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吳文福,徐 巖
(1.吉林大學超塑性與塑性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25; 2.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yè)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5)
?
生物質燃料在糧食烘干中的應用
王桂英1,吳文福2,徐 巖2
(1.吉林大學超塑性與塑性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25; 2.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yè)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5)
在全球節(jié)能減排、低碳環(huán)保的形勢下,生物質燃料由于具有來源廣、成本低、污染小、可再生等優(yōu)點而被世界各國以新的形式開發(fā)利用。糧食烘干是高能耗的作業(yè),而我國又是多煤貧油的國家,如果將生物質燃料作為糧食烘干的熱源,將會更有助于降低糧食烘干成本和保護環(huán)境,而開發(fā)生物質燃料熱風爐將是未來糧食烘干熱源裝置的趨勢。我國自主研制的生物質燃料熱風爐的典型代表是稻殼爐,液體和氣體生物質燃料熱風爐還處于研究階段,但會隨著液體和氣體生物質燃料轉化技術以及燃油爐、燃氣爐制造技術的進步,逐步用于糧食烘干領域。
生物質燃料;糧食烘干;熱風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國家,最新報道顯示,201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已超過6億t。目前我國廣大地區(qū)的糧食干燥仍然以人工晾曬為主,每年機械化干燥的糧食約為3 700萬t。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干燥1 t糧食消耗標準煤0.07 t,所以僅糧食干燥一項每年就需耗用約260萬t的標準煤[1]。我國是以煤作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糧食烘干機也多采用煤作為熱源。若按照目前我國化石能源的污染物排放系數(shù),消耗260 萬t標準煤會排放約700萬t CO2,1.9萬t SO2,2萬t NOx和0.72萬t煙塵。我國糧食干燥系統(tǒng)大多沒有配備節(jié)能減排設備,燃料燃燒產生的CO2、SO2、NOx等氣體排放物直接排入大氣,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梢娂Z食烘干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作業(yè),而且隨著糧食機械化烘干規(guī)模的擴大,需要的能源更多,污染物的排放量會更大。
在目前人類社會正面臨著能源危機與環(huán)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世界各國都提倡節(jié)能減排、低碳環(huán)保,如何開發(fā)利用清潔能源用于糧食烘干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議題,生物質燃料是由此應用而生的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可再生的新能源。
生物質燃料是生物質能的載體,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形式貯存[2]。所謂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guī)的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3]。
