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雜文家、幽默理論的研究專家方成,原名孫順潮,雜文筆名張化。祖籍廣東中山,生于北京。方成是我國新聞漫畫的泰斗,說起中國漫畫界,沒有人不知道方成。他與華君武和丁聰并稱“漫畫界三老”,一幅《武大郎開店》讓他在國內家喻戶曉。今年6月10日,剛剛度過自己100歲壽辰的方成,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鑠、身姿挺拔,而且似乎整日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問及他的養(yǎng)生秘訣,他說不能停步,能動則動,就一定可以長壽健康。
喜歡運動,充實忙碌
剛退休那兩年,方成想過要徹底休息,誰知道沒歇多久身體便有了不適,到醫(yī)院檢查化驗,結果血糖偏高。醫(yī)生得知方成退休后有閑度終生的打算,勸他不可多歇。醫(yī)生解釋說,想養(yǎng)生最好別閑下來,實在沒事干,就養(yǎng)花養(yǎng)草。方成想,人家醫(yī)生既然都這樣說,就必有醫(yī)學保健道理。從此,他沒事找事也要忙一忙,動一動。
方成每天清晨5時起床,整天忙忙碌碌,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不止,要工作8小時。除去按時吃飯、睡覺,他一早還要去跟報社院里的老朋友們做做操,打打拳。晚上吃完飯,要圍著大院周圍走半小時,幾十年來都保持著這樣的規(guī)律。
他還經常騎著自行車到處轉悠。每天騎著一輛26寸的天津產、紅旗牌自行車穿越大半個北京城,蹬上幾十里路都不叫累。有時他騎車去喝茶,有時他騎車往返去約老友喝酒、聊天、作畫、談論創(chuàng)作。
另外,騎自行車逛街還讓方成發(fā)現了許多漫畫素材,豐富了他的創(chuàng)作。騎自行車使方成深受其益,他發(fā)現騎車越用力,感覺就越舒心。
方成步入九旬高齡之前,家人認為他不能再騎自行車了,怕他意外磕碰,所以把車沒收了。方成最初百般不情愿,最終還是沒法說服家人,就一門心思地改為走路步行。每逢上高樓赴宴會,他也不坐電梯,兩級一步。通過騎車走樓梯等活動腿腳的鍛煉,2010年時,方成應邀參加第16屆亞運會火炬在中山市的傳遞,以93歲的高齡之軀跑完了110米的路程。
幽默風趣,凡事想得通
方成認為幽默是一種力量,能使人生機勃勃,享受生活樂趣,是創(chuàng)造和諧氛圍、促使人與人互相融合的潤滑劑。幽默風趣是他的天性,“知足常樂”是他的養(yǎng)生之道。他說:“遇到煩心事不要找根繩子上吊,而要找瓶酒來喝喝。”
70歲前他還沒有白頭發(fā),有人問:“你怎么沒有白頭發(fā)?”他說:“白的都掉了。”人聽了就不由自主地生笑,心情自然輕松自如。
有一次在山西一個酒廠參觀,廠長見到方成,疾步上前說:“久聞大名?!狈匠梢才c對方熱情握手,幽默地說:“大聞酒名?!苯Y果,人家酒廠就拿這4個字當成了廣告語。
生活規(guī)律,愛好廣泛
方成一天按時三餐,家人做什么就吃什么,沒有特別愛吃和特別不愛吃的。每天保證一次大便,幾十年從沒例外,睡不著覺時,方老會聽聽古典音樂,看看現在流行的朱德庸、畿米的漫畫。他說:“我很喜歡畿米的畫,那種清新的風格讓人很舒服,看完了我能睡個質量高的好覺?!?/p>
他給自己畫了一幅漫畫像,寫了一首風趣幽默的打油詩:
生活一向很平常,
騎車畫畫寫文章,
養(yǎng)生就靠一個字:忙!
他將自己的長壽歸納為一個字———忙。
1.忙著玩
方成說,我平時每天都忙,腦子從來不停,很多像我這般年紀的人都老年癡呆了,我還能用電腦寫文章。
這個“忙”是籠統(tǒng)的概念,有忙于寫,有忙于養(yǎng)花、養(yǎng)鳥、釣魚,等等,只要是真忙,心里想的,手腳為此活動的,都是養(yǎng)生之道。
在《藝術人生》接受采訪時,方老進一步總結為———“會玩”:
“喜歡種花就種花,喜歡養(yǎng)鳥就養(yǎng)鳥。不會寫文章就去公園看人下棋,總之是要有喜好的東西,你什么都不喜好,這個生活就麻煩了。”
2.忙著交朋友
這樣忙還有個好處,就是朋友多。尤其是和也同樣忙的朋友在一起有共同語言,正是酒逢知己,煙遇良朋,越談越高興。當然,酒只限一杯葡萄制品,煙限一兩支,不吸更好。
3.忙著騎自行車
“騎車是一種鍛煉,想騎就騎,想走就走,上車就有座兒,不像公共汽車,你得聽它的,它還得跟你要錢買票,這多不劃算。”
4.忙得沒時間不開心
認識的人都知道,方成先生是天生的樂天派,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保持開朗的心情,從未見過他愁眉苦臉。
他說保持快樂的秘訣之一就是“老有事忙,沒工夫想不開心的事?!?/p>
另一個秘訣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我最倒霉的時候,我心里一點不著急。每一個人,生活里面一定會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都一樣。所以碰到多倒霉的事我心里都不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