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 Malone,是我的“小確幸”。
記得幾年前開始時興起“氣味圖書館”的時候,我就曾對朋友描述過氣味之于我,記憶的力量很多時候比觸覺與視覺都更加持久。我會記得很多微小的氣味,那盞日本折紙臺燈暗自流淌的紙墨香氣;那個意大利純手工筆袋歲月侵蝕過后的久遠(yuǎn)味道;全球所有香格里拉酒店大堂里獨(dú)有的香氛氣味……我有可能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在不同的城市做了什么,卻會被這些記憶中的氣味,所寧靜,所治愈。
最愛的香水便是Jo Malone的Wild Bluebell Cologne,別無其它。我喜歡它前調(diào)的野花香,伴著細(xì)膩的朝露氣息,更愛它后調(diào)里純凈、柔軟的女性氣息。在每一個冬季寒冷的清晨與深秋百無聊賴的下午,無論我心情幾何,只要聞到Jo Malone,便會很快被治愈,繼續(xù)與我所面臨的紛雜世界溫柔以待了。
黎戈的書評,是我的“小確幸”。
我與黎戈一樣,熱愛閱讀、電影、植物、食物。她是大師,而我不是。一次去青島出差的夜班航班上,我看到她的一句話:“喜歡的人,放在心里,像沉淀在玻璃杯底的蜂蜜團(tuán),香香的,亮亮的,委屈的時候,舔一口回憶,心里就不那么苦了?!蹦涿罹捅桓袆拥囊凰俊K悄欠N一段時間迷戀雪,就會去讀一堆舊俄文學(xué)的人;她是那種一段時間迷戀日本生活美學(xué),就會潛心研究相關(guān)日本書籍的人。我對閱讀的欲望,就被她一次次如此點(diǎn)燃。黎戈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是文字。所幸,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也同文字有關(guān)。
“見字如面”,是閱讀之于我的“小確幸”。
“小確幸”,源自村上春樹的隨筆《蘭格漢斯島的午后》,意味著生活中那些“微小而又真切的幸?!?。村上春樹曾說“買回剛剛出爐的香噴噴的面包,站在廚房里一邊用刀切片一邊抓食面包的一角,就是一種微小而真切的幸福。生活是一場獨(dú)自的修行,懂得自愈、樂得生活中的那些個“小確幸”,你的靈魂便被溫柔安放。
西昌清順,這個日本“大男孩”是現(xiàn)在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植物獵人。他曾徒手攀爬過50米之高的斷臂懸崖,只為取一枝生長好看的松枝。每天拿著一把鋸子,尋找“美”的植物,衣服上時常沾滿了植物的碎屑,他卻樂在其中。因?yàn)?,植物與自然,便是他的精神角落。
真幸福,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做著自己喜愛之事的人;真幸福,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懂得“小確幸”的有趣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