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是老舍先生早期長篇小說的扛鼎之作,描寫了二馬父子在英國的生活經(jīng)歷,故事發(fā)生在距今91年的1926年的英國,源自于老舍先生早年的旅英生活,是老舍親歷了中西方文明的劇烈碰撞后對國民性的深刻反思。這部作品不是簡單地描寫華人域外生活的小說,而是一部將華人域外生活與對國民性的思考結(jié)合起來,在中西文化的強烈對比之中,探索重建民族文化的作品。
話劇《二馬》的主人翁老馬上過洋學(xué)堂,還入了洋教,卻始終胸懷中國人的傳統(tǒng)大志——當(dāng)官!升官發(fā)財夢還沒實現(xiàn),卻一不留神從待業(yè)青年混成了待業(yè)老年。大哥客死,老馬和兒子小馬前往倫敦接手馬家古玩店。官迷老馬不情不愿地變成了小商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做買賣?俗氣!”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二馬父子,經(jīng)在中國傳教的伊牧師介紹,寄居在英國人溫都太太家里。在溫都太太的眼中,中國人個個都是大煙鬼,是下毒的害人精,殺人放火吃老鼠抽鴉片,天底下的壞事沒他們不干的!而中國人老馬卻認為,英國人不過是毛都沒褪干凈的野蠻人,又矯情又摳門,只有干凈沒有人味!由于文化差異,二人相處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不少趣事,誰料到這二人竟日久生情對上了眼,竟然談起了一段跨種族跨文化的黃昏戀!
這還不算厲害的,在話劇《二馬》中,不僅由中國人演外國人,而且竟然選了兩個大老爺們反串演洋妞兒,這兩個老爺們不但要演一個女人,還要一人演兩個女性角色!五個大老爺們在舞臺上又演又跳,其中兩對還談起了戀愛,這話劇《二馬》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盤?
老舍將目光聚焦于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二馬父子身上,從自己熟悉和了解的普通市民角度出發(fā),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懶惰、不思進取、事事順人,同時又由衷贊美傳統(tǒng)人性的淳厚;從自己旅英的親身體驗中,肯定新思想和先進的西方文明,同時又客觀地鞭撻西洋文明的糟粕。
老舍作品另一個特點就是幽默,在老舍的每部小說中,都能夠成功塑造一些命運辛酸卻令人喜愛的、饒有趣味的小人物。在老舍的筆下,通過幽默風(fēng)趣的敘述方式將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和相互之間的隔膜呈現(xiàn)出來。
在老舍百年誕辰之際,《二馬》曾被改編成電視劇,而向來接戲、上戲十分挑剔講究的陳道明,一碰上老馬這個角色就激動不已,表示非上不可。作為一名老舍的“鐵粉”,陳道明對《二馬》的喜愛之情更是掩藏不住,直言《二馬》也是他拍過的戲中最喜歡的,老馬是他認為自己演得最好的角色。
此次一人身兼話劇版《二馬》編劇、導(dǎo)演、主演三職的,是實力派演員方旭。方旭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北京,深愛北京文化,也和老舍先生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導(dǎo)演并主演過老舍先生的《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三部作品,并獲得舒乙、舒濟等老舍后人及研究者的極大認可,更被戲稱為“老舍專業(yè)戶”。而在被譽為“中國的托尼獎”的 “壹戲劇大賞”2017頒獎典禮中,方旭憑借《二馬》問鼎2017年度最佳男演員。
話劇《二馬》中,全部女性角色皆由男性演員“反串”飾演,溫都太太一角由被譽為“姿才冠世最美男旦”的青年演員劉欣然出演,溫都小姐由中央戲劇學(xué)院畢業(yè)的蘇小玎出演,兩個大老爺們反串外國女子,不禁讓人好奇這是不是個噱頭。
在中國話劇誕生之初,李叔同就以男兒身反串飾演了茶花女瑪格麗特,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由男性扮演的女性人物形象,更能彰顯角色獨特的異性魅力,帶給人超脫現(xiàn)實的美感。本次話劇《二馬》中的“全男班”,方旭表示是出于對角色的思考而進行的一次大膽嘗試,寄希望于通過這樣的手段演繹作品致敬前輩,同時男演員的角色反串容易產(chǎn)生喜感,為經(jīng)典增添新時代的趣味性和活力感。
中國人演外國戲這事兒,到底要不要洋腔洋調(diào)?這件讓不少人困惑的事在方旭手中的解決辦法是創(chuàng)作游戲感很強的話劇,戲里反串不是旦角那種男扮女,不用捏著嗓子說話,演員們不演女人,只演感受。
《二馬》在表演上最大膽的創(chuàng)新就是多角色輪演,一人“身兼數(shù)職”,這讓舞臺變得更有趣、擴大思考空間的同時,也對演員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而“全男班”演員陣容讓一人分飾多角的他們在舞臺上產(chǎn)生“變身”的效果,引得觀眾爆笑連連。
舞臺上運用碩大的報紙布景作為分幕的間隔,將所有情節(jié)變成了臺詞,形成一部形式感極強的成人漫畫喜劇。二維漫畫與表演的結(jié)合,讓所有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張奇妙變化的英文報紙里,使《二馬》整部劇化身為一個大游戲且極具思考性。
8月18-19日,實力派演員方旭將帶上老舍同名小說改編話劇《二馬》前來廣州大劇院,全男班爆笑演繹京味兒混搭英倫范。這個夏天,當(dāng)民國遭遇英倫,當(dāng)北平撞見倫敦,當(dāng)中國父子遇到英國母女,當(dāng)東方文明碰撞西方傳統(tǒng),京味風(fēng)趣與英式幽默,活脫脫兩塊面對面的哈哈鏡。嬉笑怒罵間,照見兩個古老帝國民族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