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毛澤東、何叔衡代表長沙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出席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毛澤東、何叔衡從上海回湘后,把積極、慎重地發(fā)展黨組織,籌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他們將學生進步組織擴大為群眾性的學術(shù)研究團體,吸收進步青年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再吸收入黨。
10月,一個秋涼的日子,在長沙城外的協(xié)操坪旁邊的公共墓地里,毛澤東、何叔衡、陳子博、易禮容、彭平之等人,在這里討論組織湖南共產(chǎn)黨支部的問題。就這樣,“湖南省的共產(chǎn)黨組織就正式成立了”。
這天正值“中華民國十年十月十日”,于是,毛澤東等人常稱這一天為“三十節(jié)”,以此作為中共湖南支部成立紀念日。在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會上,毛澤東被選為書記,何叔衡、易禮容為委員。
湖南支部成立后,支部成員深入各學校、報社、工廠的先進分子之中,交朋友、做工作,慎重地吸收學生、教職員、新聞記者、工人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入黨。
(知秋摘編自《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歷史》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