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龍
摘要:如今的中學校園為推進素質教育,組織新穎、花樣繁多的社團紛紛在規(guī)劃、研究中逐步建立起來,不僅使學生課余生活豐富,還有助于綜合能力的提高和知識層面的拓展。然而,生物學與人類本身聯(lián)系又最為緊密,所以初中生物社團的建立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中學社團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充實、完善自己的好時機,所以社團開創(chuàng)的意義深遠,這是教育理念不斷更新、進步的產(chǎn)物。生物是一門需要走出課堂的學科,如果將它禁錮在教室內就會失去本身的魅力,此外,生物教學模式的不同對于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也頗大。
關鍵詞:生物社團;建設;初中生
“由學生自愿組成,為實現(xiàn)會員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群眾組織?!笔菍W生社團的定義。初中社團遠不比大學社團廣泛且易實施,在大學中,社團產(chǎn)生由“五四”運動開始直到現(xiàn)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初中社團建設還處于初發(fā)展階段和嘗試階段,不能完全由學生自由組織,需有教師的引導,但是年齡相仿、愛好相似的初中生組成的社團,比起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更具有凝聚力和團結力,學生之間更容易產(chǎn)生互動和共鳴,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和諧。
在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生物,生物學是研究各種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對于他們來說,生物學充滿了未知與神秘,僅靠著書本上的解釋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們好奇多疑的天性,他們需要通過觀察、實驗、探索等方式來了解、學習生物學。生物學好比一面放大鏡,通過學習它,可以幫助人們把日常生活中看似尋常的自然現(xiàn)象以科學地方式解釋出來。學生們是否注意到,當漫步校園,多不勝數(shù)的生物圍繞在你的身邊:蓊蓊郁郁的樹木,青翠的小草,還有大樹下的蘑菇和草叢間的昆蟲,這些生物雖然在形態(tài)上截然不同,但它們擁有相同的基本結構和相似的結構層次。這就是生物學的魅力所在: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推動生物社團的建設,開設與生物相關的社團活動,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之中,面對問題懂得如何才能拋開外在,深挖本質,還有助于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為此,筆者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以初中生物社團建設為主題,提出自己的一些設想。
一、社團活動設計
社團活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大致分為戶外活動和室內活動兩類。在戶外,學生可以在教師組織下,在學校內或者周邊公園與生物體親密接觸,大到樹木小到螞蟻都可以作為觀察、研究的對象。在室內,以實驗與觀看科學記錄片為主,要做到精心設計,嚴謹實驗,科學紀錄片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進行遴選,如: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制作植物、昆蟲標本,觀看人與自然類的科學節(jié)目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社團活動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觀察力和提升知識層面,為學生的課余生活增添樂趣。
二、社團總結
每次活動都應該帶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開展,學生應能夠對活動、對自己進行總結。如動手制作細胞模型,在社團活動開展前,學生先寫下此次活動的目標為弄清細胞的組成與結構,并了解各個部分在細胞中的形態(tài)與作用。在社團活動結束后,學生需要將此次活動的過程記錄在案并進行小結,記錄制作細胞模型所需的道具和注意事項,學會自我總結,即心得體會,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當初所定的目標。除了自我總結、評價以外,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間的互評互助、交流感想,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與同齡人共進步,發(fā)現(xiàn)、深挖自己的潛能,提升自信心,最后以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給教師,這樣學生參加社團的激情就會隨之增溫。
三、推動生物社團建設意義
如今,國家急需生物科學方面的人才,教育方面對于生物課程存在疏忽,重視度遠遠不夠,中學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而傳統(tǒng)的生物課又以書本為主,教師將書本上的知識簡單地灌輸給學生就當是完成了教學任務,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也深深地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權利。
筆者認為,生物中做實驗非常有必要,對于學生,他們應有通過實踐檢驗真知的權利,此外,對生物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早已不能滿足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更希望能夠從日常生活、動手實踐中獲取與生物學相關的知識,生物社團能夠給予他們展示的平臺,在其中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物科學,通過觀察、實驗、探究生命現(xiàn)象,了解環(huán)境中生物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學會自己尋找蛛絲馬跡,找到問題的答案,豐富課余生活。長此以往,學生的自覺性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為培養(yǎng)生物科學方面的人才奠定了基礎。
總之,中學社團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充實、完善自己的好時機,所以社團開創(chuàng)的意義深遠,這是教育理念不斷更新、進步的產(chǎn)物。生物是一門需要走出課堂的學科,如果將它禁錮在教室內就會失去本身的魅力,此外,生物教學模式的不同對于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也頗大。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更希望學生一方面能夠掌握書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在興趣的引導下快樂的學習,在自身的實踐中尋求真知,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