與傳統(tǒng)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質能源具有獨特的優(yōu)點:①生物質能源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再生,與風能和太陽能一樣同屬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以循環(huán)利用。②生物質在生長中需要的CO2量相當于作為燃料時排放的CO2量,CO2凈排放量近似為0,是碳平衡燃料。③生物質含硫、氮量低,燃燒時生成的SO2和NOx較少,硫和灰分含量僅為中質煙煤的1/10左右。研究發(fā)現(xiàn),提供相同能量,煤炭的S和NOx排放量分別是秸稈的7倍和1.15倍,用1萬t秸稈替代煤炭能量,煙塵排放將減少100 t。因此,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方面,生物質作為能源比煤炭等化石燃料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
糧食干燥是指運用糧食干燥機械設備,采用相應的干燥工藝與技術手段,通過人工控制或自動控制糧食的溫度、濕度等因素,在不損害糧食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糧食中的含水量,并使其達到國家制定的糧食安全貯藏標準[4]。糧食干燥是糧食產后加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糧食安全儲藏的重要條件之一。
2.1 糧食干燥工藝
按糧食干燥機的工作原理,即谷物與氣流運動方向的不同,糧食干燥工藝可分為橫流干燥工藝、順流干燥工藝、逆流干燥工藝、混流干燥工藝,以及兩種工藝的聯(lián)合。相應的糧食干燥機也有橫流式干燥機、順流式干燥機、逆流式干燥機、混流式干燥機以及順逆流、混逆流和順混流干燥機等。無論采用哪種干燥工藝,使用哪種干燥機,都需要供熱設備,熱源裝置是糧食干燥機的關鍵部件;而且熱耗是評定糧食干燥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糧食干燥機單位能耗在6 700 kJ/(kgH2O)左右,而國外發(fā)達國家單位能耗約為4 600 kJ/(kgH2O),降低干燥機能耗,減少糧食干燥成本,是糧食干燥機設計者和干燥機用戶一致的目標。改變能源結構,采用價廉的生物質燃料熱源是降低糧食干燥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2 糧食干燥的供熱裝置——熱風爐
從熱源上分析,我國糧食機械化干燥絕大部分采用熱風式干燥。熱風干燥屬于對流干燥,即使用熱空氣或潔凈煙氣作為介質,與糧食直接接觸,同時向糧食供熱并帶走氣化的水分。熱風爐是糧食干燥設備的主要供熱系統(tǒng)。熱風爐按供熱方式可分為直接供熱和間接供熱兩種。間接加熱式熱風爐,主要由燃燒室和煙氣-空氣熱交換器組成,即由燃燒室產生高溫煙氣,通過熱交換器間接加熱空氣,將得到的潔凈熱風作為熱媒,用于干燥工藝過程。間接加熱由于經(jīng)過了換熱器環(huán)節(jié),不但影響熱效率而且增加了龐大的換熱裝置。相比較而言,直接加熱式熱風爐,以高溫煙氣與室外空氣混合氣體作為熱媒,省卻換熱設備而提高了熱效率。糧食作為一種食品,對干燥品質要求較高,需要熱媒具有較高潔凈度。一般而言,以煤、稻殼、秸稈等燃料作為熱源的干燥系統(tǒng),由于不易完全燃燒,煙氣含有污染物,通常需要配備換熱器,間接干燥糧食;以柴油、天然氣、煤氣等作為燃料的干燥系統(tǒng),則因燃燒器技術完善,燃燒煙氣相對潔凈,不需要配備換熱設備,可直接干燥糧食。
評價糧食干燥工藝是否完善、合理,應符合高效、節(jié)能、無污染的原則,采用生物質燃料熱風爐就符合節(jié)能和污染小的原則。
生物質燃料是一種可再生的新型清潔能源,具有環(huán)保節(jié)能、低碳減排等特點,用于糧食干燥的熱源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目前用于糧食干燥的生物質燃料主要有3類:①固體燃料,如秸稈、稻殼、成型生物質燃料等;②液體燃料,如生物柴油;③生物質燃氣,如沼氣、稻殼煤氣、生物質發(fā)酵制取氫氣等氣體燃料。
3.1 生物質固體燃料在糧食干燥中的應用
3.1.1 生物質固體燃料的燃燒特性及經(jīng)濟性
生物質固體燃料基本上由有機物組成,其主要組成是粗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還有少量的蛋白質、糖類和脂類物質[5],因此燃燒著火點低,如稻殼的燃點為350℃。和煤炭相比較,生物質固體燃料的揮發(fā)分含量要高的多,材料中焦碳的燃燒著火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揮發(fā)分燃燒放出的熱量來實現(xiàn)的,這與煤粒的著火有很大區(qū)別。研究表明,生物質材料的揮發(fā)分析出迅速猛烈,而且在揮發(fā)分幾乎完全燃燒后焦碳才開始燃燒。
