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整理)
工會幫你找到另一半
◎小言(整理)
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fā)布廳舉行的發(fā)布會上,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常務書記賀軍科在介紹《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有關情況時,談到“大齡未婚青年群體”問題時,賀軍科明確表示,大齡未婚是中國青年迫切關
注的重大問題,共青團將幫助大齡未婚青年找合適伴侶。
網友們奔走相告,共青團要來解救大齡單身青年了。
而《規(guī)劃》中指出,充分發(fā)揮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為青年婚戀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礎保障和適合青年特點的便利條件。
事實上,工會一直在“幫助你發(fā)現(xiàn)更好的自己,找到最好的他或她”。
大半世紀前 組織上介紹認識
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男女雙方相親是單位介紹的,政工干部很愿意幫助大齡男女搭橋。很多時候,相親的雙方其實除了鋪蓋卷一無所有,也不知道未來會被調去哪里工作,唯一在意的,是對方的家庭背景。不過和現(xiàn)在正好相反,那時家庭越純潔越好。彼此談的最多的內容,是工作和理想。
那代人回憶,“只要結婚,單位就分雙人宿舍,是一間小平房?!苯Y婚就意味著有房子住,也意味著多了另一半的工資收入,這也縮短了雙方的相親時間。沒有娛樂時間和場所,男女見幾面結婚,平平淡淡地過一生。
父母那輩 聊詩詞歌賦與理想
“見面聊文學,聊詩歌,聊新書,80年代有太多理想可以聊?!鄙鲜兰o80年代的相親有時像一場文學沙龍,雙方并未過多聊家庭,因為覺得自己的未來,并不受此太多影響。“大學畢業(yè)就會分配工作,工資大家都一樣。然后在單位排隊等房子?!?/p>
那會兒,看電影、逛公園,這些相親活動與當下無異,唯一區(qū)別的,是男生女生之間手拉手很少。
到了現(xiàn)在 相親就像一場求職
現(xiàn)在,不少人備著一份相親專用的簡歷。“相親時介紹人都會讓你發(fā)信息過去,這個信息,既要寫出來自己所有的優(yōu)勢,又不能太長,讓人覺得自我吹捧?!毕嘤H女孩很在意對方的物質條件?!芭?,你平時怎么上班,路遠嗎?其實這是在套你的家庭財力,如果你說坐地鐵,還很遠,說明你住在郊區(qū),房子價格低,那樣就沒了下文?!?/p>
與之相對,男生家庭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女方背景,“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結婚就意味著兩個家庭就此合并,父母就像兩個公司的董事長,我們是談合并業(yè)務的經理?!蹦泻⑾嘤H回來,都要和家長匯報每一個細節(jié),全家一起分析女孩的家庭情況和對他的好感度?!澳猩灿泻芏嗔私馀霓k法,比如,第一次見面務必要送她回家,這樣就知道了她家小區(qū)的位置和環(huán)境,雙方父母的職位,也可以通過關鍵字上網搜索。”
事實上,在相親市場上,家長對于女孩的挑剔程度比男孩還要多,男孩一般就看戶口、房子和工作,女孩除了這些,還得看身高,不能比男孩高,也不能太矮,得看相貌,能“旺夫”最好,最關鍵是年齡,歲數要比男孩小,要看屬相合適,而且不能歲數太大,否則要孩子時就是高齡產婦。“條件太好的女孩,有時反而無人問津,因為男孩家長都希望找個背景條件比自己家略弱一些的兒媳婦?!?/p>
有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曾出現(xiàn)兩次大齡青年的單身危機。
第一次是在1950年至1953年左右,主要特點是男性“困難戶”居多。
第二次是在1970年至1985年左右,受知青返城等因素影響,造成女性單身者居多。
