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27日表示,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建造的兩艘航母一旦開始服役,將被派往南海,作為其首個巡航任務(wù)。他還說,“這對保障世界貿(mào)易航道暢通至關(guān)重要?!?/p>
英國國防大臣法倫當(dāng)天也做了類似表示,并說“不會受中國的限制,我們有‘航行自由的權(quán)利”。
今天的英國國家利益中,大概翻箱倒柜也很難找到來西太平洋宣示“航行自由”這一項?,F(xiàn)在又不是1840年,英國在東亞的殖民地一個都不剩,英國的軍艦來這里更像是“流浪”。
相信倫敦是受到了美國及其亞太盟友的慫恿,考慮來南海給它們站站臺。但很難想象英國有三級跳竄過來與中國對立的真實動力,英國上一屆政府還高唱與中國“黃金十年”,中國是它的主要經(jīng)濟合作伙伴之一。
英國脫歐削弱了自身的影響力,它需要做點什么維持自己的存在感。但如果它做過了頭,就會給自己招來麻煩。英國綜合國力現(xiàn)在甚至比打馬島戰(zhàn)爭時還要弱。它根本沒有萬里勞師來中國海岸打一場“新鴉片戰(zhàn)爭”的能力。
南海正常的自由航行從來不成問題,因為中國在南沙擴建了島礁,美國和其盟友就擔(dān)心起來,不斷派軍艦前來示威,向中國施加軍事壓力。這是一個非常野蠻、驕橫的邏輯。它在把中國軍事能力的增長本身當(dāng)成威脅,而把對這種想象的“威脅”做任何反應(yīng)都看成權(quán)利。
很明顯,美國及盟友的“自由航行”對中國安全構(gòu)成了更加真實的威脅,如今南海地區(qū)的最大風(fēng)險來源于域外軍事力量對中國的挑釁。倫敦應(yīng)當(dāng)明白,“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如果來南海,會被中國人視為它加入了這種挑釁,盡管它更像是一個“從犯”或者“受蒙蔽的群眾”。
澳大利亞看來在約翰遜訪問期間對后者做了不少游說,如今澳成了在南海問題上跳得最高的域外國家之一,近乎歇斯底里。中國從未招惹澳大利亞,但它對中國的態(tài)度越來越惡毒。好在這個國家叫得兇,但沒有傷害中國的力量,熟悉了它的叫聲之后,它就不再意味著什么。
倒是英國墮落成“受蒙蔽的群眾”,是對自己國家地位的自輕自賤。重要的是,中國沒有威脅英國的安全,也沒有妨礙西太平洋的航行自由,中國崛起改變了全球力量分布,為英國提供了發(fā)揮大國影響力的新機會。英國如果來南海,等于把自己的角色降得比澳大利亞還低。美國要做的是警察,澳大利亞做輔警,英國成了戴紅袖章的朝陽群眾。
英國需要真正的自尊自強,為此它首先要能夠辨別是非,獨立思考,而不是習(xí)慣性地站隊,好像不站隊、不當(dāng)跟班就找不到方向感。東亞的糾紛不干英國的事,英國應(yīng)遠離是非,恪守中立,不稀里糊涂地被“拽回亞洲”,跑自己不該跑的龍?zhí)住?/p>
中菲關(guān)系不斷緩和,越南貿(mào)然在爭議海域鉆井,但后來又放棄了,南海今后是否平靜,主要看域外力量的介入是否會更活躍。不過,來碰瓷的域外力量都沒有在南?!盎沓鰜怼钡臎Q心,在中國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意志面前,它們或者是紙老虎,或者是澳大利亞那樣的紙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