生物質固體燃料多數(shù)是工農業(yè)生產中產生的有機廢料,價格低廉,稻殼的價格僅為煤的1/6,柴油的1/20,而稻殼的熱值則為煤的1/2,柴油的1/3。即1 kg的秸稈或稻殼的發(fā)熱量相當于0.5 kg的煤,計算表明,1 hm2土地上的玉米秸稈能量能供約10 hm2土地上玉米的干燥。可見,燃燒生物質熱風爐不僅環(huán)境污染程度低,而且由于設備投資小,燃料費用較低,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性。我國現(xiàn)有不同熱源熱風爐主要指標的比較見表1。
由表1可見,生物質熱風爐跟燃煤、燃油熱風爐相比,具有污染程度低、設備投資小、熱源費用小等特點;雖然電加熱裝置具有無污染、熱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是電加熱使用的是二次能源,熱源費用極大。
表1 不同熱源熱風爐主要指標比較表
3.1.2 生物質固體燃料在糧食干燥中的應用
燃燒生物質固體燃料的熱風爐主要是秸稈燃燒爐和稻殼爐。由于秸稈、稻殼等燃料含水率大,而且成分復雜,變化大,隨機性大,不同品種、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的秸稈成分不會完全一致,這要求熱風爐具有更高的適應性。另外生物廢料在燃燒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燒結現(xiàn)象,影響熱風爐的正常運行,燒結與溫度、風速和氣氛有關,溫度是最主要因素,每種生物質燃料都有一定的燒結溫度。在設計熱風爐時這些因素均應考慮在內。
燃燒技術一般分為固定床、流化床和懸浮燃燒三種形式,相應的生物質燃料燃燒裝置主要有層狀燃燒裝置、流化燃燒裝置和擴散燃燒裝置三類。生物質層狀燃燒控制比較困難,但與其他熱風爐相比較,具有造價低、燃料費用低等特點。粉碎后的生物質燃料形狀各異,在流化床中不能單獨進行流化,通常加入廉價惰性物料如沙子、白云石等來改善流化性能。采用擴散燃燒方式的爐子,由于在燃燒室中生物質燃料和空氣接觸較為充分,燃燒完全,溫度也較穩(wěn)定[6]。
生物質熱風爐設計必須采用適合于生物質燃料的結構和措施。在設計中采用逆流燃燒方式,即燃燒火焰方向與進料方向相反,這種燃燒方式使熱煙氣流經(jīng)過濕燃料表面,促進了燃料的干燥和水蒸氣輸送,使燃料易于著火。在配風方面,由于熱風爐后部配有引風機,爐膛燃燒方式為微負壓燃燒,一次空氣通過爐排下的爐渣室吸入,二次空氣通過高壓鼓風機沿兩側風管切向噴入爐膛。這樣既可有效地控制強風將爐排上的飛灰和未燃盡的碳粒吹走,又保證了生物質燃料完全燃燒所必需的大量空氣[7]。
目前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固體生物質燃料熱風爐有以下幾種。
3.1.2.1 采用傳統(tǒng)燃燒方式的層狀燃燒熱風爐
層燃爐具有多種形式,包括固定床、活動爐排、鏈條爐排、旋轉爐排和振動爐排等,層燃爐適用于含水率高、燃料尺寸變化大和灰分含量高的生物質燃料。設計爐排時需要保證燃料均勻分布,并且保證一次空氣在爐排不同區(qū)域的均勻供給,灰層能覆蓋整個爐排面。層燃爐的另一項重要技術是分階段燃燒,它將燃燒區(qū)域分為初級燃燒室和二次燃燒室,分離了氣化和氧化階段,避免了二次空氣過早混合。
黑龍江農墾學院農業(yè)工程研究所主持研制的CL-40秸稈燃燒爐,可作為通風干燥倉和干燥機的配套能源設備,該爐單位熱量燃料費低,僅相當于煤的1/3,柴油的1/7[8]。稻殼熱風爐在糧食干燥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價值,按照降水5.5個百分點計算,使用稻殼熱風爐的干燥機與使用燃油爐相比,干燥1 t稻谷可以節(jié)省6/7左右的能耗成本[9]。佳木斯科佳干燥設備廠開發(fā)出了適應燃燒稻殼的5LWD-240型燃稻殼熱風爐[10]。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史艷珍等設計的小型移動式糧食干燥機,是以秸稈、稻殼為燃料的生物質熱風爐提供熱源的糧食干燥機,經(jīng)性能試驗,可滿足糧食干燥要求[11]。
