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璋 /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與管理探究
呂宏璋 /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針對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的技術要點和難點進行分析、論述,希望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質量管理提供參考。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
路基是高速公路工程的基礎,其施工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路基的質量和整條公路的施工質量。其中高填方、高挖方及邊坡防護技術是路基工程中的難點,下面對高邊坡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重點介紹。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1 路基高邊坡施工工藝流程圖
1.1 施工準備
作業(yè)人員、機具設備全部進場。作業(yè)人員工種齊全,機械設備保養(yǎng)完成,運轉工況良好。施工區(qū)域障礙物,已提前拆除。按照“重車下坡,空車上坡”的原則做好運輸?shù)缆贰F驴谔鞙鲜┕な┕ね瓿苫蚺R時排水溝開挖完成。盡可能增加開挖工作面和運輸線,采用高挖高棄,低挖低棄,充分利用地勢高差和加快裝車速度?,F(xiàn)場測量完成,并用白灰灑出坡口線和坡腳線,現(xiàn)場做好護樁,確保能夠開挖過程中能夠隨時復核。
1.2 坡頂截、排水
首先做好坡頂截水溝、天溝,且排水暢通。
坡頂為土質或含有軟弱夾層時天溝應及時鋪砌或采取其他防滲措施,其排水口應引入自然溝或排水構筑物
在高邊坡施工期間注意檢查維護,如發(fā)現(xiàn)路塹或邊坡內發(fā)生地下水滲流時,應根據(jù)滲流的位置及流量的大小采取設置排水溝、水井、滲溝等設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將地下水引出,截排水設施要溝基穩(wěn)固,嚴禁將排水溝挖筑在未加處理的棄土上;邊溝整齊,溝坡、溝底平順,溝內無浮土雜物;溝水排泄不得對路基產(chǎn)生危害;截水溝的棄土應于路塹與截水溝間筑成土臺,并分層壓實,臺頂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土臺邊緣坡腳距路塹頂?shù)木嚯x不應小于5m。
1.3 高邊坡開挖
施工前,及時完善排水系統(tǒng),作好塹頂截、排水設施,塹頂為土質或有軟弱夾層時,及時鋪砌天溝并采取其它防滲措施。施工區(qū)域保持排水系統(tǒng)通暢,臨時排水設施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并與原有排水系統(tǒng)相適配;嚴格測定和控制邊坡的開挖(每級坡口、坡腳的位置及坡度比),每開挖至一級臺階后,及時復測、及時修整。
1.4 路塹棄土
路塹施工盡量考慮移挖做填,符合填料使用條件的土用作路堤填料,必須棄舍時應本著“高土高棄、低土低棄、劣土廢棄、優(yōu)土還田”的原則,合理規(guī)劃棄土場,防止堆置不當影響路塹邊坡的穩(wěn)定或造成水土流失、淤塞排灌溝渠等病害。
1.5 邊坡整修
正確標出邊樁連線。經(jīng)常檢查邊坡開挖坡度,糾正偏差。坡面應平順,無明顯的局部高低差及浮石、渣堆、雜物等。邊坡上出現(xiàn)的坑、凹槽應嵌補平整。
1.6 混凝土側溝
路塹開挖及路塹地基處理完成后,應及時施做混凝土側溝?;炷羵葴喜捎脵C械開挖,鋼模立模,混凝土集中拌和運輸?shù)焦さ噩F(xiàn)澆。
1.7 基面修整
路塹施工接近塹底時,應鑒別核對土質,按施工圖斷面測量放樣,開挖修整,或按施工圖采取壓實、換填、改良土質、排水封閉等措施。填補凹坑應采用與路基面種類相同的填料并予壓實。
路面質量深刻關系到公路的行車質量,原材料、設計、施工、保養(yǎng)和維護等都對道路質量影響較大。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順序:基層驗收→封層施工→施工準備→放樣、設置自動找平線→廠拌混合料→運輸→攤鋪機攤鋪→碾壓成型
2.1 瀝青砼廠拌和
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是整個路面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保證。步驟如下:把瀝青砼的配合比、出料溫度等控制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由裝載機將各集料分別裝入冷料倉中,計量后經(jīng)滾筒由電腦控制加熱溫度,然后經(jīng)篩分后進入熱料倉。經(jīng)控制計量進入攪拌缸中,加入規(guī)定量的瀝青和礦粉,充分拌和。
2.2 瀝青砼的運輸
瀝青砼采用大噸位的自卸車運輸,運輸時為防止瀝青與車板廂粘結,在廂內應清掃干凈,車廂側板與底板涂刷一層1:3柴油水,并清除車廂底部積聚余液。各運輸車輛依次進入瀝青砼拌和樓出料斗下,裝料時為防止粗細集料離析,每卸一斗混合料應挪動一下汽車位置。當在夏季運輸短于0.5h時,不必采取保溫措施,否則應用篷布等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瀝青砼運至攤鋪點后應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料質量。
2.3 瀝青砼的攤鋪
采用攤鋪機全幅攤鋪,攤鋪必須連續(xù),盡量減少停機。超寬路段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形施工,避免縱向施工縫。
在連續(xù)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停在瀝青混凝土轉運車前。此時運輸車應掛空檔,由瀝青混凝土轉運車推動前移。運料車將瀝青混合料卸在瀝青混凝土轉運車料斗上,瀝青轉運車通過二次攪拌,把瀝青混合料輸送至攤鋪機料斗上,再由攤鋪機完成瀝青混合料攤鋪。
攤鋪前,應再一次檢查下承層的質量,只有下承層質量符合要求時,才可鋪筑瀝青面層。下面層的瀝青混凝土采用由鋼絲線引導的方法來控制高程。上面層的瀝青混凝土攤鋪采用平衡梁引導控制厚度的方式,攤鋪中并不斷檢測攤鋪厚度,以確保攤鋪質量,上下兩層的縱向接縫不宜重合,須間隔1m以上,施工縫必須垂直。
2.4 瀝青砼壓實、成型
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以達到最佳壓實效果,采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式壓路機兩種機型組合,特別地段使用小型壓路機或人工夯實的辦法。
瀝青砼的壓實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碾壓時應慢而均勻,并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初壓時混合料溫度控制在130゜C左右,為保證碾壓時不產(chǎn)生推移、發(fā)裂,壓路機從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碾壓,初壓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一遍。當混合料邊緣有支擋時,應緊靠支擋碾壓,當邊緣無支擋時,可用耙子將邊緣混合料稍耙高,然后將壓路機的外側輪伸出邊緣10cm以上碾壓。初壓后立即檢查平整度,必要時進行修整。
復壓時先采用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2遍后,再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碾壓2遍。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選用雙鋼輪式壓路機,碾壓兩遍以上,路面應無輪跡,終了溫度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
2.5 接縫處理
接縫處理應操作仔細,接縫應緊密平順。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重心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伸入新鋪層的寬度宜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超寬路段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形施工,相隔不超過10米,全幅進行碾壓,避免縱向施工縫。
2.6 開放交通
熱拌瀝青砼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C后,方可開放交通。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溫度。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公路的使用性能。在施工中施工企業(yè)必須高度重視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科學有效地施工,以此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
[1]盧昌南.淺談高速公路路面質量控制和維護[J]科技信息.20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