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加強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理論研究和試驗”,“發(fā)展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鼓勵和支持學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和試驗”。要加強理論研究,發(fā)揮教育科研的作用,讓學校和教師進行教育改革,就必須加強學校圖書館建設。圖書館本來就是標準化學校的組成部分,是教師教學教研、學生充實知識、師生提高素質的必要條件。因此,搞好學校圖書館建設,是中小學校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
教師是進行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教改要想有突破性進展,就必須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充實自己,經(jīng)常更新知識。教師知識的充實與更新,除了定期培訓外,主要還是教師自學。因此,學校必須建好圖書館,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提高、深造、創(chuàng)新立說的環(huán)境,讓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提高,并結合教學實踐進行教改,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作出貢獻。通過圖書館的作用,教師可以隨時為自己充電,保證自己的能量充實,從而為學生的教育事業(yè)更好的奉獻。也能夠為使學生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及時查找資料,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教師教學任務質的提高,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完成新時期教學模式改革的歷史重任。
教師身居教育第一線,掌握第一手材料,如果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后,進圖書館認真閱讀,收集資料,獲得信息,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專心研究,總結經(jīng)驗,形成理論,那么很可能會成為教育專家。正在飛速發(fā)展的中國社會,需要數(shù)以萬計的教育專家,必須讓他們參與實施素質教育改革,培育新一代,發(fā)展教育事業(yè)。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建設好中小學圖書館,讓學校成為教育改革的策源地。使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得到良好的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量,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增強學生的知識的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都是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把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好是必然選擇,是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
進行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更需要自主型人才。法國社會學家富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為迎接挑戰(zhàn),在中小學建好圖書館、閱覽室,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自學環(huán)境,拓寬學生視野,變單純的灌輸為教師講解、誘導加學生自學的教書育人方式,如:教師安排好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和時間,讓學生自己找書讀,在此基礎上進行專題知識競賽,或寫小論文等;還可以由教師擬好題目,讓學生查找資料,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等??傊?,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高妙的技巧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有能力、能創(chuàng)新的自主型人才,為未來在工作中根據(jù)工作需要隨時更新知識、調整知識結構打下基礎。
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必須大力加強。我們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戰(zhàn)略和指導方針之一就是“發(fā)展基礎教育,必須繼續(xù)改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xiàn)標準化。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建設好學校圖書館,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教書育人,能為素質教育奠定物質基礎,隨之而來的是學校的面貌將大為改觀,學生更會像雨后陽光下的花、苗,在園丁的培養(yǎng)下茁壯成長。這為學生進行學習和加深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拓寬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都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促進了我國中小學的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以后的人生道路的選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