2006年安徽金錫公司自主研制出了以礱糠、柴、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為熱源的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熱風爐,為干燥機提供熱源,溫度可任意設定,熱效率高達85%,配置自動恒溫通風裝置,能瞬間降低干燥層內溫度,確保谷物品質,降低破碎率和使用成本,受到用戶歡迎。
安徽省近年來糧食干燥機械化發(fā)展速度位居全國前列,尤以中聯(lián)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該公司2014年并購奇瑞重工,于2016年推出的5LLS-60生物質熱風爐,可使用秸稈、稻殼、木屑等加工而成的生物質燃料。該產品采用全自動恒溫干燥技術,可同時連接多臺干燥機,獨創(chuàng)的配風設計,使熱值效率達到95%以上[12]。
3.1.2.2 改進燃燒方式的旋浮式稻殼熱風爐
佛岡縣求實機械有限公司于2011年開發(fā)了5LXZR旋浮式稻殼熱風爐,該熱風爐利用稻殼等生物質作燃料,燃料在爐膛內旋浮燃燒,電腦自動控制給料,使稻殼燃燒充分,熱效率≥65%。該熱風爐稻殼耗量:30~400 kg/h,發(fā)熱量:1 256~6 699 MJ/h,可產生熱風溫度:45~160℃,而且粉塵濃度≤10 mg/m3。因此,該爐進一步降低了干燥成本,可代替依賴煤和油為燃料的高能耗傳統(tǒng)熱風爐,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降低環(huán)境污染,提高綜合經(jīng)濟效益,對糧食等農產品的干燥有著重要意義[13]。
2003-12-19在由農業(yè)部農機化技術開發(fā)推廣總站與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三久谷物干燥中心應用(稻殼燃燒爐)熱能示范發(fā)表會上,推出了粗糠爐干燥系統(tǒng)[14],該干燥系統(tǒng)的熱源是稻殼爐,該爐通過電腦自動控制從頂部上料,底部點火的逆向燃燒方式,配風從圓柱形爐體的爐墻切向噴入,旋風保證煙氣與空氣的良好混和,燃料燃燒充分。能實現(xiàn)根據(jù)干燥機設定的溫度自動調整熱風溫度和自動控制熱風進風量。烘后糧食品質符合標準要求,干燥成本只有燃油燃燒機的1/10,也遠低于人工曬谷干燥方式。通過低溫快速干燥,干燥出的稻谷碎米少,食味值高。實踐證明,1 t稻谷產生的稻殼可干燥3 t濕谷,生產出的稻殼灰還能做有機廢料出售,大幅降低干燥成本[15]。
吉林大學熱能工程系的蘇俊林等研制出用于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干燥的新型熱風爐[16]。該熱風爐采用了氣力送料和懸浮燃燒系統(tǒng),即生物質燃料(如稻殼)通過二次風機經(jīng)調節(jié)閥和噴嘴噴射到高溫爐膛內,立即著火并且懸浮燃燒,這種送料方式易調節(jié)且完全機械化。爐拱與爐膛及爐排配合形成良好的燃燒區(qū)域,而未燃盡的稻殼連續(xù)在傾斜爐排上實現(xiàn)滾動燃燒。噴射、爐拱和傾斜爐排三者有機結合使得此爐實現(xiàn)連續(xù)式燃燒,使生物質燃料——稻殼燃燒完全,不必人工加料和播火,節(jié)省燃料,污染小。此爐還采用高強化傳熱管組成的換熱器,其傳熱能力比光管強化2~3倍。
沈陽常久機械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出售的太陽全自動稻殼爐,是三升農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該稻殼爐采用固定床及沸騰床相結合,在燃燒過程中,稻殼呈浮動狀態(tài),配有二級助燃風,壓縮氣體打散,加強稻殼及煙氣的擾動,促進其揮發(fā)成分及細小顆粒的燃盡,稻殼灰燼呈灰色粉末狀,整機熱效率高,可達80%,平均稻殼燃燒量僅在100~150 kg/h左右,而且爐膛采用高溫耐火泥(包括高純度重燒鎂砂,以及碳素、石墨)整體澆注而成,爐膛外框架為優(yōu)質耐高溫合金鋼,配有“8段變頻”稻殼輸送系統(tǒng),全自動精準調控熱風溫度,電腦調風裝置,保證干燥溫度自動恒溫,作為熱源裝置,用于糧食干燥機,烘后糧食品質符合標準要求。常久公司還自行研發(fā)了稻殼爐,采用雙拱爐膛,用一級粘土磚發(fā)碹式砌筑,用在糧食干燥機上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
