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蓮 邵巖峰
[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大學城地區(qū)17~30歲青年急性腹痛的病因及中西醫(yī)臨床診斷,為臨床診斷及青年學生保健提供指導。方法 嚴格根據(jù)病例的納入及排除標準,對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yī)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以急性腹痛為主訴就診的318例學生患者的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時間、西醫(yī)診斷、中醫(yī)癥候分型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福州大學城地區(qū)青年學生急性腹痛主要為消化系統(tǒng)內科疾患,平均疼痛持續(xù)時間為(13.6±2.4) h;中醫(yī)證型分布較為寬泛,其中以濕熱積滯、飲食停滯以及氣機郁滯為主。結論 福州大學城地區(qū)青年學生急性腹痛與氣候因素以及飲食不節(jié)(潔)所引起的內科疾患有關,病種相對單一,中醫(yī)證型多為濕熱積滯、飲食停滯以及氣機郁滯等。
[關鍵詞]急性腹痛;青年學生;病因;中西醫(yī)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 R25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6(a)-013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17-30 year old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health care for young students.Methods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case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etiology,pain location,pain time,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TCM syndrome type of 318 stud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as chief complaint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2016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Results The acute abdominal pain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 was mainly th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the mean duration of pain was (13.6±2.4)h.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was relatively broad,mainly of damp heat accumulation and stagnation,retention of food and drink,depression and stagnation of Qi.Conclusion The acute abdominal pain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Fuzhou University Town is related to the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 medical diseases caused by improper diet,the disease is relatively single,TCM syndrome type is the type of damp heat accumulation and stagnation,retention of food and drink,depression and stagnation of Qi.
[Key words]Acute abdominal pain;Young student;Etiology;Clinical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急性腹痛為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急診中有5%~10%的患者以急性腹痛為主訴。急性腹痛多由腹腔內外臟器疾患所引起,見于臨床各科疾病,具有病因復雜、起病急、變癥多等特點。不同群體急性腹痛的病因、部位、持續(xù)時間、診斷以及辨證分型等存在一定差異[1-2]。本研究通過對福州大學城地區(qū)年齡為17~30歲的急性腹痛學生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為急性腹痛的臨床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yī)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以急性腹痛為主訴就診的學生患者,共318例,其中男136例,女182例,平均年齡20.2歲。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年齡17~30歲學生患者;②發(fā)生于1周內、由各種原因引起腹腔內外臟器病變而導致的腹部疼痛;③符合以急性腹痛為主訴的各疾病的診斷標準;④既往身體健康;⑤具有較強的依從性,并具有較完善的病例資料。
1.2.2排除標準 ①年齡<17歲或>30歲的急性腹痛患者;②由各種原因引起腹腔內外臟器病變而導致的腹部疼痛時間>1周者;③依從性比較差的病例。
1.3研究方法
詳細詢問患者的相關病史,并仔細進行體格檢查,規(guī)范化收集臨床資料,合理選擇輔助檢查。通過完善病歷資料做出準確的診斷。本研究主要通過收集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質、腹痛持續(xù)時間、西醫(yī)診斷以及中醫(yī)證型六方面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2結果
2.1疼痛部位
研究結果顯示,納入研究患者的腹痛范圍較分散,無明顯分布特征,其中以臍周和中上腹疼痛就診的病例較多,腹痛疼痛部位按照例數(shù)依次為臍周(94例)、中上腹(82例)、右下腹(57例)、左下腹(35例)、中下腹(26例)、左上腹(13例)、右上腹(11例)。
2.2疼痛性質
納入研究患者的腹痛性質多以脹痛、絞痛以及隱痛為主,部分病例表現(xiàn)為放射痛和墜痛。疼痛性質按照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依次為絞痛(109例)、脹痛(65例)、隱痛(58例)、放射痛(45例)、墜痛(37例)、刺痛(4例)。
2.3腹痛持續(xù)時間
本研究中,患者就診時腹痛持續(xù)時間為30 min~4 d,平均疼痛持續(xù)時間為(13.6±2.4) h。
2.4西醫(yī)診斷
根據(jù)各疾病診療指南的指導標準、結合病歷資料(病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資料、影像學檢查資料及內鏡檢查資料等)進行診斷,本研究納入的318例病例中,內科疾患為197例(包括消化性潰瘍23例,慢性胃炎47例,急性胃腸炎112例,胰腺炎9例,膽囊炎5例,胃癌1例),占61.95%;外科疾患86例(闌尾炎33例,消化道出血24例,泌尿系結石29例),占27.04%;婦科疾患35例(痛經24例,婦科炎癥11例),占11.01%。
2.5中醫(yī)辨證分型
