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祺 韓 超
腹式呼吸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何夢祺 韓 超
目的 探討腹式呼吸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年輕組(42例)和老年組(40例)便秘患者,分別運用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進行排大便,觀察排便效果。結果 腹式呼吸能預防或緩解便秘、痔瘡、肛裂的發(fā)生,且年輕人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老年人。結論 腹式呼吸作為一種有效的非藥物治療和功能鍛煉方法,應當在便秘患者中推廣運用,在老年患者中,尤其是卒中、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腹式呼吸 習慣性便秘 非藥物療法
1938年由美國的Soldy等提出腹式呼吸訓練治療的概念,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目前認為便秘是臨床常見病,習慣性便秘可以引起肛裂,同時便秘也是痔瘡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秘、肛裂、痔瘡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損害肛管的支持結構,使肛管的結締組織增生、松弛、斷裂,使肛管狹窄,排大便困難[1]?,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腹式呼吸具有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改善肺通氣、增強消化系統(tǒng)功能、減緩應激產生的緊張焦慮狀態(tài)的作用[2]。本文通過研究門診及住院便秘患者的療效,重點探討腹式呼吸對便秘患者的作用機制做探討。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門診及住院便秘患者82例(男70例,女12例)。年輕組42例,年齡20 ~55歲,平均年齡(30.5±2.2)歲;老年組40例,年齡67 ~88歲,平均年齡(75.6±3.1)歲。所有便秘患者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低血壓(血壓<95/60mmHg)、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緩等病史。
1.2 方法 82例患者分為年輕組和老年組,要求患者分別運用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進行排便,連續(xù)觀察>30min,了解最終排便情況及并發(fā)癥。腹式呼吸法:全身肌肉放松,靜息呼吸。吸氣時用鼻吸入,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再緩慢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動幅度。呼吸深長而緩慢,用鼻呼吸而不用口,一呼一吸保持6s左右。即深吸氣(挺起腹部)2s,屏息1s,然后慢呼氣(收縮腹部)3s,完整呼吸10次/ min。
1.3 評價標準 顯效:15min內排便且無肛裂、無痔瘡發(fā)作;有效:15~30min排便且無肛裂、無痔瘡發(fā)作;無效:痔瘡發(fā)作、發(fā)生肛裂或>30min未排便。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老年組中,腹式呼吸顯效1例(25 %),有效9例(22.5 %),總有效率10 例(25 %),無效30例(75%),自然呼吸顯效0例,有效4例(10%),總有效率4例(10%),無效36例(90 %),見表1。年輕組中,腹式呼吸顯效18例(42.9%),有效17例(40.5%),總有效35例(83.3%),無效7例(16.7%),自然呼吸顯效3例(7.1%),有效5例(11.9%),總有效8例(19 %),無效34例(92.9%),見表2。
表1 老年便秘組呼吸效果比較[n(%)]
表2 年輕便秘組呼吸效果比較[n(%)]
便秘是發(fā)生肛裂、痔瘡,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的關鍵點,而便秘的發(fā)生是由于蠕動性排便、反射性排便、意識性排便、規(guī)律性排便中一個或多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所致[3]。腹式呼吸能在排便過程中發(fā)揮如下作用[2,4-6]:一是機械性的增強腹內壓力,推動糞塊向直腸、肛門運動。二是明顯增強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繼而誘發(fā)和增強反射性排便,促進腸道蠕動,增強直腸外括約肌活動、同時抑制肛門內括約肌緊張,從而增強腸道活動,降低肛周阻力;三是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四是通過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主動喚起便欲,利于養(yǎng)成規(guī)律排便習慣。上述作用均有助于促進排便。
腹式呼吸鍛煉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保健方法出現(xiàn)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我國古代醫(yī)家早就認識到腹式呼吸有祛病延年的奇功,并創(chuàng)造了“吐納"、“龜息"、“氣沉丹田”等均運用腹式呼吸法。本實驗表明腹式呼吸能預防或緩解便秘、痔瘡、肛裂的發(fā)生,但對年輕人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老年人。該實驗聚焦排便時腹式呼吸的作用,此時能有效避免高級神經中樞對排便的抑制作用。腹式呼吸在年輕組中的總有效率達83.3%,顯著高于老年組,可能與年輕組患者多為功能性便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且未長期使用導瀉藥物,對腹式呼吸的反應較好有關。腦卒中、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排便中樞神經抑制功能受損、腸道功能紊亂等因素,易發(fā)生便秘或大便失禁[7-8],同時長期服用導瀉藥物易導致腸道黏膜退化甚至病變[9],從而影響腹式呼吸效果。本實驗進行腹式呼吸的老年組中,30例無效的老年人均為長期使用導瀉藥物(內服或外用),其中12例有腦卒中病史,4例患有帕金森病。10例無上述疾病且不經常使用導瀉藥物老年患者實驗結果為有效,說明腹式呼吸在老年人中雖效果不佳,但仍可作為一種有益的康復治療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腹式呼吸有心率和血壓下降的作用[9],對于患有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緩的老年人,需謹慎進行,此次實驗未納入該類患者。總之,腹式呼吸作為一種有效的非藥物治療和功能鍛煉方法,應當在便秘患者中推廣運用,其在老年患者中,尤其是卒中、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1] 張雪芳,徐桂華,陳金珍,等.便秘的病因及治療進展.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11):1229-1231.
[2] 張力軍,楊雪琴.腹式呼吸訓練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3,22(1):63-66.
[3] 郝俊鳴,胡勝軍.便秘的原因與治療.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8(6):342-342,378.
[4] 李麗,王淑珍,王庭槐,等.腹式呼吸輔助肌電生物反饋中的心率變異性.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0,36(6):370-372.
[5] 郭梅英,閻克樂,尚志恩,等.放松訓練和腹式呼吸對應激的影響.心理學報,2002,34(4):426-430.
[6] 馬天浩,張雙玲.不同放松訓練對中長跑運動員競賽狀態(tài)焦慮的效果.山東體育科技,2015,37(1):79-82.
[7] 唐莉莉,趙楊,梁艷,等.卒中后便秘中西醫(yī)機制探討.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4):483-485.
[8] 徐勤榮,袁永勝,佟晴,等.帕金森病便秘的發(fā)生機制及其嚴重程度相關因素分析.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6):509-513.
[9] 羅和生.慢性便秘的合理治療.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8,28(3):222-22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bdominal breathing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Methods The younger group(42 cases)and the older group(40 cases)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were selected in the study. They used natural breathing abdominal breathing and the defecation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bdominal breathing could prevent or relieve constipation,hemorrhoids,anal fi ssure occurs,and the effect of young people signif i cantly better than the elderly. Conclusion Abdominal breathing is an effective nonpharma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method and should be used in constipation patients,and its role in elderly patients,especially stroke and Parkinson's disease,is worth to further study.
Abdominal breathing Habitual constipation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y
310051 武警浙江總隊杭州醫(yī)院(何夢祺)
310013 杭州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7醫(yī)院(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