浙江如雷和安徽松志達等糧食干燥機生產廠家也已經(jīng)應用了稻殼等生物質能熱風爐,尤其是安徽中聯(lián)重科于2016年推出的DA130旋浮式熱風爐,該機型克服了燃燒稻殼產生黑煙、污染環(huán)境的缺點,是旋浮式稻殼熱風爐的典型代表??梢娢覈苯尤紵镔|固體燃料的熱風爐尤其是稻殼爐用于糧食干燥機的技術已經(jīng)基本成熟。
3.1.2.3 使用成型生物質燃料的熱風爐
秸稈熱值低、密度小、體積大,將具有一定粒度的生物質原料,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加熱或不加熱),可以制成棒狀、粒狀和塊狀等各種成型燃料。原料經(jīng)擠壓成形后,密度可達1.1~1.4 t/m3,能量密度與中質煤相當,燃燒特性明顯改善,火力持久,黑煙少,爐膛溫度高,燃燒速度均勻適中,燃燒所需的氧量與外界滲透擴散的氧量能夠較好地匹配,燃燒波浪減小,燃燒相對穩(wěn)定,而且便于運輸和儲存。
國外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生產制造技術已商品化和規(guī)?;?,設備制造規(guī)范性強,但普遍價格昂貴,能耗較高,生物質成型燃料也轉向了生產應用。而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進螺旋推進式秸稈成型機開始,對固體生物質燃料成型技術和成型設備進行研究和開發(fā)已有近30年的歷史。雖然對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成功開發(fā)出擠壓式、液壓沖擊式、螺桿式等成型燃料生產設備,但目前企業(yè)具備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和成型機的生產制造能力比較弱,技術不成熟,缺乏行業(yè)標準。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和成型機的研究開發(fā)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使用成型生物質燃料的熱風爐,并將其用于糧食干燥,有學者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qū)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顧靖峰等對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的設計進行了比較詳細的研究和計算分析[17],為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的開發(fā)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而且該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久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共同研究開發(fā)的“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獲得江蘇省農業(yè)機械局頒發(fā)的農業(yè)機械推廣鑒定證書,目前該產品己投入批量生產,進入產業(yè)化應用階段。該熱風爐采用成型秸稈塊(顆粒)燃料,燃燒室設計結構合理,燃燒充分;采用超導熱管技術制作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的換熱器,既提高了換熱效率,又延長了熱風爐的使用壽命;采用供風風溫傳感器和送料控制器實現(xiàn)供風風溫和風量的緩變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將該熱風爐用在糧食烘干機上,烘干的糧食品質高,節(jié)能環(huán)保。該產品與原有燃油熱風爐相比,為用戶節(jié)省使用成本一半以上,減輕環(huán)境污染,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8]。
吉林省農業(yè)機械研究院的張云碩對一種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熱風爐進行了可行性研究。該熱風爐使用秸稈致密成型顆粒作為燃料,無換熱器,使高溫煙氣與被加熱空氣直接混合,熱風經(jīng)由靜電除塵器除塵后直接烘干糧食。無換熱器使用直混式熱風直接烘干減少了熱風爐的體積,減少了熱損耗,提高了熱效率,節(jié)省能源可達10%~15%。而且秸稈含硫、氮量低,燃燒后SO2、NOx排放量低,采用靜電除塵,減少粉塵污染,起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目的[19]。