本研究資料中,中醫(yī)證型分布較為寬泛,其中以濕熱積滯、飲食停滯以及氣機郁滯為主(表1)。
3討論
腹痛是指患者自覺腹部不適的一種癥狀,凡因炎癥、外傷、腫瘤、理化因素損傷刺激內臟神經均可引起腹痛[3-4]。本研究對象是福州大學城地區(qū)的青年學生,福州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濕熱,飲食習慣具有自身特色。研究顯示,學生群體腹痛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其急性腹痛常由內科疾患引起,且多為消化系統(tǒng)疾??;中醫(yī)癥候分型以濕熱積滯、飲食停滯以及氣機郁滯為主。
3.1病因及診斷
急性腹痛有三大原因:腹腔臟器的病變、腹腔外臟器病變與全身性疾病。臨床資料顯示,腹腔內病變是引起急性腹痛的重要原因[5-6]。急性腹痛發(fā)病迅速,病因復雜,因此如何快速準確地明確病因對于患者疾患的診療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準確辨別疼痛的部位和性質,詳細區(qū)分伴隨癥狀,以縮小范圍,明確病變。如在外就餐后出現(xiàn)腹部絞痛,并伴隨嘔吐、腹瀉者多為飲食不潔所引起的急性胃腸炎;膽囊炎患者多為右上腹疼痛,且進食油膩后疼痛加重;女性經期下腹墜漲疼痛者多為痛經。再者,腹痛的持續(xù)時間對于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如急性胃腸炎患者一般于暴飲暴食后數(shù)小時內發(fā)病,于發(fā)病時立即出現(xiàn)腹痛。詳細的相關病史是一些腹痛患者明確診斷的重要依據(jù),如消化道潰瘍穿孔患者,多有長時間的潰瘍病史;泌尿系結石患者多有反復發(fā)作史[7-8]。必要的輔助檢查是明確急性腹痛病因的重要手段,如通過實驗室檢查(如血、尿、便常規(guī)等)、影像學檢查(B超、X線、CT等)以及消化內鏡檢查等可以明顯提高確診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青年學生身體相對健康且抵抗力較強,其發(fā)生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相對單一,大部分是由暴飲暴食、飲食不潔以及生活不規(guī)律所引起,故以消化系統(tǒng)疾患多見,其疼痛部位多為上腹部及臍周,且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與文獻報道相似[9-10]。
3.2中醫(yī)辨證分型
急性腹痛病因繁多,中醫(yī)辨證分型亦較雜亂。急性腹痛的不同性質特征具有不同的辨證意義。腹部隱痛,按之則舒,多見于虛證;腹部劇痛多見于實證;腹部竄痛多見于氣滯證;腹部刺痛、絞痛,部位固定,多見于瘀血、濕熱;腹部拘急冷痛,得溫痛減,多見于寒凝;反跳痛多見于腸癰患者[11-12]。腹部持續(xù)疼痛多由瘀血、濕熱所致,陣發(fā)性腹痛多為氣血失調所引起。
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腹痛的辨證分型多為濕熱積滯、飲食停滯以及氣機郁滯為主,其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福州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濕熱,飲食滋膩;青年學生往往自制力較差,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存在作息不規(guī)律,飲食無節(jié)律的情況;目前社會生活節(jié)奏增快、競爭壓力增大,而學生的抗壓能力及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所降低,以致情緒波動較大,精神焦慮,導致氣機運行失常。
青年學生急性腹痛的病種相對單一,主要以消化系統(tǒng)疾患為主,但時有復雜危重疾患出現(xiàn),與其他地區(qū)報道基本一致[2,13-15]。女性學生患者的下腹痛尤其要引起重視,應注意有無異位妊娠的可能;此外,本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1例23歲男性胃癌患者,提示青年學生亦不能排除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危重癥發(fā)病的可能性,因此,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詳細詢問病史,嚴格進行體格檢查,選擇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手段,綜合分析臨床資料,最終做出明確的診療措施。由于內科消化系統(tǒng)疾患為大學生群體重要的腹痛原因,這要求臨床醫(yī)生對于青年學生患者應加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定期健康檢查等方面的指導,以減少青年學生急性腹痛的發(fā)病率,促進其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劉曉光.急性腹痛的病因診斷分析[J].臨床醫(yī)學與臨床,2006,3(6):279-280.
[2]高艷霞,李莉,李毅,等.1533例急性非創(chuàng)傷性腹痛患者的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14,15(6):315-318.
[3]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227-234.
[4]張文武.急診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041-1047.
[5]Bharucha AE,Chakraborty S,Sletten CD.Common functional gastroenterolog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pain[J].Mayo Clin Proc,2016,91(8):1118-1132.
[6]韓小彤.急性腹痛病因臨床診斷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8):620-621.
[7]潘國宗.消化系統(tǒng)癥狀診斷的臨床思維[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29(12):1073-1074.
[8]向棟生,脫鳴富.急診內科中急性腹痛的病因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9):1043-1044.
[9]趙俊玲.474例大學生腹痛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8,22(6):703-704.
[10]潘文.大學生人群急性腹痛病因分析[J].中國校醫(yī),2016,30(8):595.
[11]朱文鋒.中醫(yī)診斷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19-22,138,185-208.
[12]武嘉興,王義國,于明珠,等.中醫(yī)腹痛的35個臨床特征[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0,16(5):410-411.
[13]劉淑玲,夏曉莉,趙帥,等.廣州大學城地區(qū)292例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及中醫(yī)證候分析[J].新中醫(yī),2013,45(7):38-39.
[14]王春梅.急診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10):1409-1410.
[15]劉紹峰.棗莊市某大學476例大學生急性腹痛病因分析[J].中國校醫(yī),2014,28(11):841.
(收稿日期:2017-04-10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