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琳琳
(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
淺談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
冒琳琳
(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應用問題向來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它是一種通過情境表達的數(shù)學問題.步入初中后,隨著教學難度的提高,應用題在問題的復雜性、多樣性和跨學科性等方面對學生有了更嚴苛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更有效地解決應用難題.
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分析
初中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往往是絕大多數(shù)師生頭疼的難題,而它恰恰又是考試的重點,“難且重要”這就陷入了無解的困境中.本文是基于教學過程中面對這一現(xiàn)狀做出的分析與改進意見,希望隨著新課改的步伐能逐漸突破應用題這一難關,讓學生的學習充滿信心和樂趣,教師的教學得到質的提升.
近幾年的試卷中,應用題的分數(shù)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然而得分情況不容樂觀,這種情況的產生顯然是沒有把握應用題的正確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應用題的教學時間相對其他題型就少了很多,長此以往積重難返.
1.應用題篇幅冗長
初中數(shù)學教材中引用的應用題在形式和內容上不乏貼近生活、富有創(chuàng)意并且知識面覆蓋廣綜合性強,但是有時候過于追求令學生達到身臨其境之感會描寫過多情節(jié)使得篇幅冗長,真正需要的信息夾雜在無謂的文字中.
2.學生解題能力薄弱
分析題目、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對于題目中數(shù)字的關系、隱含的條件的分析和認知就大相徑庭,這不單單是數(shù)學解答能力還包括邏輯思考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原因.因此這些方面不扎實的學生面對不同形式的應用題時,往往不能在審題和解題之間自如變通,其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就相對沒那么堅實了.
3.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對于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許多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方法一味灌輸,將重心放在解題技巧上面,在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教師給出一種例題和它的解題方法然后用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反復練習,教師需要用心的應該是學生提取信息和理解題目的能力的培養(yǎng),事實卻是本末倒置了.
1.教師轉變教學模式
對于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首要解決的就是教師教學方式的運用,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從自身先做起才能帶領學生做出有效改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應用涉及方方面面,多媒體的靈活巧用會令數(shù)學教學過程增添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在多媒體教案的設計中,教師有較多的時間思考和設計,根據難點重點和學生的各異,制作出更適合自己班級的教案.也是憑借多媒體的特殊性,一些平時課堂上講解起來比較抽象的幾何應用題能夠變得立體和直觀,便于理解;在教案中不時穿插一些小視頻和動畫,更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
2.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
應用題情節(jié)設置這一特點對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學生通過分析題目找出有效信息,能否準確解答關鍵就是信息采集的精細程度.提高閱讀能力要在數(shù)學課堂上實現(xiàn)較難,這與學生的語文水平關系更大與平時的生活積累息息相關,但是數(shù)學應用題理解起來相對而言難度不高,分析起來也是有技巧的,而數(shù)學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剔除多余部分,精準找出關鍵信息.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先摒除題海戰(zhàn)術,選擇能令學生產生積極解答興趣的題目.在學習平面幾何時,有種應用題題型是添加輔助線,一道題往往有多種解法,教師大可選擇此類題,題型讓學生解答,看誰的解法又多又簡單,有競爭才有壓力才有動力.比如“如圖,已知在△ABC中,AD⊥BC于D,∠B=2∠C.求 證:CD=AB+BD.”
這道題起碼就有三種解法:(1)在DC上取點E,使的BD=DE,并連接AE;(2)作AC的中垂線交BC于E,并連接AE;(3)延長DB到E,使得AB=BE,并連接AE.
多種解答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索中游弋,在思考中享受,課堂氣氛也能充滿活力、趣味和挑戰(zhàn).
[1]何一生.淺談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及現(xiàn)狀及對策[J].教學經緯,2013,164.
[責任編輯:李克柏]
2017-05-01
冒琳琳(1986.11),女,江蘇如皋,中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從事初中數(shù)學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7-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