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微漪與導演亦風拍的一部紀錄影片《重返·狼群》上映了,一起來聽聽她講述人與狼的故事。
我叫李微漪。
2010年,我去若爾蓋草原寫生,牧民給我講了個事兒:一頭公狼被人打死了,母狼養(yǎng)不活一窩幼崽,就吃下了牧民用來毒狐貍的肉殉情了。我當時就動了念頭,我要找到那些幼崽。當我找到狼窩的時候,只剩一只小狼了。我模仿母狼喊小狼的聲音,呼喚它。它一下子就站起來了,趴到我懷里面,好像找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后來我把它帶回了成都,給它起名叫格林。
格林不愿意坐電梯,封閉的環(huán)境對它來說就像一個陷阱。我坐電梯,它要走安全樓梯,下去了之后就在電梯門口等我。有一次電梯壞了,把我給困在里面。格林下樓以后沒找著我,就和一條小土狗作伴,往街邊上走。
等我發(fā)現(xiàn)它時,一輛車疾馳過來,它就像魂飛魄散一樣,沖進車流穿梭,然后被一堆車給包圍了。在格林的眼里,這就像很多的鋼鐵巨獸。這一刻,我忽然覺得它原本就是草原的,應該把它送回去。
于是,我先帶著它,在我朋友的一個獒場里面過渡了一段時間。在那里生活的初期,格林總被藏獒咬來咬去,當球玩兒。被欺負完了,它就回到我的床下面躺著。看著它滿身的傷,我真的很心疼,但又不能心軟。
后來,格林就不來我的房間了,它到它認的那個干爹,也就是頭獒那里去了。時間久了,其他藏獒也就不怎么欺負它了。
那時,我得了肺水腫,它每天都到窗子這兒來看,還趴在那里嚎。我就安慰它說,媽媽不會離開你的。
一次,我在外面崴了腳,遠遠看著格林過來了,后面還跟著一匹馬。當我站起來的時候,它還在背后推我一把,意思是讓我騎在馬上,簡直太暖心了,它到底懂多少東西啊。
當你要把孩子放到一個更大的世界當中,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也很無奈。小狼格林想回去草原那邊,它的同伴在叫的時候,它的爪子就很激動,但是它又舍不得你,最后在山梁上三去三回,終于還是選擇了那邊。
之后,我又去了草原,想看看格林是不是生存下來了。有一天我起得特別早,撞上了它們。它帶著它的老婆和孩子,正把小羊羔和小兔子往草垛子上放。
在那個草垛子上,我曾經發(fā)現(xiàn)過好幾只兔子。那個時候我才明白,這些東西都是它送來的。
我一看到格林,激動壞了,就想跑過去。它一看到我的時候,也特別激動,向前趕緊走了幾步,毛都立起來了。但是很快,它的毛就順下去了,頭也低下來。
然后呢,我向它走近,它就退后。就是相見但是不相親了,我們理解它,也能想象它經歷了些什么。
我們覺得身上有一種使命感,想為格林、為那里的野生動物生存再做一點兒什么事,所以我們后來就把書,還有影片全部呈現(xiàn)出來。
《重返·狼群》盡管電影不夠專業(yè),但它有靈魂。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代替一個母親,去講述她自己與孩子的故事。
(墨晗摘自一條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