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仁健
(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房屋管理所,廣東廣州511300)
GPS-RTK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鐘仁健
(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房屋管理所,廣東廣州5113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測繪行業(yè)取得了迅猛的發(fā)展,測繪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當前,GPS-RTK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地籍測繪中,并得到了測繪業(yè)內人士的高度重視。簡要介紹了GPS-RTK技術,分析了GPS-RTK的系統(tǒng)組成,并詳細闡述了GPS-RTK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情況,以期為有關工作提供參考。
GPS-RTK;地籍測繪;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效率
GPS-RTK技術以其厘米級定位精度等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地籍測繪中,大大提高了地籍測繪的工作效率?;诖?,筆者詳細闡述了GPS-RTK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情況,以期推動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
1.1 基準站
基準站的作用主要是實現對各種觀測數據的采集,其采集數據由電臺實時發(fā)送到流動站。基準站主要由電臺、通訊天線和GPS衛(wèi)星接收機等組成。
1.2 流動站
流動站的主要作用是實時接收參考站發(fā)送的各種檢測數據,并解算參考站的基線,以獲取其坐標。流動站主要由接收電臺、通訊天線和一臺或多臺GPS衛(wèi)星接收機組成。
1.3 相應軟件
采用相應軟件處理數據,并形成所需的成果文件。
地籍測繪的主要內容是地籍控制和界址測量,其中,圖根控制測量和基本控制測量是地籍控制測量的主要內容。目前,GPS測量定位誤差一般為10 mm+1×10-6,《地籍測繪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I級導線點的點位誤差正負偏離不能超過5 cm。從理論上講,采用GPS-RTK測量技術能夠滿足地籍I級導線、II級導線的控制測量和圖根控制測量對測量精度的要求。
2.1 在地籍控制測量中的應用
采用傳統(tǒng)測繪方法時,要求觀測點之間要通視,在布設常規(guī)三角網時,要盡量等邊布設;對于部分精度不夠的區(qū)域,要求增設起始點,或加測對角線。傳統(tǒng)檢查受地形、地貌的影響比較大,需要的人力、物力等比較多,同時,測繪精度也比較低。
近年來,GPS-RTK技術取得了快速發(fā)展,其在測繪速度、精度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改善,同時,還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經濟效益也更為明顯。目前,快速靜態(tài)測量、常規(guī)靜態(tài)測量和GPS-RTK技術已成為地籍控制測量的主要手段,常規(guī)的測量方式已逐步被淘汰。使用GPS-RTK技術進行圖根控制測量,20 km范圍的水平定位誤差為±30 mm,而地籍測繪圖根點相對于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50 mm。由此可見,GPS-RTK實時定位精度能夠滿足地籍測繪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兜丶{查規(guī)程》(TD/T 1001—2012)中規(guī)定的圖根點點位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圖根點點位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
2.2 在界址點測量中的應用
界址測量是地籍測繪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結果可用于確定施測區(qū)域的大小,同時,測得信息也用于標定測區(qū)的位置。對于地測規(guī)程規(guī)定的勘測界址點誤差限度和穩(wěn)定程度,理論與實測均表明,GPS-RTK方法的誤差符合要求,同時,使用實時定位測量法不僅現勢性好,而且工作量大大減少,測量范圍也有所延伸,優(yōu)于以往的方法。
對于部分區(qū)域,由于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山體遮擋,難以接受無線電信號或者衛(wèi)星信號時,單獨采用GPS-RTK技術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可采用全站儀配合RTK測量,對于信號無遮擋區(qū)域,采用GPS-RTK技術測繪地形、地物界址點等;對于存在信號遮擋的區(qū)域,采用GPS-RTK技術測繪出總體框架,配合全站儀補充測繪。
目前,GPS-RTK技術被廣泛用于界址點放樣測量工作中。傳統(tǒng)的測繪方法一般需要兩三個人操作,需要多次移動測繪目標。對于不能通視區(qū)域,需要利用更多已知點測算,工作程序復雜,工作效率低下。采用RTK技術放樣就相對簡便,只要把預先設計好的坐標輸入電子手簿中,GPS接收機便會提醒你要放樣點的位置。
由于GPS是通過坐標直接放樣的,精度高且穩(wěn)定,只需一個人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外放作業(yè)的效率。各等級界址點精度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各等級界址點精度要求
2.3 用于地籍細部測量
地籍細部測量是對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界址線、土地位置、土地形狀和數量的測定。在實際工作中,采用GPS-RTK測繪技術進行細部測量也存在不足之處,雖然此技術可以解決傳統(tǒng)測繪中的通視問題,但是,其對電子信號的傳播要求比較高,對于高大建筑物或山體遮擋信號的區(qū)域往往無法測定或測定精度不夠。因此,對于部分區(qū)域,在進行測量工作時,需要全站儀等光學測繪儀器的配合。利用GPS-RTK技術進行地籍碎部測量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利用GPS-RTK技術測量時,有效作業(yè)距離有限,當精度要求為亞米級時,基準站與流動站之間的距離要控制在50 km之內;當精度要求為厘米級時,基準站與流動站的距離要控制在20 km之內。②利用GPS-RTK技術測量時,要避免信號干擾或信號遮擋,盡量遠離信號發(fā)射塔、高壓電線和強噪聲區(qū)等,同時,施測點周圍垂直角15°內沒有高大建筑物、山體、樹木等遮擋物存在。③利用GPS-RTK技術測量時,如果出現信號中斷、信號干擾等情況,初始化成功后,需要重測附近的控制點來檢核初始化結果是否正確。④利用GPS-RTK技術測量時,基準站和流動站必須有4個以上公共衛(wèi)星。對于衛(wèi)星信號比較少的區(qū)域,比如虛谷內、密林間等,不應采用GPS-RTK技術測量。
GPS-RTK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應采取核校已知點和復測對比方法進行質量控制。
3.1 檢核已知點法
在首級控制網點上進行RTK測量,與首級控制網坐標比較校核,精度達標后再開始實際測量。
3.2 復測比較法
每次實測前,均需對某些圖根控制點進行RTK復測,當精確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開始實際測量。在圖根控制測量過程中,實測前,依據對特定點的復測情況嚴格校驗測量精度,符合要求進行后續(xù)測量。每一控制點均需進行二次測量,GPS-RTK重復測量值的水平誤差要小于2 cm、高度的誤差不大于5 cm。
綜上所述,地籍測繪是城市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測繪技術水平直接關系著測繪效率和測繪質量。GPS-RTK技術作為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以其顯著的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地基測繪中。本文提出的基于GPS-RTK技術的測繪方式能夠滿足地籍測繪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連鵬.GPS-RTK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6,2(14):192.
[2]徐建英.GPS-RTK與全站儀在城鎮(zhèn)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3):26-27.
〔編輯:白潔〕
P228.4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5.145
2095-6835(2017)15-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