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高中政治教育的總體思路是在講授政治學科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塑造積極、正確的情感價值觀。由此可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促進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德育功能的發(fā)揮至關重要。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然后從分析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性思維能力三個維度出發(fā),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進行了方法探析。
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學生思維能力的塑造是由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教學引導和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培養(yǎng)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在義務教育階段,政治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主要側重于德育教育,意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道德觀;在高中階段,政治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主要側重于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拓展和塑造,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是全面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依托。
傳統(tǒng)“灌輸式”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壓抑了學生分析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出臺,高中政治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發(fā)生了變化,不僅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更加強調學生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新課標的實施為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指明了培養(yǎng)方向。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分析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概念內涵分析法。由于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內容是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為學科基礎起點來進行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的延伸和構建的,但是由于政治概念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如果學生不能深入的理解概念的內涵,則無法從根本上升華人格。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在進行相關概念的講解時,不僅要逐詞解析概念內涵,從而讓學生準確掌握概念實質,而且還要重視概念的外延拓展和與實際問題的銜接,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政治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對“民族”這一政治概念進行教學時,要從三個層面來引導、提升學生的分析性思維能力。首先,要追溯民族的起源和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了解民族的形成背景;其次,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分析民族的基本特征,最后通過分析選擇合理的特征進行總結;最后,要加強民族演變過程中,民族、氏族、部落以及種族四者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區(qū)別的探究,從而讓學生在概念的起源、特征和相近概念的辨析和深度理解中實現分析思維能力的提升。
系統(tǒng)邏輯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確保各個理論常識模塊的教學質量,又要重視各個理論體系之間的銜接性和系統(tǒng)性,從而為使學生樹立嚴謹的全局觀和系統(tǒng)分析意識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分析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重視系統(tǒng)固定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因為固定性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水平,而靈活性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比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采用對比分析法,不僅能夠避免學生片面化的理解理論知識,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進而將對比分析方法科學、有效的運用到其它學科或實踐生活之中。例如,在講解市場經濟這一政治模塊時,要加強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對比分析,既要分析二者的相似性,又要分析二者的差異性,從而在合理汲取資本主義經濟養(yǎng)分的基礎上,揭示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現狀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個性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新知識。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政治理論背后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和智慧魅力;要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人格的教育,從而使學生能夠將內化后的人格情感轉化為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環(huán)境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學生探索新知識,對有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給予表揚和鼓勵。
鼓勵標新立異,重視學生獨創(chuàng)精神和想象能力的雙重培養(yǎng)。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標新立異的觀點、大膽假設的提出給予認可和鼓勵,同時要善于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辯駁,從而促進學生的求異思維更加發(fā)散、立體、多向和廣闊;另外,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因為良好的想象力經過重組能夠形成新的創(chuàng)造力,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發(fā)散性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多維度思考。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實踐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構建融合學、議、練的導學架構,在導學內容中,要讓學生明確實踐的重要性,并靈活的掌握實踐方法,進而聯系生活實際來運用政治學科知識指導、分析實踐,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思維和認識。
可以借助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來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課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分別進行法官、消費者、生產者和經銷商角色的扮演,在表演前,教師要對每個角色所闡述的知識性觀點進行把關,從而力求達到教育效果,但是要注意,第一要積極糾正錯誤認識;第二要加強對活動的全方位指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