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杰 金 鑫 王曉杰
肛周膿腫術后藍光和紅光治療的療效比較
周 杰 金 鑫 王曉杰*
目的 比較紅光和藍光在輔助治療肛周膿腫術后減輕疼痛與促進愈合的效果。方法 將60例肛周膿腫患者隨機分成3組(n=20),3組患者在術后的處理分別為紅光照射、藍光照射和常規(guī)換藥。術后第7天,分別計算創(chuàng)面疼痛評分、水腫評分、滲液評分和切口愈合時間。結果 紅光照射組和藍光照射組的術后7d 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紅光照射組優(yōu)于藍光照射組(P<0.05);紅光照射組和藍光照射組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但兩組的愈合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術后7 d 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在肛周膿腫術后使用紅光或藍光輔助治療,可以有效緩解局部炎癥和腫痛,同時可縮短傷口愈合時間,且紅光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藍光。
紅光 藍光 肛周膿腫 切口愈合
發(fā)生在直腸肛管周圍間隙及其四周軟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稱為肛周膿腫[1]。雖然手術是肛周膿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術后的輔助治療不容忽視,有效輔助治療能夠加快傷口的愈合,減輕患者的痛苦。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作者對60例肛周膿腫手術患者分別給予紅光及藍光照射治療,同時對紅光與藍光的療效進行比較?,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在浙江省嘉善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手術的肛周膿腫患者,標準參照1992 年全國第七屆肛腸會議制定的肛周膿腫診斷分類標準[2]。排除標準:尚未化膿成熟患者;結核性膿腫患者;高齡體弱患者;伴有糖尿病患者;伴有其他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紅光照射治療組、藍光照射治療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換藥組),每組各20例。紅光照射治療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26.0±5.8)歲;病程3~9d。藍光照射治療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26.0±5.8)歲;病程3~9d。對照組男9例,女11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1.0±4.8)歲;病程2~8d。三組間患者的年齡、性別、膿腫嚴重程度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術后予常規(guī)每日換藥、健康宣教同時囑患者飲食清淡,食用含有較多纖維素的食物,統(tǒng)一作息時間。(2)紅光照射治療組:術后第2天開始予紅光照射治療。室內(nèi)溫度保持22℃~26℃,為患者戴上護目眼罩,充分暴露切口,給予肛周創(chuàng)面紅光治療機(紅藍光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88C)局部照射,患者取側臥位,手術切口面朝上,去除敷料,將光斑對準創(chuàng)面,照射距離10~20 cm,2次/d,15min/次,照射后常規(guī)換藥。(3)藍光照射治療組:術后第2天開始加用藍光照射治療。室內(nèi)溫度保持22℃~26℃,為患者戴上護目眼罩,充分暴露切口,給予肛周創(chuàng)面藍光治療機(紅藍光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88C)局部照射,患者取側臥位,手術切口面朝上,去除敷料,將光斑對準創(chuàng)面,照射距離10~20cm,2次/d,15min/次,照射后常規(guī)換藥。
1.3 三組患者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比較 術后創(chuàng)面疼痛采用VAS 疼痛指數(shù)評分。術后創(chuàng)面水腫評分標準:0分代表無水腫;1分代表<1/4肛周面積輕度水腫;2分代表1/4~1/2 肛周面積的中度水腫;3分代表>1/2肛周面積的重度水腫[3]。術后創(chuàng)面滲液評分標準:0分為12h滲透敷料≤4層;1分為12 h滲透敷料為4~8層;2分12 h 滲透敷料為8~12 層;3分為12 h 滲透敷料>12層。創(chuàng)面愈合標準:創(chuàng)面平整,無水腫、硬結及壓痛[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比較 紅光照射組和藍光照射組的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同時紅光照射組的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明顯低于藍光照射組(P<0.05),紅光照射組和藍光照射組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但是紅光照射組和藍光照射組的愈合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三組患者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的比較 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的比較(x±s)
2.3 不良反應 三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肛周膿腫是肛腸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目前治療上仍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由于肛周膿腫的手術切口為Ⅳ類切口(開放性感染性切口),不宜縫合。同時病變位于肛門周圍,切口易受糞便污染,而且壞死組織滲出物容易感染切口創(chuàng)面、延遲愈合,此外肛周神經(jīng)末梢豐富、多種炎性介質(zhì)釋放、術后內(nèi)括約肌收縮及痙攣、切口滲血及周圍軟組織水腫和切口疼痛,影響了術后創(chuàng)面的愈合[5]。
