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柴原子
我曾做過一段時間的順風(fēng)車車主。有一天早上7點左右,我接了一個從家里出發(fā)到單位的順路訂單。從頭像上看,對方是一個大概二十四五歲的姑娘。
到達出發(fā)地點后,我打電話給對方,她表示馬上出門,但十幾分鐘過去了,我遲遲沒有見到姑娘的身影。距離上班的時間越來越近,我的內(nèi)心不由得十分焦急。又過了十幾分鐘,姑娘總算是上車了,一上來就一聲不吭,連招呼都沒打。我本想發(fā)作,轉(zhuǎn)頭看她,看到的卻是一副梨花帶雨的模樣,便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車在沉默中行駛,氣氛十分尷尬。
20多分鐘過去了,突然,姑娘的手機響了。她低頭看了一眼,非常堅決地掛斷了。手機再次響起,她又掛斷。這樣周而復(fù)始了三四次,姑娘直接關(guān)了機。大概5分鐘后,她又把手機開了機,似乎在等待那個號碼。
果然,當(dāng)手機再次響起,姑娘沒有猶豫,接了起來。
“你還打電話給我干什么?我們已經(jīng)分手了!”姑娘的語氣冰冷。
隱隱約約的說話聲從電話那頭傳來,是個男孩,大概是在道歉,請求原諒。姑娘聽了幾分鐘,突然問:“那你說你錯在哪里?”男孩又說了幾句,姑娘提高了音量:“你根本就不知道你錯在哪里!”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車里的氣氛再次降到冰點,我有些期待那個電話再次打來。
沒過幾分鐘,電話又來了。姑娘似在猶豫,又有些不舍,鈴聲響了七八遍,她才猛然按下了接聽鍵。
“你不要跟我說那么多,除非你寫一封2000字以上的檢討書,寫清楚你錯在哪里,以后要怎么改,否則我不會原諒你的!”姑娘加快了語速,“還有,你每次說話都不算數(shù),所以,這封檢討書必須拿到劉律師那里去公證,并且你要發(fā)到朋友圈,讓我們的父母和朋友都看到!”
我的心驟然一緊,看來這姑娘不好應(yīng)付啊。
電話那頭果然開始講條件……
“什么?500字?你當(dāng)我是3歲小孩呢!”姑娘的語氣軟了下來,“到劉律師那里公證或發(fā)朋友圈,二選一,不能再講價了!”
我有些想笑,這姑娘的態(tài)度明顯有松動,看來有戲!
那頭繼續(xù)求饒。
“好,不去公證、不發(fā)朋友圈也行,那我明天上午9點前必須看到檢討書,如果郵箱里沒有,我就再也不理你了!”再次開口的時候,姑娘的生氣里竟帶出了些撒嬌的味道。
一場吵架就此化解。
我不禁莞爾,原來,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