3.2 液體生物質燃料在糧食烘干中的應用
液態(tài)生物質燃料是指采用生物質原料生產的、用于替代汽油和柴油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的油脂以及動物脂肪、餐飲廢油等為原料,通過酯交換工藝制成的,可代替柴油的一種清潔的可再生燃料。生物柴油環(huán)保性能突出,含硫量很低,可減少約30%(有催化劑時為70%)的二氧化硫及硫化物的排放。檢測表明,與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氣毒性,可降低94%的患癌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燒時排煙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與柴油相比減少約10%(有催化劑時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20]。我國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物柴油合成技術,2007年全國已建成20家萬噸級生物柴油加工企業(yè),年產量約為30萬t,我國生物柴油進入了準備推廣階段;但是,用作燃料來烘干糧食最大的阻力是其價格較高,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yè)化規(guī)模的擴大,生物柴油的價格將逐漸降低,使用普通柴油的谷物烘干機就可以改用生物柴油。一些發(fā)達國家如美國、日本、俄羅斯在燃油烘干機利用上有著多年的經(jīng)驗,其技術比較成熟先進,可以借鑒。
3.3 生物質燃氣在糧食烘干中的應用
3.3.1 生物質氣體燃料的特性分析及氣化技術
生物質氣體燃料主要有沼氣和生物質氣化燃氣。沼氣是利用人畜糞便、植物秸稈、野草、城市垃圾和某些工業(yè)有機廢料等,經(jīng)過厭氧菌發(fā)酵,在菌酵解下可獲得一種可燃氣體,即人工沼氣。沼氣原料來源廣泛、價廉,其低位發(fā)熱量為20 900 J/m3,高于一般城市煤氣,屬于中等發(fā)熱量煤氣。
秸稈汽化燃氣是利用農作物秸稈及木本生物質,如谷殼、花生殼、蘆葦、樹枝、木屑等做原料,經(jīng)適當粉碎后,由螺旋式給料器加入到氣化器,通過不完全燃燒產生粗煤氣(發(fā)生爐煤氣),再經(jīng)過凈化除塵和除焦油等操作得到的燃氣,1 kg秸稈可產氣2 m3,燃氣的熱值大約為5 200 kJ/m3。氣化技術是生物質能源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氣化可使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質從固態(tài)轉化為可燃氣體,相對直接燃燒具有燃燒穩(wěn)定、熱效率高、污染少等優(yōu)點,尤其是PM2.5指數(shù)低[21]。
氣化爐原理是生物質在高溫缺氧條件下,產生熱化學反應的能量轉化過程,物質中的碳、氫、氧等元素的原子,在反應條件下按照化學鍵的成鍵原理,生成一氧化碳、甲烷、氫氣等可燃性氣體。氣體燃料高效、清潔、方便,生物質氣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在國內外取得一定的進展,低熱值秸稈汽化技術已初步實現(xiàn)了商品化和產業(yè)化,我國已生產出各種類型的氣化爐。
3.3.2 生物質氣體燃料在糧食烘干中的應用
生物質燃氣來源廣泛,我國目前農村建有大量的沼氣工程,我國小型沼氣技術及其利用,從技術水平到使用范圍,乃至應用數(shù)量,在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將沼氣燃氣作為烘干糧食的氣源可以從農村現(xiàn)有沼氣工程或略加改造直接獲取,我國稻殼資源豐富,稻殼氣化作為烘干能源是將劣質固體燃料轉化為優(yōu)質氣體燃料的積極措施。我國以稻殼煤氣作為能源用于發(fā)電的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將富余稻殼煤氣用于糧食烘干也是一種有效的利用途徑。用生物質燃氣作為熱源的糧食烘干裝置主要有以下幾種實現(xiàn)形式。