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應用輔助療法促進傷口愈合日趨成為醫(yī)學界關注的熱點,其中以物理醫(yī)學和康復醫(yī)學為主[6]。紅光作為一種可見光,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神經(jīng)末梢、淋巴管和皮下組織來促進、增強生物體內(nèi)的光化學反應而治療作用。紅光的波長通常在(640±15)nm左右,且光熱量低,有效溫度在36℃左右。在紅光促進組織修復的過程中,其主要發(fā)揮以下作用,一是減少傷口滲出液,改善微循環(huán),以達到減輕腫脹、疼痛的目的;二是促進傷口肉芽組織再生,三是促進纖維母細胞和上皮細胞的再生。紅光能夠增強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減輕氧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作用,增加細胞新陳代謝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糖原、蛋白)的合成,達到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目的。此外,紅光具有消炎與鎮(zhèn)痛的作用,其主要機制為紅光治療不但可以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而且能夠降低炎細胞數(shù)量和促炎因子的表達。由于紅光波長相對較長,其可到達皮膚以及深層組織,產(chǎn)生相應的光動力及光熱效應,提高細胞活性的同時降低了局部炎癥部位5-羥色胺的含量,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癢等癥狀的臨床治療效果。本資料結果顯示紅光照射組的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及愈合時間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可能與紅光降低了局部炎性反應,減少了創(chuàng)面滲出,同時發(fā)揮了消炎與鎮(zhèn)痛作用,促進了局部肉芽組織再生及滲液的再吸收,改善了創(chuàng)面局部微循環(huán)有關。
藍光屬于可見光,藍光照射治療安全、無毒副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尋常型痤瘡的治療。藍光對于傷口愈合作用的研究相對于紅光較少。紅藍聯(lián)合治療尋常痤瘡,可以明顯促進創(chuàng)面恢復,是利用藍光潛在的抗菌作用和紅光的消炎作用相結合。藍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及綠膿桿菌都有顯著的殺菌效果,殺菌率均>90%。研究表明,藍光可作用于細菌代謝過程中生成內(nèi)源性光敏劑卟啉,卟啉經(jīng)過光動力反應可產(chǎn)生活性氧如單態(tài)氧,達到殺菌的效果;同時,藍光的殺菌作用的強弱與細菌生成的卟啉量也有關。本資料結果顯示藍光照射組的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及愈合時間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換藥組(P<0.05),其作用機制可能因為藍光殺滅創(chuàng)面定植菌,創(chuàng)面局部炎癥反應減輕,白細胞及細菌對上皮細胞的破壞作用減少,進一步減少滲出,間接促進了疼痛的減輕和創(chuàng)面的愈合。
在本資料中紅光照射組的術后7d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滲液評分明顯低于藍光照射組(P<0.05),可能由于紅光對人體穿透性較強,穿透深度>30mm,可到達血管、神經(jīng)末梢、淋巴管和皮下組織而發(fā)揮治療作用,而藍光的穿透深度較淺。還可存在其他不明確的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
綜上所述,紅光和藍光照射治療肛周膿腫術后患者能有效地使局部消炎、消腫、鎮(zhèn)痛,促進切口愈合且紅光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藍光。此外紅光和藍光照射治療操作簡單,無不良反應,患者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也許紅藍光聯(lián)合治療,將會取得更好的療效,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 全大祥,鄧臺燕,全學秋,等.產(chǎn)氣莢膜桿菌致肛周膿腫1例.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2(9):97-98.
[2] 褚祥文.肛周膿腫81例一次性根治術療效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577-578.
[3] 羅吉孔,羅宏標,唐清珠.兒茶止痛湯坐浴在混合痔術后治療中的應用評價.中醫(yī)藥導報,2012,18(12):49-50.
[4] 夏麗華,孫啟棟,張傳蓮.紅光照射在肛周膿腫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4):31-32.
[5] 張悅,吳喜華.紅光加一次性根治術治療肛周膿腫的臨床觀察.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2,31(24):94 -95.
[6] 吳宗耀,勵建安.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醫(yī)學發(fā)展的挑戰(zhàn)、機遇和危機.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9,31(11):721-724.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red light and blue light in the treament of adjuvant perianal abscess. Methods Sixty cases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3 groups(n=20):red light group,blue light group,control group.On 7 days after surgery,the pain scores,edema scores,exudate scores and wound healing time were recorded. Result On 7 days after surgery,pain scores,edema scores,exudate scores of red light group and blue light group signif i cant less than control group(P<0.05),and red light group signif i cant less than blue light group(P<0.05),a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red light group and blue light group in the wound healing time(P>0.05).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ree groups in pain scores,edema scores,exudate scores and wound healing time(P<0.05). Conclusion Red light and blue light can enhance effects of local inf l ammation,swelling,pain,and promote wound healing,and red light has better effect than blue light.
Red light Blue light Perianal abscess Wound healing
浙江省嘉善縣縣級科技計劃和專項資金項目(2015A32)
314000 浙江省嘉善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周杰 金鑫);
314001浙江省嘉興市第一醫(yī)院(王曉杰)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