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姬,陳玉紅,簡黎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藻酸鹽敷料防治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溫文姬,陳玉紅,簡黎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目的觀察藻酸鹽敷料防治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82例PICC置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89例患者PICC置管后采用水膠體敷料,實驗組93例患者采用藻酸鹽敷料并給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情況。結果實驗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為3.2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2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藻酸鹽敷料可有效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藻酸鹽敷料;PICC置管;機械性靜脈炎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PICC)是經外周靜脈穿刺插管,使導管末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為患者提供中期或長期無痛靜脈治療通道,減輕反復靜脈穿刺痛苦的一種新技術[1]。PICC置管操作簡單、安全,維護方便,可滿足患者長期治療的需要,在臨床中應用較廣。但因侵入性穿刺方法,術后2~10 d容易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本研究對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93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藻酸鹽敷料預防機械性靜脈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182例PICC置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93例,其中男 47例,女 46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 (52.5±3.5)歲;經貴要靜脈插管52例,肘正中靜脈插管41例。對照組89例,其中男 50例, 女 39例; 年齡 40~65歲,平均年齡(52.5±2.8)歲;經貴要靜脈插管53例,肘正中靜脈插管36例。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導管護理,置管后應用透明貼膜固定好,24 h后更換10 cm×10 cm的水膠體敷料,發(fā)現(xiàn)穿刺部位滲血或貼膜潮濕及時更換。
1.2.2 實驗組 實驗組置管后在置管部位予5 cm×5 cm藻酸鹽敷料覆蓋穿刺點,外貼10 cm×11.5 cm透明敷料,用手掌均勻按壓,使其與皮膚牢固接觸,避免有氣泡產生,每周更換1次[2]。敷料護理方法:①做好宣教工作,囑咐患者上敷料2 h內避免穿刺肢大幅度動作或提重物,保持肢體靜置,敷料需干燥且與皮膚充分貼合,洗澡時需注意保護敷料,避免弄濕,可指導患者用干凈的抹布擦拭身體。②及時更換敷料。每周更換1次敷料,如敷料被汗液浸濕,顏色出現(xiàn)變化要及時更換。③操作完成后,拍X線片觀察導管,將穿刺時間、日期、PICC管型號、穿刺過程等記錄下來,密切觀察穿刺處覆蓋藻酸鹽敷料后有無異常,及時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處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診斷標準:無癥狀為0級;局部疼痛或水腫,靜脈未觸及硬塊,無條索變化為Ⅰ級;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有條索狀變化,未觸及硬塊為Ⅱ級;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有條索狀變化,可觸及硬塊為Ⅲ級。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5.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 (%)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為3.2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2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及程度比較 [n(%)]
3.1 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原因
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置管后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血管因素。頭靜脈前粗后細,靜脈瓣多,有著較大的送管難度,鑒于PICC導管置入血管內長度大,一旦通過狹窄位置或成角位置時,靜脈血管解剖會發(fā)生變異或痙攣,從而造成導管置入堵塞,反復插管容易造成靜脈瓣膜損傷,使血管內皮破裂,增加了血管通透性,從而使炎性細胞大量聚集,出現(xiàn)紅腫疼痛等癥狀。②護士穿刺技巧。護理人員穿刺過程中因為動作不嫻熟或失誤也容易因反復穿刺使血管內膜出現(xiàn)損傷,穿刺次數(shù)越多,靜脈炎的發(fā)生幾率就越大[3]。③術側肢體活動劇烈。置管后3 d內肘關節(jié)伸屈活動是被限制的,因為穿刺肢伸屈會帶動導管在血管內抽動,增大了導管與血管壁間的摩擦,從而對血管壁造成擠壓,容易使血管內膜受到損傷,誘發(fā)機械性靜脈炎。相關研究[4]顯示,穿刺部位活動劇烈程度與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存在正相關。④過敏體質。PICC導管采用硅膠材料制成,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變態(tài)反應很少發(fā)生,但對于過敏體質患者來說,導管材料的刺激容易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增加了血管通透性,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從而出現(xiàn)疼痛、紅腫等表現(xiàn)。此外,固定穿刺點的體外導管透明貼膜也是導致過敏的因素。⑤導管漂移。因為導管材料柔軟、纖細,會隨著肢體活動而活動,血液流動常使導管在血管內漂移,從而增加了血管內膜機械性損傷的發(fā)生率,容易引發(fā)機械性靜脈炎。
3.2 藻酸鹽敷料預防及治療機械性靜脈炎的作用