3.3.2.1 生物質燃氣自動燃燒機
生物質燃氣自動燃燒機是針對低熱值生物質(低位熱值大于等于4.6 MJ/m3)燃氣設計的專用燃燒機。它將燃氣的供給、供風、點火、火焰監(jiān)察及運行調節(jié)控制等各部分集合為一個總體,具有著火可靠、燃燒穩(wěn)定、穩(wěn)焰范圍寬、燃燒完全無殘留、火焰換熱效率高等特點,能按程序自動工作,并有預吹風、自動點火、火焰監(jiān)控、點火保護、熄火保護、燃氣欠壓保護、空氣欠壓保護等安全控制功能,可實現(xiàn)燃燒過程的全自動控制。
四川省農業(yè)機械研究設計院的熊昌國等自行研制的5HDXY4-40型多倉移動循環(huán)式秸稈燃氣糧食烘干機,采用生物質燃氣自動燃燒機轉換的熱源,烘干介質溫度穩(wěn)定、清潔,衛(wèi)生符合烘干設備要求[22]。
3.3.2.2 燃氣式紅外輻射器
生物質燃氣熱值普遍較低,應用在燃氣熱風爐上比天然氣困難。與傳統(tǒng)的熱傳導和對流加熱技術相比,紅外輻射加熱具有不需要任何媒介、熱損失小、熱流密度大、傳熱速度快、加熱慣性小、可控性強等優(yōu)點。
燃氣式紅外輻射器是一種低壓引射式完全預混燃燒器,而火孔的設置,使得其同樣適用于如低熱值的生物質燃氣。近年來,燃氣紅外輻射燃燒技術不斷發(fā)展,李建設等采用全預混燃燒技術研制的大型金屬纖維燃氣紅外輻射板、大功率燃氣紅外燃燒器等已突破沼氣燃燒器穩(wěn)定燃燒和安全自控問題的技術瓶頸,燃氣輻射熱效率達86%以上,煙氣中CO和NOx均達到國家有關規(guī)定要求的家用燃氣燃燒器具排放標準。這就為使用生物質燃氣烘干糧食規(guī)模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燃氣式紅外輻射器已廣泛應用于鍋爐、陶瓷生產、茶葉殺青、紙張烘干等方面。國外學者Niamnuy對燃氣式紅外輻射聯(lián)合熱空氣振動干燥大豆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燃氣式紅外輻射聯(lián)合熱空氣振動干燥比熱空氣流化床干燥和過熱蒸汽流化床干燥能獲得更快的干燥速率和更短的干燥時間,大豆的營養(yǎng)成分損失最少[23]。
3.3.2.3 其他形式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yè)研究所的蔣劍春等利用錐形流化床生物質氣化技術在安徽舒城糧食加工廠建立了4 683.84×104kJ/h稻殼流化床氣化供熱機組,代替原來利用柴油遠紅外糧食干燥設備。氣化供熱系統(tǒng)運行8個多月,替代原有燃油裝置,累計節(jié)省80 t以上的液體燃料,運行效果良好,取得了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24]。
(1)隨著糧食烘干機械化的發(fā)展,糧食烘干作業(yè)趨向于農村種糧大戶的個體行為,熱源的選擇應該因地制宜;因此生物質燃料是農民比較便利、低成本的選擇。
(2)我國在生物質燃料用于糧食烘干上的研究起步較晚,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雖然一些直接燃燒秸稈、稻殼的熱風爐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尤以安徽中聯(lián)重科的旋浮式稻殼爐、三久公司的稻殼爐以及三升公司的太陽全自動稻殼爐為代表,但是由于技術的原因,使用燃油爐和燃氣爐用于糧食烘干機的熱源裝置并不多見。
(3)生物質燃料低碳、環(huán)保、可再生,適應糧食干燥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要求,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隨著生物質能轉化技術的進步,生物質能源能更好的適應糧食干燥的熱源需求。
(4)生物質燃料由固態(tài)、液態(tài)到氣態(tài),提高了能源生產的速度和效率,適應21世紀輕質、虛擬信息時代的工業(yè)形式,而且適應人類能源利用的“脫碳”趨勢,即能源分子中氫和碳的比率減??;隨著液體生物質燃料、氣體生物質燃料及燃油爐、燃氣爐生產技術的進步,液體、氣體生物質燃料將能更廣泛地應用在糧食烘干機上。
[1] 范 立,吳家正,李 晗.我國生物質能源在糧食干燥中的應用[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14(12):18-22.