而第三次單身潮可能會持續(xù)較長時間。專家預計,這波單身潮可能還要持續(xù)3-5年。上海市多家婚介所進行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從2007年開始,婚介所內單身者增速很快,單身男女比例最大懸殊甚至超過1∶20。而目前,單身男女比例在1∶4左右,其中30~35歲的女性居多。
在萬人中遇到你
由各級工會助陣的“上海市婚戀博覽會——公益萬人相親會”已舉辦過八屆,吸引的單身人士已超過20萬。
“寶鋼男”、“張江男”、“光明男”,在之前幾屆的相親會上著實風光了一把,有寶鋼集團、光明集團等大型企業(yè)團委或工會帶隊參與,這部分報名者的資料顯得更加可信。要在寶鋼、光明集團的展臺上遞交自己的資料,甚至需要排隊長達2個多小時。后來,由企業(yè)團委、工會帶來的單身員工的聲勢更浩大起來,比如僅在第六屆相親會上,黃浦、機電、航天、新聞出版、中建八局、徐匯、寶山、醫(yī)藥、綠化市容等20余區(qū)縣(局)產業(yè)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組織了近2000名適齡單身青年參加。
每年萬人相親會落下帷幕時,不難看到躲在角落里悄悄交流的年輕男女,初相識的好感與忐忑寫在他們的臉上。盡管在這場盛大的交友活動中能夠牽手共度一生的幸運者或許只在少數,但參與的單身青年認為,能夠有一個結識異性的平臺是更大的意義。
翻對一本鴛鴦譜
工會翻花樣地制造愛情機遇,把集體相親辦成了時尚派對。比如,浦東新區(qū)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和上海自貿區(qū)工會,幾年來一直舉辦白領聯(lián)誼活動。比起萬人相親會的姻緣流水線,這個小型的參與者不過百人的聯(lián)誼,更像是愛情工坊的精準生產。友情牽手入座;展示個人才藝,變魔術、唱歌;鮮花送佳人;有點眉目的男女青年配對跳拉丁舞,評選“最具夫妻相搭檔”,整場浪漫時尚,氛圍輕松并不刻意。
“各企業(yè)報名參加聯(lián)誼的白領,在工作環(huán)境、社會地位等方面比較般配,若遇到心儀的男孩,以后交往起來比較放心?!惫ぷ魑瘑T會負責人表示,盡管并未統(tǒng)計過成功率,但通過“工會紅娘”牽線搭橋從而終成眷屬的有情人確實存在。每回收到喜糖、喜蛋,甚至受到邀請去當證婚人,都是工會同事們最開心的時刻。
場外援助“上線”
“大家曉得伐?阿拉街道總工會成立了婚戀工作室……這在上海工會系統(tǒng)還是第一家呢!”最近,黃浦區(qū)南京東路街道市民,尤其是家有適婚子女的父母親們,見了面就相互傳播這則好消息。社區(qū)的企事業(yè)單位與商務樓宇的老總、人事以及單身白領員工們對此更是特別關心。
“南東梅園婚戀工作室”銅牌,已掛在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2樓茶室門口。南京東路街道總工會在工作室揭牌儀式的那天,舉辦了第一次活動,100多位來自社區(qū)各單位的單身青年面對面交流互動。好幾位小伙和姑娘說,人民公園相親角幾乎就在身邊,可太雜亂啦,根本不敢去?,F(xiàn)在,我們有了一個交友、相戀和牽手的放心平臺。
其實,南京東路街道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和商貿中心,也是市中心的地理原點,周邊區(qū)域商務樓宇和商貿企業(yè)眾多,單身青年員工數量不少。以前也經常開展白領交友聯(lián)誼活動,但由于沒有后繼跟蹤和持續(xù)服務,真正牽手成功的得益者很少。有鑒于此,在公益性基礎上開拓社會化、市場化、專業(yè)化新途徑。經大量、全面考察和論證,街道總工會決定采用購買服務方式,選擇與在上海有相當知名度、有良好聲譽的梅園婚戀交友中心合作,成立了“南東梅園婚戀工作室”,借助梅園的專業(yè)和品牌優(yōu)勢,為轄區(qū)內單身白領、企業(yè)和社區(qū)單身青年提供婚戀服務。
每月一次現(xiàn)場婚戀咨詢服務,每年2次婚戀講座與指導;組織小型專題沙龍,每年組織兩次50人左右、兩次100人以上規(guī)模的交友活動。另外,為當年參與交友、聯(lián)誼、咨詢等活動的單身青年提供每人一次免費相親,這些活動都列在工作室一年的工作清單上。
下沉社區(qū),工會與專業(yè)婚介機構合作,或許有望提升婚戀服務的成功率。