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中遠 王斌行
扎牢民族文化的根
文|張中遠 王斌行
云南省潞江小平田明德小學是2007年云南省明德項目學校,2011年云南省首批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學校?,F有學生1083人,26個教學班,教師46人。學校占地26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100平方米,綠化面積7204平方米。校園內花木成林、景色宜人,無處不洋溢著清新、幽雅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
開展中方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小學生古詩詞》讀本和“中方經典誦讀文庫”,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天誦讀一定量的古詩詞等經典文章。結合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活動,每學期教導處在校內開展讀書過級評比活動并頒發(fā)過級證書。師生在持之以恒的誦讀經典過程中感悟經典,崇尚圣賢之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開展西方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圖書室的書籍和“西方經典誦讀文庫”,讓師生在西方文化經典誦讀過程中,了解西方文化,認識西方名人事跡,學習西方文化長處,汲取西方文化精華,融合西方文化智慧,面向世界,開創(chuàng)未來。
實施勞動服務勤勞樸實活動 學校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尚美、學會創(chuàng)造”辦學目標為指導,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認識到人類的一切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
實施校園綠化公園化活動 學校以校園綠化公園化為基點,把美化與育人相結合來打造仁愛和諧的校園文化。學校將校內果木、草坪、花卉、菜園劃分到各班,每個班再細化到每位同學,以此讓學生參與美化環(huán)境活動,從中體驗環(huán)境是怎樣被改造的、怎樣被美化的,以發(fā)揮其蘊含的教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愛班級、愛學校、愛老師、愛家庭、愛環(huán)境的意識,積極快樂地投入到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中。
高黎貢山是世界聞名的自然保護區(qū),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學校充分利用高黎貢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先后引入“綠色希望行動”國際環(huán)保項目,邀請臺灣“荒野中的自然教育”、香港“社區(qū)伙伴”等非政府組織到校指導開展自然教育活動。
學校邀請高黎貢山環(huán)境保護教育專家段紅蓮等人每學期進行“魅力高黎貢”系列講座;邀請“野性中國”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家和環(huán)保人士奚志農,觀鳥專家張浩輝,遼寧盤錦黑嘴鷗協會劉德天等到校進行專家指導,讓學生認識高黎貢山和怒江大峽谷的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多次組織學生赴高黎貢山國家公園開展“五感大自然”“筆記大自然”和“大自然觀察”等自然體驗活動,讓師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每學期都會開展高黎貢山鳥類圖片展,制作鳥巢并懸掛在校內樹上的活動。通過這些順應孩子天性的自然教育活動,使孩子認識到保護自然環(huán)境是自己應該做的事。
>>傳承少數民族技藝,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象腳鼓班教學活動
學校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做高黎貢山之子,傳承民族文化遺產”作為學校少年宮辦學目標,充分利用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這一德育教育平臺,立足實際、務實創(chuàng)新,進行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學校周邊有傣族、傈僳族、德昂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少年宮充分利用民族服飾、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飲食、土司文化等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打造葫蘆絲班、象腳鼓班、舞蹈班、傣族武術班等特色民族興趣班;每天開展13分鐘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課間操活動;提倡和鼓勵孩子平時穿戴民族服飾,講少數民族語言,讓漢族孩子了解并學講少數民族語言;購買民族服飾以便開展活動時穿戴;讓學生了解并參與民族手抓菜、長街宴活動;讓學生了解傈僳族的射弩、傣族的竹編;組織學生了解并參與民族節(jié)慶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地的風俗、學做民族特色小吃在課內外交流。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中,使全體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傣族反龍棍傳承人赧明志教授學生武術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勤儉樸實、勇于探索的傳統美德,學校努力打造校內紅領巾小菜園,校外自然田園科普基地,云南省熱經所熱帶植物科普體驗基地,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科普實踐基地,潞江農場農墾文化教育基地,潞江鎮(zhèn)文化站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教育基地。
學校利用校內紅領巾小菜園進行科普實踐。通過選地、平地、調查家鄉(xiāng)不同季節(jié)種植的蔬菜、選菜、種菜、管理、收獲、品嘗、分享體會、文化建設等實踐性活動,孩子們得到鍛煉成長。
自然田園科普基地以“播一粒春種,育五個心田;賞田園秀色,愛自然家園;重動手實踐,崇科普知識;聽老傣故事,品青澀人生;走烽煙古道,憶先烈英跡”為主線打造科普體驗區(qū)和拓展體驗區(qū)。通過課程和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在真實的、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進行自我釋放,從而獲得潛能的完美激發(fā),實現“自理、自立、自信和自強”的發(fā)展目標,他們在身體、情緒、社交、保護、學習、發(fā)展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并最終成為一個超越環(huán)境、獨立發(fā)展、成就一生的真正“強者”。
學校與云南省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高黎貢山保護局、潞江農場、潞江鎮(zhèn)文化站達成育人協議:熱經所資源圃作為校外熱帶植物科普實踐基地(主要開展:看、聽活動、植物王國尋寶活動、有獎?chuàng)尨鸹顒?、筆記植物科普活動、科普園寫生活動);高黎貢山森林公園、百花嶺觀鳥圣地作為校外生物多樣性科普實踐基地(主要開展筆記大自然、找相同的葉子、觀鼯鼠、尋找白眉長臂猿、五感大自然等活動);潞江農場咖啡館作為校外咖啡文化體驗基地;潞江鎮(zhèn)文化站作為校外紅色教育、民族文化體驗基地。
萬物生長有規(guī)律,人的成長亦如此。學校尊重自然,尊重孩子,遵循規(guī)律,因材施教,有序開展教育教學和各項課外實踐活動,取得了優(yōu)異成果。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生態(tài)道德示范學?!薄叭珖h(huán)境教育示范學?!薄叭珖鷳B(tài)文明教育示范學校”“云南省文明學?!薄霸颇鲜∶褡鍒F結示范學?!薄霸颇鲜∏嗌倌晁枷氲赖陆逃芯繉嶒灮亍薄氨I绞鞋F代教育示范學校”“保山市文明學?!薄氨I绞形闯赡耆怂枷氲赖陆ㄔO示范學?!薄氨I绞惺屑壘G色學?!薄氨I绞薪逃到y先進集體”“保山市文明單位”。
學校將不斷挖掘優(yōu)秀傳統文化資源,結合實際開展創(chuàng)造性工作,使師生在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心中的夢想。
(作者單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潞江小平田明德小學)
責任編輯: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