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俊?オ?
書是我們最聰明、最可靠的老師和朋友。讀書有諸多的好處:它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記憶,激發(fā)思維,傳播知識,交流信息,表達情感……書有說不盡的好處,讀書,是豐富精神家園的有效途徑,是精神追求者的寵兒。新課程標準也規(guī)定初中生應(yīng)從文學作品中得到人生的啟示,也就是說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提升自己的道德水準。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讀書需要有目的地去讀。因為有目的的讀書方法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最能看得見效果,學生對這種讀書方法也容易產(chǎn)生興趣。在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時,我有意識地給學生制訂讀書任務(wù),讓學生帶著任務(wù)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讀書。讀書還要注意有選擇地去讀。在課余時間我給學生推薦了很多文學名著,讓學生從中任意選擇。我想只有正確地引導學生用積極健康的閱讀心態(tài)來閱讀名著,尋找名著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才能在閱讀中完善人格。
下面是筆者以課余時間中學生愛讀的幾部名著為例進行探討。
一、從《西游記》中學習人的個性價值
《西游記》中取經(jīng)故事開始之前的內(nèi)容寫了孫悟空領(lǐng)著群猴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這就在社會關(guān)系上“絕對自由”。孫悟空這種桀驁不馴的個性自由精神,其背后隱含了人類向往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集體無意識。孫悟空生氣勃勃的反抗斗爭,在廠衛(wèi)橫行、民不聊生的嘉靖朝代,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線光明。但是,如果全社會的人都像孫悟空那樣無限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到處“大鬧天宮”,就會把社會搞成無政府主義的混亂局面,而且還會對他的個性自由造成很大的傷害。這說明人的個性自由要受到社會的一定限制。那么人的個性價值如何才能在社會意志中實現(xiàn)呢?緊箍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觀音菩薩對孫悟空使用緊箍咒,目的絕不是置他于死地,而是在對其限制的前提下,利用孫悟空的英勇頑強幫助唐僧西天取經(jīng),從而造福于他人和社會。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西游記》對人的個性價值作了明晰而深刻的解釋。《西游記》既肯定了個性自由的尊嚴和價值,又指出了個性自由得以升華的價值和途徑;同時還指出了社會限制和規(guī)范過分個性自由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對這些過分的個性自由進行因勢利導,使其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總之,通過閱讀這部神話小說,讓學生明白只有在一個人的個性自由服從于社會意志的前提下,他的個性才有價值。如果人人都要絕對的自由,那就等于沒有自由。所以通過讓學生閱讀《西游記》,可以教育學生必須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遵守社會規(guī)范。
二、從《水滸傳》中學習“義”的人格觀念
《水滸傳》中的“義”,主要是指一種被壓迫者之間相互幫助的關(guān)系?!傲x”與“不義”,很大程度上指是否同情與支持被壓迫被剝削者,是否參加與堅持革命反抗?!端疂G傳》中以“義”為核心的“好漢”人格崇拜,是將這些綠林豪杰凝聚起來的重要因素。在中國文化觀念中,“義”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它既可以指人的思想行為是否適度,也可指人們對待物質(zhì)利益的態(tài)度,還可指道德責任的倫理準則。
從小的方面來說,魯智深打抱不平,行的是“義”,李逵誤信人言要殺宋江,講的也是“義”;就大的方面來說,東溪村七星小聚義,就是為了奪取生辰綱的不義之財。白龍廟英雄小聚義則是表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反抗斗爭,而梁山英雄大聚義,更是為了有利地打擊封建統(tǒng)治者,實現(xiàn)“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政治目標。歸納一下,《水滸傳》中的“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和今天的“見義勇為”有著相同的實質(zhì)。
仗義疏財。對窮苦老百姓物質(zhì)經(jīng)濟上的無償援助,和今天的救濟災民有共同點。
舍生取義,視死如歸。和近現(xiàn)代史上的為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精神有共同點。
“義”是下層勞動人民所崇尚的道德和人格,通過閱讀《水滸傳》可以教育我們的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做一個有正義感、樂于助人、堅強勇敢的人。當然小說中的“義”,有時也被寫成一種沒有任何政治原則的私人之間的情誼。這在武松身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這種“義”我們應(yīng)該在給學生做閱讀指導時提出來,武松這種沒有原則的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不應(yīng)該效仿。
三、從《簡·愛》中學習人格尊嚴的維護
《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英國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作者著力挖掘了主人公精神方面的深刻內(nèi)涵,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主人公簡·愛反抗逆境、維護人格尊嚴、追求平等獨立等方面。簡·愛強韌的個性從幼年時代就顯露出來,在冰冷的社會環(huán)境里由于孤獨和受歧視逐漸形成童年簡·愛的反抗性格。成年后這種性格就發(fā)展成為一種神圣和更具自覺的“獨立”人格。她就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自己的人格,即使在那些儀態(tài)高雅的貴婦人面前也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自尊自重、堅忍不拔、明曉事理,構(gòu)成了簡·愛的性格特點。
小說中的簡·愛總在努力尋找一條平等、不受人歧視的道路,為了它,不在乎吃苦、流浪甚至犧牲和死亡。簡·愛在逆境中仍然注意維護人格的尊嚴,隨時對自己的性格進行自我發(fā)展和自我調(diào)整,并沒有走向極端。
通過閱讀這部小說,應(yīng)該教育我們的學生在追求個性自由、維護人格尊嚴的同時,不能違背生活自身的邏輯。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與主體權(quán)利的鮮活生命,珍愛生命就是要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生命價值。德育必須高揚以人為本的旗幟,尊重個性,注重學生生存素質(zhì)和生活素養(yǎng)的提高,使學生獲得更有意義的人的尊嚴,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從實現(xiàn)人的價值看,思想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提高、擴展人的價值,改善人的道德生活,實現(xiàn)思想道德對人生的肯定、引導和提升。而《簡·愛》這部小說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個人價值、維護人格尊嚴。
四、從《邊城》中學習人性之美
沈從文的中篇小說《邊城》,是他描寫歌頌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小說中最優(yōu)秀的代表作。小說中的老船夫,是人性美的化身。他是“邊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為來往過客擺渡,并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職,任勞任怨,鞠躬盡瘁,質(zhì)樸憨厚,狹義心腸,慷慨慈愛,不計較個人得失,受人尊重。同時,他又是一位慈祥、仁愛,愿為孫女付出一切的爺爺。我們從老船夫?qū)λ?、對孫女的關(guān)系中,可以看到他那充滿人情美、倫理美的寬廣胸襟,對他的純真、善良表示敬意。
通過閱讀這部小說,讓學生深深體味老船夫的人性之美,追求真、善、美,為人正直,拒絕庸俗。同時讓學生對過去和現(xiàn)在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對美好的人性懷有一種審美感情,而這種感情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梢哉f它是一種精神的底子,是生命的亮色,是人性的內(nèi)核。這種情感訓練是其他課程不能完成的。
總之,閱讀文學經(jīng)典名著,讓學生在閱讀中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在先人智慧的光輝中,尋求真知灼見。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楊寨中學(25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