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高明實驗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摘 要:校園文化是體現(xiàn)一所學校辦學理念、學校精神及辦學傳統(tǒng)的文化。而藝術教育對增強學生整體的藝術素養(yǎng),健全學生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幫助,是培植和烘托高雅校園文化氛圍的有效途徑。文章就校園文化藝術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藝術教育;校園文化;錦上添花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217-01
校園文化廣義上是指學生生活的存在方式的總和,其主體包括生活在校園內(nèi)的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三大群體,它是在物質財富、精神產(chǎn)品和氛圍以及活動方式上具有一定獨特性的文化類型。狹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精神文化,是在學校發(fā)展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反映著人們在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上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的一種團體意識和精神氛圍。
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續(xù)和補充,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教育活動中,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也是師生文明素養(yǎng)、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它涵蓋了物質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文化、體育文化、科技文化、社團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疇。
藝術教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技藝性、智慧性及愉悅性兼具的基礎文化課。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藝術教育更能為校園文化建設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有力地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實踐。
一、藝術教育對人文精神的培育
(一)藝術課堂能挖掘人文教育
藝術教育是高中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對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極其重要。首先,藝術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作為美育重要途徑的藝術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發(fā)展人的感性。個體在審美過程中運用的是直觀的、感性的方式,這種感性與理性并不矛盾,它是理性發(fā)展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審美即是對客觀規(guī)律合乎于人的目的的運用的自由境界的直觀感受。這種超越理性的觀察方式,便是審美的感性。
其次,藝術教育可以發(fā)展人的主體性。藝術教育通過形象的、直觀的、感性的方式,使個體獲得審美的愉悅。審美活動不是強制的,人在審美中可以自由地去感受美。審美需要主體能動地參與其中,而不需要外力的強迫。無論是欣賞還是創(chuàng)作,個體都需要具有主體意識,這樣審美活動才可以進行。因此,美育在發(fā)展個體主體性方面的作用是突出的。素質教育是弘揚主體性的教育,和諧社會更需要每個人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構建,藝術教育由此更突顯出其價值。
再次,藝術教育可以培養(yǎng)人的個性。理性以抽象為特征,強調(diào)普遍性、確定性,而個體在審美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地獲得并展示自己豐富的獨特感受。這種感受不追求同一和確定,恰恰相反,其價值正在于這種獨特性。如果說德育和智育主要發(fā)展了人的德行和心智等方面的個性,那么美育則發(fā)展了人的審美等方面的個性。
最后,藝術教育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藝術教育可以陶冶個體的情操,使個體的不良情緒情感在藝術欣賞與創(chuàng)作中得到宣泄與升華;在藝術教育中,部分學生可以培養(yǎng)藝術方面的特長,從而增強自信,達到完善自我的目的;藝術教育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其人生變得高雅與充實,精神上有所寄托。
(二)打造品牌特色學校的需要
張揚學校個性,熔煉品牌精髓,打造名牌特色學校,要在“創(chuàng)新”上求發(fā)展,在“特色”上做文章。它一旦創(chuàng)造出來,就是一種能動的教育力量,反過來創(chuàng)造這所學校的師生員工。文化是一種精神期待。
二、藝術對校園文化的促進作用
藝術教育對于人的培養(yǎng)作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校園文化的影響實現(xiàn)的。首先,藝術教育的重心應從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力轉向培養(yǎng)審美鑒賞力。對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他們接受藝術教育的目的并非成為藝術家,而是懂得何以為美,懂得如何欣賞藝術作品。這就要求藝術教育從方法轉向原理,從技術走向人文。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應該成為藝術教育的重心。
其次,大力開發(fā)藝術教育資源,構建豐富多樣的藝術課程體系。一方面,學校要加強藝術課的建設,為學生提供多種課程,實行選修制,以便學生選擇;另一方面,學校應注重校園環(huán)境的隱性教育功能,通過建筑、校園綠化、雕塑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育。第三,積極扶持藝術方面的學生社團,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動性。藝術教育應注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對于在藝術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學校應該為他們提供繼續(xù)提高和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最后,學校舉辦各類藝術方面的講座與展覽,營造濃厚的校園藝術文化氣氛。這不僅可提高本校藝術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也可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從而促進藝術教育的開展。
三、結語
藝術教育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藝術教育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陶冶學生性情,凈化學生心靈,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能促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提升學校的品位和社會聲譽。
參考文獻:
[1]張巍,吳莎.以藝術教育為依托 搞好校園文化建設[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02).
[2]武新文.關于校園文化建設中藝術教育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