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哈佛商學院教授、談判專家迪帕克·馬哈拉展示了如何解決最艱難的談判問題,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獲得成功。書中提出了打破僵局、化解沖突的三大關鍵法則:架構之力、流程之力、同理心之力。用20多個引人入勝的經(jīng)典真實案例,講述最基礎但也是最關鍵的談判方法,引導讀者應對一切艱難的談判局勢,且這些方法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也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違背千萬美元合約
談判流程先于實質內容
1983年,Sun Microsystems還處于起步階段,公司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科斯拉和麥克尼里當時正準備籌集1000萬美元資金。在考慮過許多辦法后,最后決定找一位戰(zhàn)略投資機構為他們融資,這是一家《財富》100強公司。
科斯拉和麥克尼里與這家公司的CEO達成了一致:這家投資機構為Sun投資1000萬美元,融資后企業(yè)價值為1億美元。雙方約好接下來的一周在芝加哥繼續(xù)會面以敲定合同條款。他們以為這次簡短的會面只用把剩余的合同條款定下來就行了,意想不到的是,CEO帶了一幫銀行家和律師出現(xiàn)。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銀行家和律師掌握了話語權,而且得重新談判,之前的那次談話貌似從未發(fā)生過。
科斯拉和麥克尼里只好推測當時的狀況:難道CEO從沒把之前達成的“一致”當作最終結果?那些銀行家和律師難道想通過簽署更好的協(xié)議來證明存在的價值?在談判桌上是否有這樣一種認知,Sun對獲得這筆投資表現(xiàn)得太過執(zhí)著和急切,因此不會拒絕最后一刻的所有要求?而事實是,如果逼得緊,科斯拉和麥克尼里是愿意作出讓步的。但同意推倒重來,代價是很大的。那么該怎么辦呢?
科斯拉回想他的行動計劃:“我壓根兒就沒想問一下他們的心理價位是多少。我只想嚴格按照流程走,絕不讓步。”科斯拉告訴投資公司帶來的團隊,他認為確定的條款已經(jīng)談妥了,而且不想就此再重新談。他預料對方可能想不到他會做這樣的回應,便給他們時間來重新組建團隊并討論相關事宜?!眱晌宦?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離開了房間,過一會兒他們回來了,發(fā)現(xiàn)并沒有什么變化。由于對方的強硬策略變本加厲,科斯拉和麥克尼里根本沒法扭轉。
這給他們留下了僅有的兩個選擇。一個是接受壓價,完成交易。但科斯拉和麥克尼里還是決定做第二個選擇—他們告訴對方,說很樂意在上周談妥問題的基礎上繼續(xù)談判,但如果今天無法繼續(xù),他們只好無疾而終。
一小時后,交易沒談成。他們下定決心,在回舊金山之后也沒給投資公司的CEO打電話。如果他們能很好地明白雙方的利益,那么價格問題就不會成為對方不能通融的條件。冷處理的方法奏效了。幾天后,那位CEO給科斯拉打電話說愿意圍繞原始條款繼續(xù)談。這一次,再沒有發(fā)生什么意外。
從普通談判、復雜交易,到持久的沖突,你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種傾向:太急于達成協(xié)議,從而忽視了流程上的統(tǒng)一。當然,這兩者都是必要的。但到了重要的談判時刻,對流程的考慮(在很大程度上)應該先于實質性交易。
改變交往規(guī)則
《老友記》的天價片酬怎樣來的?
2002年2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華納兄弟影業(yè)簽下了一部30分鐘情景喜劇播放權的協(xié)議,也是電視歷史上最貴的協(xié)議,這立刻成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這部情景喜劇就是《老友記》的第10季。這一季給6位主演開出了每人每集100萬美元的天價片酬,和10年前第一季的片酬相比翻了40多倍。毫無疑問,《老友記》是一部佳作,演員們10年的辛苦勞動,最終獲得了多少收入呢?
許多喜劇都只有一位主角,多位配角。但《老友記》比較特別,因為它有6位主演,且每一位的出鏡率都差不多。這就意味著他們每一位都同等重要,而從談判的角度來看,則意味著他們每一位都可以被砍掉。制作公司認為,如果某位主演在議價的時候太咄咄逼人,那就不請他出演,反正也不耽誤劇集。雖然這并不是理想情況,但原班人馬全員回歸,或者缺一兩個,好像也都可以接受。公司有這個籌碼在,就是有了和演員談判的手段。
然而最終,NBC和華納兄弟達成協(xié)議,最終季計劃拍攝22集,每位演員進賬2200萬美元。那么,6位“老友”是如何同時拿到這樣的天價片酬的呢?
