通風(fēng)條件更好,能接受到正常光照,早晚溫差大,更有助于肉肉上色。大Pot家還有很多漂亮的大法師,法師控們要是看到了估計都挪不動腿。
每一次,筆者和小妹帶著孩子們逛大Pot,大人小孩都很興奮。孩子們很開心地推著鐵架子車,大人很幸福地挑肉肉,每次都收集到很多家里沒有的品種。每次挑選時一定都認真對比,找到狀態(tài)最好、形態(tài)最周正、造型最美的才肯罷休。
華人有一個共同特征:愛種菜。毫不夸張地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愛種菜的人,墨村的華人也不例外。熱衷種菜、分享,既解了鄉(xiāng)愁,也增強了華人間的聯(lián)絡(luò)。從種瓜種菜延伸出去,還有種花種樹、養(yǎng)雞養(yǎng)鴨等,皆同此理。國內(nèi)近幾年多肉種植興起,讓很多人掉入肉坑,而土澳居民向來就有注重拾掇庭院的傳統(tǒng)和社會氛圍,因此在澳很多華人也不能幸免中了“肉毒”。
墨村有很多大棚和苗圃,能夠買到的多肉品種多,狀態(tài)也美;而悉尼寸土寸金,像樣的大棚少,離市中心遠且價高,對于品種控肉友來說,要收集更多稀有品種,總被諸多條件限制而不可得。悉尼的肉友就特別羨慕墨村的肉友,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會萌發(fā)請墨村肉友代購的想法。微信朋友群起到了重要的溝通作用。筆者在澳期間也結(jié)識了很多肉友,先后被拉進了一個貓本群(代表墨爾本)和一個悉尼群,得以近距離感受兩地肉友的活動。一個新群,只要有足夠的美肉就足以在短時間內(nèi)拉起眾多的肉友。在群里,大家曬美肉,交流種肉心得,分享防蟲防鳥防鼠攻略,分享大棚和苗圃最新資訊,請群中高手給生病肉肉診斷……不夸張地說,只要你敢問,只要你不是存心到群里推銷商品,肉友們便會踴躍回應(yīng)。群里也時不時會發(fā)生一些趣事。比如有一個群友是建筑師,有段時間瘋狂收集水泡、塊根和仙人球,怕夫人有意見,先買了個大鉆戒堵夫人的口,一時在群里傳為佳話。
肉友們還時不時搞聚會,互相交易,自帶美食,同時品評家鄉(xiāng)美食。悉尼肉友們喜歡在奧林匹克公園聚(我們北京的肉友們也喜歡在奧林匹克公園聚),原因無他,地方夠大!
不要以為種肉肉的都是家庭主婦,肉友不以職業(yè)論,男人一旦入肉坑,就可能比很多女人玩得大。因為性別使然,很多技術(shù)男喜歡玩番杏科、仙人球?qū)?、十二卷屬,甚至玩塊根,大都是燒錢的品種,小貴的品種幾千元,貴一點的上萬元,再貴的幾萬、幾十萬元都可能,不像女人大多玩便宜的景天科。
筆者在墨爾本認識一個大棚主,悉尼和墨爾本的肉友們都稱之為“大叔”,他早年只是純粹愛好多肉,后來支起很多個大棚,正兒八經(jīng)地做起了多肉生意。他的愛好很廣,幾乎每個多肉科屬都有涉獵,還是個品種控。他喜歡與前去淘多肉的肉友交流,如果知道肉友手中有他沒有的品種,會不惜用他最喜歡的品種交換,還會興奮地帶肉友去他的私藏棚參觀,一般買家是不被允許進入的。筆者和家妹有幸被他邀請參觀,并允許我們帶走一些他不輕易出售的東云母本,簡直讓我們喜不自勝。而大叔卻沒有女雛(國內(nèi)很普通的品種,土澳卻相當(dāng)稀有),當(dāng)他看著家妹手機里女雛的美圖,恨不能立刻交換,垂涎欲滴的樣子相當(dāng)可愛。
在墨爾本逗留期間,筆者跟家妹還做過一件需要相當(dāng)勇氣的事兒,事因也是多肉。一日,家妹在別人家院門口看到她沒有的多肉品種東云,漂亮極了。我們倆商量了一晚上,如何才能擁有東云的一個側(cè)芽,甚至一片葉子也行呀。
第二天,我們終于決定上門去試試。我們從自家院子里精選了一盆群生冰莓和一盆小米星,鼓起勇氣又忐忑不安地出發(fā)了。
鼓足勇氣按門鈴后,主人在后院沒聽到門鈴響,在等待中我們的勇氣差點就消失了。正當(dāng)猶豫時,主人出現(xiàn)了。居然那么巧,院子主人恰好是外甥女同班同學(xué)的媽媽,是墨爾本當(dāng)?shù)厝?,與家妹本來就相識。說明來由后,女主人欣然同意交換,感動得我們連連稱謝。她院子里紫紅色的東云顯得非常出眾。我們仨圍著那叢東云研究起來,東云的幾個頭靠得極緊,根系也相當(dāng)發(fā)達,讓我們無從下手。畢竟是拿別人的手短,我們也不好意思下手太重。女主人回屋取來把水果刀,親自下手切了幾下,用力一掰,掰下來兩個頭。我們高興之余也頗難為情,本來只想拿個側(cè)芽或者單頭即可,那么大的雙頭東云實在超出我們的預(yù)想。
女主人高興地收下我們送的兩盆多肉,目測她的院子里沒有那兩個品種。大家都表示會好好對待這個珍貴的禮物。
都說蠢萌的多肉是治愈系的,交換多肉的經(jīng)歷讓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壁壘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厚,愛肉之人大都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且樂于分享。
本欄目責(zé)編/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
喜歡凹造型的燈美人,厚葉草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