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峰
【摘 要】在新課改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根據(jù)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及人文體育的融合,體育課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為了讓農村小學的體育課有所改進,以及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創(chuàng)新意識,結合自己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和專業(yè)見解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初步的探究和嘗試,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商榷。
【關鍵詞】體育;課改;微探
深化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形式,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人文教育手段,提倡快樂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的思維方式,挖掘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及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體育教師,怎樣去上好體育課,讓每個學生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于重視運動節(jié)能的系統(tǒng)傳授,過于強調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而忽視學生的運動興趣,結果導致學生既沒有很好的掌握運動技能,也沒有激發(fā)參與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實際上,學生多學或少學一些運動技能,掌握運動動作是否規(guī)范,并不是最重要的(當然,實際教學中應盡可能使學生多學一些運動技能,掌握的運動動作也盡量規(guī)范一些。)如何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是體育課堂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即使學生的運動技能再多,技術動作在規(guī)范,如果對運動沒有興趣,不堅持參與體育鍛煉,那么,學了也是白學、學也無用。因此,新課程體育教學觀將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重要地位。學生有了運動興趣,才會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才能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使體育活動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走進學生,關注學生的起點,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實行差異性教學。
農村小學生大多數(shù)是體育中的弱勢群體,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特別大,一些學生甚至對體育有畏懼心理。因此,教師應該走進他們,真切的關心他們,摸清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實際,針對他們不同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素質等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擾,提高自覺練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以激勵他們的學習體育的動機與興趣。
由于學生的體育素質差異性較大,我們只有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練習的項目,也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項目、自由編組、自主學習與鍛煉,教師必須鼓勵他們鍥而不舍地堅持鍛煉。
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愛好把全班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進行不同項目的練習。按興趣上課使學生的特長從小就有所發(fā)展,體育教師針對個人的特長集中、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培養(yǎng)體育骨干。小學生的可塑很強,只有合理訓練,才能使其內在的潛能得到發(fā)展,技術水平會不斷提高。
其次,按性別分組。針對性別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授課內容。女生可以選擇跳繩、玩呼拉圈、羽毛球等授課內容;男生可以選擇籃球、足球等授課內容。這樣的授課形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喚醒他們自覺鍛煉的意識,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又如:在籃球投籃練習中,學生可以任何投籃動作投籃,選擇適合自己的投籃方式。
最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選取的項目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運動能力制定出各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學練方法,嘗試解決課堂的主要問題。
三、使有限的場地器材,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農村小學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資金短期實現(xiàn)高標準的場地與器材設施,只能根據(jù)實際需要逐步完善和補充,特別是隨著校園足球的開展,農村小學體育場地更顯得“捉襟見肘”。為了讓學生過一把足球癮,感受足球的魅力,我把學校竟有的一塊籃球場套畫了一塊“五人制”足球場,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足球場地問題。所以,農村小學教師應該著眼于現(xiàn)實,要針對實際情況來實施教學與訓練,讓有限的場地發(fā)揮最大的效率。比如:橫向使用沙坑。大多農村小學有一只沙坑已經很不錯了,但在課堂中教學跳遠時顯得密度不夠,由于各班學生都有四五十名,按常規(guī)方法教學,直向使用沙坑,每名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只能有3至4次練習機會。如果能換成橫向使用沙坑,每次有2名學生同時練習,課堂效率能提高2倍。
巧用籃球場?;@球場不僅僅是教學籃球專用的,有許多教材內容都可在籃球場進行教學。如利用球場的邊線或端線組織短距離跑,往返跑教學,利用三分弧線組織彎道跑教學,利用兩個半場組織游戲跑四角比賽,利用三個圓做角力游戲。
妙用小墊子。某些學校這些體育器材很少使用,原因是體育教師不善用,有的體育教師覺得搬進搬出麻煩干脆不用,造成有限體育器材資源的浪費。墊子不僅僅限用于滾翻、仰臥起坐等練習,還可用于立定跳遠和各種趣味跳教學,小足球比賽中用于球門,用于跨過、繞過障礙教學,用于游戲投擲打靶、穿過小樹林等。只要廣大體育教師充分利用好現(xiàn)有的體育設施設備,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課堂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學生如何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呢,小學生都有活潑好動和貪玩的性格特征,在體育課堂上,如果每一節(jié)課都按照書本上規(guī)定的軌道去走,那也是枯燥乏味的,有時適當?shù)卦鲈O進一些傳統(tǒng)的民間體育游戲,這既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也創(chuàng)設出了一種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同時營造了一種寬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如:推鐵環(huán)比賽,規(guī)定路程、時間和技巧,學生在比賽中得到了各種綜合素質的鍛煉,這既鍛煉了技巧,又鍛煉了跑的速度,這比單一地練習短跑或長跑就有趣得多,同學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和鍛煉方式,老師的壓力也得到了減輕。又如踢毽子比賽,我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比賽,每次比賽分三局:“第一局,男生一次,女生一次,踢毽子數(shù)量最多的那方為勝;第二局,每方各踢3次,多的一方為勝;第三局,對踢(又稱盤踢),一次定勝負。”比賽開始,“1個、2個、3個……”在同學們叫喊聲中,比賽的同學越踢越有勁,贏了比賽的同學心里異常歡喜!輸了比賽的同學也覺得很有意思!整個一節(jié)體育課都充滿了趣味性,全體參與的意識得到了增強,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總之,提高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是多渠道的、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場地、器材和課堂組織教學幾個方面。在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大力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我們廣大農村體育教師應克服場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開發(fā)各類體育資源,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組織教學,備好上好每一堂體育課,為廣大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小學體育課程標準
[2]中國校外體育.《新課改下的體育課堂教學》,A2011年第一期
[3]《新課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