2002年成功的種子,在前幾年就已經(jīng)埋下了,也就是《老友記》第3季的片酬談判。
第3季之前,6位演員談片酬的方式很標準,也就是說他們在經(jīng)紀人的幫助下分別談判。第一年之后,他們每集片酬是標準的2.25萬美元,而日后的片酬則視劇集的成功與否、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外界對演員的評價而定。第2季參考了這些因素,6位演員每集片酬差額為2萬到4萬美元不等。第3季片酬談判之前,演員大衛(wèi)·修蒙(羅斯的扮演者)是6位演員當中片酬最高的,但他卻劍走偏鋒,找到了劇組的伙伴們討論新方案。修蒙說,制作公司和電視網(wǎng)有的是籌碼來制衡他們,他們在將來的談判中要作為一個整體出現(xiàn),并要求公司給每個人相同的片酬,才能共同享有這部劇的成功。
接下來,修蒙亮出了王牌。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承諾,首先做出了犧牲:他要求降低第3季的片酬,這樣6位主演的片酬就都一樣了。詹妮弗·安妮斯頓也同意這樣做。結果呢,片酬合同中,每個人的片酬都和最低片酬的演員平齊:第3季每集7.5萬美元,到第6季則漲到了12.5萬美元。他們再也沒有以個體的形式去談判片酬了。到了那次著名的100萬美元的片酬談判,所有人都清楚6個演員要么一起簽,要么一起走人。這個棋局里,修蒙在開局讓了棋,但是犧牲的回報是翻了不知幾倍的片酬。
交易中最有利的工具
《老友記》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01 安排好未來的合作—如果這么做代價不大的話
在一段關系的早期,不僅要樹立積極的形象,而且要構架好合作的條款。修蒙正巧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但是他所提出的建議,和他的風度或受歡迎程度沒有太多干系:他提議的實質是投資于當下,讓6位演員有機會重塑談判流程,從長期來說這對他們都有好處。
02 代價高昂的投入能顯示出你遵照流程的承諾
關于如何重塑流程,提出好的建議是一回事,強調自己對提議的承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特別是修蒙的提議并非沒有代價:在偶然的情況下,演員的待遇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安排而變得更加糟糕。修蒙相信這樣的代價值得自己承擔,這樣做能顯示出自己的可靠,所以他首先承擔風險。當投資回報不能得到保證的時候,他還愿意承擔早期風險,這非常有力地顯示出對新進程的承諾。
03 為你的讓步貼上正確的標簽
如果不支持別人承諾遵照談判流程,即便你自己承諾,對你也沒什么好處。明智的談判者,會掌控別人對他們讓步動因的看法。簡單點說,為了促進互惠協(xié)議的進程而做出讓步是不夠的,還要為自己的讓步貼上標簽。在《老友記》談判案例中,另一位演員,麥特·勒布朗(喬伊的扮演者)之后回憶道:“當時修蒙的片酬是最高的。他是片中的主線。他明明可以比別人拿更高的片酬……我覺得他這么做很真誠,我一直這么說。這就是他?!?/p>
04 維護好你的公信力,有的時候它會是你手中唯一的談判力
現(xiàn)實中,不是所有的談判,都能輕易為你的讓步貼上標簽。你或許沒法像修蒙那樣擁有最先負擔成本的選擇,別人也沒法像其他演員相信修蒙那樣相信你。但有一種方式可以表示你對所有談判流程的承諾,那就是無論代價多大,永遠信守諾言。這么做不僅是對的,而且是交易中最有利的工具。
新書速遞
臉的歷史
作者:[德]漢斯·貝爾廷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定價:148.00元
當人出現(xiàn)在圖像中時,人臉總是成為圖像的中心。而與此同時,臉以其特有的鮮活和生動,嘗試與一切將其固化為圖像的行為相對抗。在這部前所未有的《臉的歷史》中,作者漢斯·貝爾廷探討了臉和圖像之間的這種張力。
雜食者的兩難
作者:[美]邁克爾·波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定價:69.00元
在工業(yè)化食品和不成熟營養(yǎng)學的推波助瀾下,人類創(chuàng)造了新的食物鏈。餐桌上的食物離它的源頭越來越遠,而人類則萎縮在工業(yè)化食物鏈的末端,喪失了與自然之間的原始記憶,更無從判斷哪些食物該吃,哪些不該吃。
賈想
作者:賈樟柯/萬佳歡 編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定價:49.00元
本書稿是電影導演賈樟柯第一部回顧其電影創(chuàng)作和思路歷程的著作,也是對其1996年到2008年這十余年來導演生涯的梳理與總結,全景記錄了這些年其思考和活動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