PICC置管后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癥,是一種因導管對血管壁摩擦、撞擊從而造成血管痙攣或損傷的靜脈炎性反應[5]。置管后48~72 h內容易發(fā)生靜脈炎。藻酸鹽敷料采用藻酸鹽制成,是一種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也是一種天然纖維素,醫(yī)用膜與傷口滲出液接觸后,會形成柔軟的凝膠,為傷口愈合創(chuàng)造濕潤的環(huán)境,加速傷口愈合,減輕傷口疼痛。藻酸鹽中的鈣離子可以在傷口表面形成一種網(wǎng)狀凝膠,使傷口濕性愈合環(huán)境得以保持,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形成藻酸鈉凝膠,提供傷口愈合的濕潤環(huán)境;②止血功能好;③吸收性好;④緩解疼痛;⑤可應用在洞穿創(chuàng)面中,減少死腔;⑥可加速血液凝固:因為敷料的吸收性好,可以吸收大于自身重量15倍的液體,每周更換1次即可,對于靜脈滲出液有較好的吸收效果。預防與治療機械性靜脈炎作用機理為:通過密閉半透膜在皮膚表面形成低氧張力,從而刺激巨噬細胞的釋放,可以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使炎癥消退更快速;有利于改善局部組織微循環(huán),促進毛細血管生成,使組織與正常生理狀態(tài)接近,避免出現(xiàn)壞死;可以有效溶解纖維蛋白,加速炎癥物質代謝,減少局部組織水腫,從而減輕疼痛。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水膠體敷料,因水膠體的吸收性、粘性等特點,可達到理想敷料基本要求,不但可保護傷口、提供促進傷口愈合的適宜環(huán)境,還易于移除且不損傷新生組織,但水膠體敷料仍有再發(fā)展的空間,與藻酸鹽敷料比較吸收性欠佳。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藻酸鹽敷料的實驗組的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為3.2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24% (P<0.05)。
3.3 PICC置管的護理
PICC置管后因各種原因容易出現(xiàn)靜脈炎,除了應用敷料防治以外,還需要在置管前做好對血管的客觀評估[6]。首選貴要靜脈,且是右側路徑,因為該路徑彎曲度少,可以減少操作,從而避免損傷血管內膜;送管時動作不宜過快,需勻速進行,如果送管過程中遇到阻力,不能強行推送,而是邊注入鹽水邊推送;置管3 d內避免穿刺肢高強度運動,如果穿刺點位于肘下,也需避免肘關節(jié)活動過于頻繁;護理人員需每日觀察穿刺皮膚的顏色變化、溫度變化,定期測量臂圍,指導患者的肢體活動,仔細對PICC置管后靜脈炎癥狀進行識別;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碜o理,做好穿刺知識的宣教,取得患者配合;做好置管后導管的維護,出現(xiàn)歪曲、堵塞等情況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藻酸鹽敷料可有效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1] 張艷新,周俊卿.含銀藻酸鹽敷料在肝硬化患者PICC置管穿刺部位的應用 [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9):61-62.
[2] 王利,孫新,戴儉慧,等.銀離子藻酸鹽敷料在經MST行PICC置管后患者中的應用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44-145.
[3] 史淑紅.藻酸鹽敷料聯(lián)合地塞米松外敷治療PICC置管導致靜脈炎的護理效果 [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1):200-201.
[4] 胡成文,楊玲.藻酸鹽敷料在預防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穿刺點出血的效果觀察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120-121.
[5] 郭洪霞,穆婷婷,李金艷.藻酸鹽敷料用于PICC置管術后穿刺點止血的效果觀察 [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1):1040-1042.
[6] 徐蕾,袁理.藻酸鹽敷料在PICC穿刺部位止血的臨床應用 [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7):2898.
(責任編輯:何華)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lginate Hydrocolloid Dressing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After PICC Catheter
WEN Wenji,CHEN Yuhong,JIAN Li
(Hematology Department,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ginate hydrocolloid dress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after PICC catheter.Methods1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8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soft silicone dressing after PICC catheter,while 93 cases of pati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lginate hydrocolloid dress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ICC catheter.The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3.23%,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1.24%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e alginate hydrocolloid dress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after PICC catheter,with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and high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lginate hydrocolloid dressing;PICC catheter;Mechanical phlebitis
R473.5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8.1177
2017-05-23
2017-07-10
溫文姬 (1971-),女,廣東茂名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血液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