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逐漸重視,對于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下的原因分析,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數據分析哪些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根據主要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更好的保證高中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問卷調查。
從教師角度、學生角度采取問卷調查,問卷內容設計;教師問卷本試卷調查問題設置為15題,穿插著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外顯行為、認知結構、元認知結構以及對其他影響因素的調查。每題包括三個選項,A、B、C對應的分數為9、6、3分。學生問卷問題設置,共21題同樣包含數學學習動機等的非智力因素、學習計劃等的外顯行為、數學問題解決等認知因素、自身學習反思的元認知因素。
2.結果分析。
調查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對數學與數學學習認識、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學習意志、數學學習計劃、數學學習時間、數學學習方式、數學學習習慣、數學知識獲取途徑、數學問題解決、對自己數學情況的認識、數學學習過程反思調控。并對各項的分數進行了統(tǒng)計,經過分析發(fā)現影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因素,按影響嚴重性分為認知、非智力、外顯行為以及元認知因素。主要二級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學習狀況的認知、學生的認知、學習意志力、獲取知識途徑以及學習時間幾個影響不大的二級因素外,其他的因素,像教學過程反思等都為主要二級因素。
3.改善的對策。
3.1非智力因素的學困生。
其主要表現為學習認識不夠、動機被動、缺乏興趣、遇到難題易放棄。對于此類學生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概率方面的內容時,可以舉一些生活上的概率習題“將一顆質地均勻的骰子(它是一種各面上分別標有點數1,2,3,4,5,6的正方體玩具)先后拋擲3次,至少出現一次6點向上的概率是多少?”教師不僅讓學生意識到了高中數學知識的真正魅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2外顯行為學困生。
主要體現為缺乏學習計劃、不會安排學習時間、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針對于此類學生首先要知道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并幫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目標,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對于學困生分清主次,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知識掌握強的學生,提出難度大一些的練習題。對于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的提出難度小的問題,逐漸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3.3認知因素型的學困生。
主要體現在為解題思路不靈活,數學知識不理解,且邏輯思維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的利用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題舉一反三的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
3.4元認知因素的學困生。
不注重知識的總結,重復習題反復出錯。針對與此類的學生,可以以錯題當做教學資源,讓學生自己通過錯題整理筆記加強對于自身學習過程的反思與調控。整理時寫出錯因,并加以糾正。
綜上所述,通過對于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低的歸因分析,發(fā)現出現問題主要在于學生與教師兩方面,對此教師在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教學專業(yè)水平的提升。
編輯 張曉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