[2] 雅克·范魯,耶普·克佩那.生物質燃燒與混合燃燒技術手冊[M].田宜水,姚向君,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梁柏強.生物質能產業(yè)與生物質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
[4] 王士軍,毛志懷,石懷志.糧食干燥工藝分析與探討[J].農機化研究,2009,31 (1) :66-70.
[5] 朱文學.熱風爐原理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6] 朱文學,張仲欣,劉建學,等.我國干燥用熱源的研究和應用現(xiàn)狀分析[J].糧食儲藏,2005(4):40-46.
[7] 劉 巍.生物質熱風爐的設計與應用[J].工業(yè)鍋爐,2010(6):6-8.
[8] 劉相東,于才淵,周德仁.常用工業(yè)干燥設備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9] 毛海敏.稻殼熱風爐的應用價值[J].糧食流通技術,2005(2):15-17.
[10] 劉振友,尹思萬,韓志偉,等.5LWD-240型燃稻殼熱風爐[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05 (7) :37-38.
[11] 史艷珍,任廣躍,段 續(xù),等.小型移動式糧食干燥機的設計[J].干燥技術與設備,2013,11(6):3-7.
[12] 李翼南.糧食烘干機成為中聯(lián)重科新亮點[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6-01-18(4).
[13] 畢順林,路少昆.5LXZR旋浮式稻殼熱風爐[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11(12):46-47.
[14] 李慧祥.三久粗糠爐干燥機[J]農業(yè)機械化與電氣化,2004 (1) :62-62.
[15] 郝 瑞.生物質能干燥中心:科技成就好大米[N].糧油市場報,2015-04-14(B03).
[16] 蘇俊林,王震坤,王 巍.強化傳熱生物質燃料熱風爐研究[J].節(jié)能技術,2007,25(2):160-163.
[17] 顧靖峰,包錫忠.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的設計研究與開發(fā)[J].農機科技推廣,2013 (3) :55-58.
[18] 建 農.間接式秸稈熱風爐研究開發(fā)獲國家專利[J].農業(yè)裝備技術,2013 (3) :13.
[19] 張云碩.一種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熱風爐的可行性研究[C]//吉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低碳經(jīng)濟與科學發(fā)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長春:吉林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學會學術部,2010.
[20] 吳方衛(wèi).液態(tài)生物質燃料發(fā)展的社會經(jīng)濟影響分析[M].上海: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0.
[21] 田原宇,喬英云.生物質氣化技術面臨的挑戰(zhàn)及技術選擇[J].中外能源,2013,18(8):27-32.
[22] 熊昌國,庹洪章,張 蕓.生物質燃氣烘干糧食的試驗和應用研究[J].四川農業(yè)與農機,2005 (2) :28-30.
[23] NIAMNUY C,NACHAISN M,LAOHAVANICH J,et al.Evalu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bioactivities of soybean dried by different methods and conditions[J].Food Chemistry,2011,129(3):899-906.
[24] 蔣劍春,應 浩,戴偉娣,等.錐形流化床生物質氣化技術和工程[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s1):219-224.
(責任編輯:俞蘭苓)
Applicaton of biomass fuels in grain drying
WANG Gui-ying1,WU Wen-fu2,XU Yan3
(1.Superp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5,China; 2.Biology and Agriculture Engineer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5,China)
In the situation abou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iomass fuels is used in new form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 of extensive source,low cost, low pollution and reproducible etc. Grain drying is a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tion, China has multi-coal resource but poor oil, using biomass fuels in grain drying,could save the grain drying cost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for grain drying equipment, biomass fuels hot-blast heater is a tendency. Rice husk furnace is a typical example, which is independently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y ourselves. Liquid and gas biomass fuels hot-blast heater is still studying, they will be used in grain drying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quid and gas biomass fuels conversion technology and oil fired furnace or gas sto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iomass fuels; grain drying; hot-blast heater
2016-12-26;
2017-05-28
王桂英(1975-),女,碩士,主要從事糧食干燥用熱風爐的設計工作。
10.7633/j.issn.1003-6202.2017.07.004
S226.6;TK6
A
1003-6202(2017)07-0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