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 陳四清
自種垂盆草治肝病
江蘇省中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 陳四清
江蘇南京有位患者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所在的江蘇省中醫(yī)院肝病科就診。因家境貧困,連每月的中藥費都負(fù)擔(dān)不起,但如果不吃藥,病情又會加重,愁壞了患者和家屬。正巧,我從家中帶了一盆垂盆草到辦公室。聽說了這位患者的遭遇后,就摘了一把垂盆草送給她,并囑咐她回家后怎么種植和食用。半年后,這名患者來門診復(fù)查,肝功能全部正常了,B超顯示肝臟也正常了。她開心地告訴我,自從吃了垂盆草,不但病治好了,就連多年的便秘、口臭、口腔潰瘍也都沒有了。
據(jù)了解,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為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其藥用始載于清代趙學(xué)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垂盆草味甘,性涼,歸肝膽、小腸經(jīng),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被廣泛用于治療各種肝病,包括各種傳染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不但可以促使肝功能好轉(zhuǎn),而且可使患者的口苦口黏、食欲下降、小便黃赤等濕熱癥狀減輕或消除。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垂盆草含甲基異石榴皮堿等生物堿、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害有明顯的保護(hù)作用,可明顯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換酶(ALT),減輕肝纖維化程度。研究還發(fā)現(xiàn),垂盆草總氨基酸是降低轉(zhuǎn)氨酶的主要活性物質(zhì),其生物堿對降低ALT、控制乙肝和丙肝病情發(fā)展有效。另外垂盆草還可用于蚊蟲叮咬、水火燙傷、癰腫初起、蛇毒等。
哪些人適合食用垂盆草呢?從辨證論治的角度而言,垂盆草尤其適用于肝膽濕熱證的慢性肝病患者。這類患者往往具有以下癥狀:右側(cè)脅肋脹痛,性情急躁易怒,面色潮紅,面部易發(fā)痤瘡,皮膚瘙癢,口干、口苦、口黏,口腔潰瘍,女性白帶量多、陰部潮濕瘙癢,大便便結(jié),小便黃,舌苔黃厚膩等。如果不是濕熱體質(zhì),偶爾吃一兩頓可以,但不可天天吃。中醫(yī)認(rèn)為“是藥三分毒”。雖然目前沒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垂盆草有特殊的毒性,畢竟它是偏涼性的藥物,脾胃虛寒的人尤其不適合食用。這類患者往往具有大便溏泄、腹部怕冷,遇寒腹部疼痛等。
新鮮的垂盆草療效遠(yuǎn)遠(yuǎn)高于曬干的垂盆草,不妨自栽自種,隨摘隨吃。由于生成后其枝葉下垂于盆沿,外形賞心悅目,一遍片翠綠,故還可作為家庭觀賞用盆景。垂盆草可用種子繁殖,也可采用枝條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壓條繁殖法,極易成活。
垂盆草忌強光照,蓄水量較大,每半月可少量施一次肥。不擇土壤,田園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長,生命力極強,莖干落地即能生根。在北京和天津地區(qū),選擇背風(fēng)向陽的場所可以安全越冬。在一些大型花卉市場即可買到種苗或種子。
垂盆草肉質(zhì)較厚,漿汁豐富,食用口感較好,沒有一般中藥的苦澀味道。其營養(yǎng)價值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鋅、硒、銅、鍺、錳等5種微量元素含量高出日常蔬菜、水果類3~10倍。葉、莖纖維少,脆嫩滑潤,甘甜爽口,風(fēng)味鮮美,采摘一般可從其梢部大約10厘米處直接用手指掐斷即可。以下幾種食用方法不妨一試:
1.垂盆草代茶飲:準(zhǔn)備洗凈的垂盆草,5~6枚大棗,冰糖。將10根左右垂盆草放入水壺,再放入5~6枚大棗,冰糖適量,加開水,沖泡代茶飲。適合慢性肝病濕熱體質(zhì)的患者,有解渴消腫的功效,長期飲用可以保肝降酶。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要加冰糖、紅棗。
2.涼拌垂盆草:將垂盆草300克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并將花生米和垂盆草分別切至碎末,拌均勻后,放食鹽少許、麻油適量。
3.清炒垂盆草:鍋中放適量色拉油,加熱后放入垂盆草,炒熟加適量食鹽即可,注意不適宜加蔥姜蒜這些溫?zé)嵝再|(zhì)的調(diào)味料。
4.垂盆草餃子:準(zhǔn)備蝦仁碎末、豬肉餡、生姜末、食鹽、香油,垂盆草燙十幾秒,切成碎末,擠掉水分,將上述食材按一個方向攪拌,包入餃子皮。
垂盆草一天的最大食用劑量沒有明確記載,本品在臨床上大量用于慢性肝病病人,沒有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的記載。干品的使用劑量一般每日在15克到60克,可以更高。鮮品可用至3倍左右,故每日鮮品在50克至180克左右,可根據(jù)自身癥狀的輕重和食用后的反應(yīng)選擇合適的劑量。每日總量可分兩次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垂盆草對于改善肝炎癥狀有明顯效果,但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最好堅持服藥,進(jìn)行抗病毒治療,以防止遠(yuǎn)期出現(xiàn)肝纖維化、肝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